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多路径组合的城市应急疏散路径规划
1
作者 宋英华 敬文霞 +3 位作者 吕伟 汪京辉 赵梦涵 林皓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141,共8页
为缓解单条最短路径上因疏散需求激增导致的潜在拥堵问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Dijkstra算法和Yen算法,考虑拥堵因素规划多路径组合疏散方案。首先,利用Dijkstra算法和Yen算法计算得到多个起点到多个终点的k条最短疏散路径;然后,组... 为缓解单条最短路径上因疏散需求激增导致的潜在拥堵问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Dijkstra算法和Yen算法,考虑拥堵因素规划多路径组合疏散方案。首先,利用Dijkstra算法和Yen算法计算得到多个起点到多个终点的k条最短疏散路径;然后,组合各路径集合中的k条最短路径,得到不同的疏散路径组合方案;最后,分流组合路线中的重叠路段流量,进而找出最优的疏散路径组合方案。结果表明:通过组合疏散路径,可以得出多源多汇场景下的多条最短疏散路径;考虑重叠路段对疏散的影响,更符合实际情况,可以形成最优的疏散路径组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散路径组合方案 应急疏散 路径规划 DIJKSTRA算法 重叠路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N曲线的路径规划方案
2
作者 谢绍国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70,共4页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节点部署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有着重要地位.为了减少定位时间和解决锚节点共线问题,提出一种N曲线路径规划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4种路径规划方案相比,提出的N曲线路径规划方案解决了锚节点共线问题、减...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节点部署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有着重要地位.为了减少定位时间和解决锚节点共线问题,提出一种N曲线路径规划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4种路径规划方案相比,提出的N曲线路径规划方案解决了锚节点共线问题、减少了定位时间、提高了节点定位精度.在有障碍的情况下,N曲线路径规划方案的节点定位成功率达到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定位误差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路径规划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蔬菜B2C直销的配送方案智能生成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敏芳 张源凯 胡祥培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0-607,共8页
针对有机蔬菜网上直销的"农-宅"配送难题,以提高物流配送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及时性为目标,以在线实时地生成配送方案为突破口,引入状态空间搜索理论和运筹学建模技术,提出带控制策略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来快速、高效地生... 针对有机蔬菜网上直销的"农-宅"配送难题,以提高物流配送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及时性为目标,以在线实时地生成配送方案为突破口,引入状态空间搜索理论和运筹学建模技术,提出带控制策略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来快速、高效地生成可行的车辆路径方案集合,并运用运筹学中经典的"混舍下料问题"的优化思想求解车辆路径方案的最优组合,为求解车辆路径问题这一NP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开发了"农-宅"配送车辆路径方案智能生成系统,实现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车辆路径方案的生成、建模和求解全过程.最后,通过将车辆路径方案智能生成方法与精确求解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上直销 物流配送 车辆路径方案 智能生成 整数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道路修复的应急资源配送可靠路径选择问题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晶 易显强 朱建明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104,共6页
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选择可靠路径完成应急资源的配送分发是应急救援快速展开的必要保障。本文考虑道路修复下的应急资源配送可靠路径规划问题,引入了道路中断和通行可靠性降低来描述灾难对应急资源配送交通路网的影响,以最大化配送效率... 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选择可靠路径完成应急资源的配送分发是应急救援快速展开的必要保障。本文考虑道路修复下的应急资源配送可靠路径规划问题,引入了道路中断和通行可靠性降低来描述灾难对应急资源配送交通路网的影响,以最大化配送效率为目标,构建了道路修复与应急资源配送可靠路径选择集成优化模型,给出了道路修复与可靠路径选择的全局优化方案;设计了多吸引子的粒子群优化模型算法,并结合仿真与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模型与算法的研究对于突发事件下不确定交通路网应急资源配送决策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配送路径方案 粒子群算法 道路修复 通行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致性车辆路径问题下基于模板路径的模拟退火法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恒宇 汝宜红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7-183,204,共8页
