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轨道路基模型及动力加载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启云 张家生 +2 位作者 孟飞 陈俊桦 陈晓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0-95,共6页
针对目前高速铁路路基模型存在尺寸小、受边界影响大、采用单点正弦函数加载等不足,建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实尺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由轨道路基模型、路基动力响应测试系统以及动力加载系统组成。参照试验模型,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 针对目前高速铁路路基模型存在尺寸小、受边界影响大、采用单点正弦函数加载等不足,建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实尺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由轨道路基模型、路基动力响应测试系统以及动力加载系统组成。参照试验模型,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基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列车动力荷载传递特性,以列车运行速度为350km/h的CRH3/CRH380型动车组、CRTSⅡ型无砟轨道结构为例,采用数值模拟得到相邻车厢相邻转向架不同轮对经过轨道时扣件点的反力时程曲线,结合MTS加载装置对输入时程曲线的要求,通过对扣件点的反力时程曲线进行傅里叶变换和叠加,得到模型试验中作动器连接2对扣件点时的加载输入时程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轨道路基模型 加载 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渍土区新型路基模型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灵通 李寿宁 陈再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257-260,共4页
通过查阅新疆阿拉尔市道路路基设计资料及现场勘查,建立具有上保温下疏水功能的硫酸盐盐渍土新型路基模型。室内模拟在相同的外界环境条件下,新型路基与普通路基在路基升温及降温过程中的温度变化;2种路基模型排水盐效果分析;试验结果... 通过查阅新疆阿拉尔市道路路基设计资料及现场勘查,建立具有上保温下疏水功能的硫酸盐盐渍土新型路基模型。室内模拟在相同的外界环境条件下,新型路基与普通路基在路基升温及降温过程中的温度变化;2种路基模型排水盐效果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路基温度变化速率慢,能有效排出路基内一定量的水分和盐分,盐胀变形小,为以后硫酸盐盐渍土道路的新建改建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 盐渍土 路基模型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改良泥质板岩土路基模型动力响应试验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乐求 陈俊桦 张家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203-2209,共7页
为研究水泥改良的泥质板岩土路基的动力响应特性,结合工程实际在实验室内设计和建立足尺的水泥改良泥质板岩土路基模型和相应的路基动力加载系统,并且在路基内埋设动土压力盒、动应变计和振动速度传感器等测试元器件和布置竖向(沿深度方... 为研究水泥改良的泥质板岩土路基的动力响应特性,结合工程实际在实验室内设计和建立足尺的水泥改良泥质板岩土路基模型和相应的路基动力加载系统,并且在路基内埋设动土压力盒、动应变计和振动速度传感器等测试元器件和布置竖向(沿深度方向)、横向测线。通过对路基模型进行循环动力加载与测试,获取路基横断面上的动力响应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动应力、动应变和振动速度等动力响应量沿路基竖向和横向的衰减变化规律均相似;在动力加载作用点正下方的竖向测线上,动应力和动应变出现最大值,它们的竖向衰减系数也最大;随着与动力加载作用点横向距离增加,竖向测线上的动力响应强度逐渐降低,竖向衰减系数逐渐减小;动应力和动应变的横向衰减系数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加载频率对路基动力响应有较大影响;加载频率越大,路基动力响应越大;加载频率越大,路基动力响应衰减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动力学 水泥改良土 路基足尺模型 动力响应 衰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况下土工格室加筋路基模型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麻佳 谢红飞 刘杰 《福建交通科技》 2022年第4期6-9,22,共5页
为了探究土工格室加固路基在荷载作用下的性能,利用量纲分析法设计模型试验,对各种工况下土工格室加固路基极限承载力、沉降变形、土压力和土工格室变形进行研究。试验表明:(1)土工格室能显著提高路基极限承载力并能明显减小路堤顶沉降... 为了探究土工格室加固路基在荷载作用下的性能,利用量纲分析法设计模型试验,对各种工况下土工格室加固路基极限承载力、沉降变形、土压力和土工格室变形进行研究。试验表明:(1)土工格室能显著提高路基极限承载力并能明显减小路堤顶沉降变形和坡面水平位移;(2)距离加载点越近,路基内部土压力受土工格室影响越大,提高土工格室铺设层数,可以有效减小路基内部土压力差异性,将荷载较均匀地扩散;(3)土工格室应变随着荷载的增加而增大,且距离荷载作用点近的位置土工格室应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室 路基模型试验 极限承载力 沉降变形 路基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演化模型的高铁路基动力累积沉降变形预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管凌霄 童立红 +2 位作者 徐长节 丁海滨 何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4-1725,共12页
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高铁路基会出现累积沉降变形,对轨道平顺性、列车运行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等产生不利影响。为预测高铁路基累积沉降变形,基于考虑颗粒材料系统流动性及历史应变的状态演化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得到预测长期循环... 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高铁路基会出现累积沉降变形,对轨道平顺性、列车运行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等产生不利影响。为预测高铁路基累积沉降变形,基于考虑颗粒材料系统流动性及历史应变的状态演化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得到预测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路基累积变形的计算方法。开展分级荷载及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路基累积沉降变形缩比尺模型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验证状态演化模型预测路基累积变形的合理性;提出三阶段拟合法,通过0~10000 s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路基累积变形试验数据拟合得到模型的关键参数,并对10000~25000 s的路基累积变形进行预测;最后深入分析初始状态模量、特征应变和特征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路基累积沉降变形达到稳定值所需的时间随着荷载幅值的增加而增加;状态变量与荷载大小密切相关,随着荷载增大而增大;初始状态变量、特征应变及特征参数越大,路基的流动性及累积应变速率越大。所提方法可以很好地反映分级荷载及循环荷载下路基的累积变形,实现通过现有数据对路基未来累积沉降变形进行有效预测,为长期循环荷载作用引起的高铁路基累积沉降变形提供了实用的预测方法。研究结果可为高铁路基设计及变形控制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路基 状态演化模型 路基模型试验 循环荷载 累积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作用对水泥改良泥质板岩土路基动力响应影响的模型试验 被引量:7