根据一致性车辆路径问题的'服务一致性'特征,本文提出了基于模板路径的模拟退火法(TSA)以更好地求解此问题.该算法求解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求解模板路径,第2阶段以所得模板路径为参考获得各天车辆具体配送路径方案,2个阶段均采... 根据一致性车辆路径问题的'服务一致性'特征,本文提出了基于模板路径的模拟退火法(TSA)以更好地求解此问题.该算法求解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求解模板路径,第2阶段以所得模板路径为参考获得各天车辆具体配送路径方案,2个阶段均采用模拟退火法进行优化.借助小、中规模基准数据集,文章对TSA算法进行数值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Con RTR算法和TTS算法的结果作比较,利用TSA法求解一致性车辆路径问题得到的配送路径方案和'服务一致性'指标均得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运用TSA算法规划车辆配送路径方案,不仅能够降低运营成本,还能提高配送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一致性车辆路径问题 模板路径 模拟退火法 配送路径方案 运营成本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舰船避碰路径优化调度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时庆涛 朱兴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57,共3页
舰船航行路径中存在许多障碍物,当前舰船避碰路径优化调度算法存在障碍物识别正确率低、规划路径长,不仅无法获得最优的舰船航行路径,而且不能保证舰船航行的安全,为了获得最优的舰船航行路径,设计了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舰船避碰路... 舰船航行路径中存在许多障碍物,当前舰船避碰路径优化调度算法存在障碍物识别正确率低、规划路径长,不仅无法获得最优的舰船航行路径,而且不能保证舰船航行的安全,为了获得最优的舰船航行路径,设计了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舰船避碰路径优化调度算法。首先分析当前舰船避碰路径优化调度算法的工作原理,找到弊端,然后引入大数据分析方法建立舰船避碰路径优化的数学模型,实现障碍物识别,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遗传算法找到最优的舰船避碰路径,最后进行舰船避碰路径优化调度算法性能的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更快找到最优的舰船避碰路径,舰船避碰路径更短,不仅减少了舰船航行的时间和成本,而且可以准确识别各种舰船障碍物,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航行 避碰路径 障碍物检测 最优路径规划方案 识别正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八届西湖水业大会在杭州举办 !
7
作者 徐小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3-93,共1页
2023年5月18-20日,第八届西湖水业大会在杭州复档起航。大会继续以“开放融合,发展共赢”为举办理念,聚合精英力量,协同高端桥梁,前瞻趋势方向,总结成果成绩。本次大会邀请了众多主管部门领导、权威院士、资深学者、意见领袖、名企高管... 2023年5月18-20日,第八届西湖水业大会在杭州复档起航。大会继续以“开放融合,发展共赢”为举办理念,聚合精英力量,协同高端桥梁,前瞻趋势方向,总结成果成绩。本次大会邀请了众多主管部门领导、权威院士、资深学者、意见领袖、名企高管及行业骨干,通过院士论坛、专题报告、装备展销、新品发布及理事专家年会等精彩模块,解读政策方针、研梳路径方案、交流技术工艺、剖析案例经验、发布装备产品、把脉产融合作。《水处理技术》总编高从堦院士出席会议并致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方针 主管部门领导 意见领袖 西湖水 专题报告 发展共赢 资深学者 路径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句话新闻
8
《农电管理》 2022年第8期9-9,共1页
7月23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发布《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从背景意义、目标原则和体系框架全面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支撑体系,展示了公司以数字技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 7月23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发布《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从背景意义、目标原则和体系框架全面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支撑体系,展示了公司以数字技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路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句话新闻 新型电力 技术支撑体系 国家电网 路径方案 体系框架 背景意义 白皮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管线分析理论的轨道车辆跨接线束IPS设计及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朱东伟 王匀 +2 位作者 郭玉亮 戎飞 冀恩祥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2-147,共6页
传统轨道车辆跨接线设计只考虑跨接线缆接头,线束布置、优化、干涉和失效需要实车台架验证,设计周期长,失效风险大。本文基于柔性管线分析理论(Cosserat Rod)对轨道车辆跨接线束进行工业路径解决方案(IPS)优化设计,通过利用CATIA建立轨... 传统轨道车辆跨接线设计只考虑跨接线缆接头,线束布置、优化、干涉和失效需要实车台架验证,设计周期长,失效风险大。本文基于柔性管线分析理论(Cosserat Rod)对轨道车辆跨接线束进行工业路径解决方案(IPS)优化设计,通过利用CATIA建立轨道与列车动力学约束、运动模型,从而获得IPS运动仿真模型,得到不同载荷和加速度下的跨接线束的变形规律及失效位移。对普通弯道R76轨道、S型弯道R110进行仿真测试,并对R76轨道进行台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R76工况最小弯曲半径为65 mm,R110工况最小弯曲半径为69 mm,均大于设计要求的3倍线缆直径60 mm;R76,R110工况最大端部拉扯力分别为21 N和20 N,满足设计要求;R76,R110工况与轨道最小距离大于69 mm,台架测试可靠率达到92%。说明采用IPS设计跨接线缆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管线分析理论 工业路径解决方案 轨道车辆 跨接线缆 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