6
作者 朱自强 刘雨 陈俊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510-2519,共10页
在室内设计和建立模拟路基干湿循环、开展路基动力加载与动力响应测试的水泥改良泥质板岩土路基动力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主要包括足尺比例的路基模型、反力架、电液伺服协调加载系统、路基动力响应测量系统和用于控制路基干湿循环的水池... 在室内设计和建立模拟路基干湿循环、开展路基动力加载与动力响应测试的水泥改良泥质板岩土路基动力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主要包括足尺比例的路基模型、反力架、电液伺服协调加载系统、路基动力响应测量系统和用于控制路基干湿循环的水池等,利用该试验系统开展干湿循环条件下的路基动力响应测试。首先对路基进行干湿循环处理,然后采用正弦波形式的循环动力对已经经历干湿循环(干湿循环总次数为15)的路基模型进行加载,同时对路基横断面上各测点的竖向动应力、竖向动应变和竖向累积变形等动力响应物理量进行数据采集,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干湿循环次数和测得的动力响应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干湿循环作用对水泥改良泥质板岩土路基的动力响应有一定影响;在加载动力一定的条件下,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测点的竖向最大动应力逐渐减小且减小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而竖向最大动应变和竖向累积变形均逐渐增加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也趋于稳定;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测点的竖向最大动应力和竖向最大动应变沿路基深度方向的衰减均逐渐增大且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动力学 水泥改良土 足尺路基模型试验 干湿循环 动应力 动应变 累积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路基动力累积变形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石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6-1355,共10页
以中南大学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足尺模型试验系统为背景,对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在列车轴重为17 t,速度为350 km/h条件下开展10000万轴次循环荷载试验,以研究路基在高速列车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累积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列车轴次... 以中南大学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足尺模型试验系统为背景,对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在列车轴重为17 t,速度为350 km/h条件下开展10000万轴次循环荷载试验,以研究路基在高速列车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累积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列车轴次的增加,路基累积变形逐渐增加,在循环加载前期增长速率较快,之后逐渐减小,在列车轴次达到350万次后趋于稳定,路基最终累积变形为3.38 mm,其中基床表层、基床底层、路基本体和地基各结构层最终变形分别为2.33,0.57,0.30和0.18 mm。基床表层变形最大,占总累积变形的68.93%,基床底层次之。通过对指数模型在路基模型试验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路基各结构层累积变形采用指数模型拟合的效果较好,相关系数均在0.985以上。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一个以动静应力比、静应力与静强度比、振次为基数的指数模型,依据试验结果对模型参数进行反分析,得出模型中各参数变化范围较小,修正模型改进效果非常明显,可以用于预测长期动力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路基累积变形和路基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轨道路基模型 路基填料 循环荷载 累积变形 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路基沉降模型研究
8
作者 王克民 《路基工程》 2012年第3期4-6,共3页
被广泛应用于路基工程中的土工合成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可以提高路基整体稳定性,减小路基整体位移变形。对经典加固土模型进行了回顾,旨在说明不同模型对应的实际组分。通过路基结构稳定性的量化分析,得到了材料抗拉性能及其他属性... 被广泛应用于路基工程中的土工合成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可以提高路基整体稳定性,减小路基整体位移变形。对经典加固土模型进行了回顾,旨在说明不同模型对应的实际组分。通过路基结构稳定性的量化分析,得到了材料抗拉性能及其他属性对路基沉降的影响。并通过经典模型与实际工程的参数化联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土 路基力学模型 路基沉降 土工合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粘土路基裂缝开展规律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胜军 刘龙武 王桂尧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5,共4页
笔者结合郴宁高速公路路基开裂严重的实际问题,对红粘土路基的裂缝开展规律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按照高速公路路基填筑要求在施工现场制作了红粘土路基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室内试验,研究了在干湿循环条件下,路基体由于开裂形成的小裂缝、... 笔者结合郴宁高速公路路基开裂严重的实际问题,对红粘土路基的裂缝开展规律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按照高速公路路基填筑要求在施工现场制作了红粘土路基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室内试验,研究了在干湿循环条件下,路基体由于开裂形成的小裂缝、大裂缝、小块、裂块的发展规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裂缝开展规律 室内试验 高液限红粘土 路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袋装土平铺层数对路基沉降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伟 孙肇坤 +2 位作者 赵鑫 田大鹏 王挥云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年第5期54-59,共6页
以武汉天河机场第二公路S6标段工程为研究背景,为探讨袋装土平铺层数变化对路基加固的影响,依据S6标合同段中K12+300断面的现场观测数据,运用FLAC3D软件进行1∶1数值建模。通过建立10、20、30、40层数平铺摆放的袋装土改良路基模型和无... 以武汉天河机场第二公路S6标段工程为研究背景,为探讨袋装土平铺层数变化对路基加固的影响,依据S6标合同段中K12+300断面的现场观测数据,运用FLAC3D软件进行1∶1数值建模。通过建立10、20、30、40层数平铺摆放的袋装土改良路基模型和无加固路基模型,分析有无袋装土处理后的路基沉降变形及承载力变化。结果表明,袋装土改良路基具有良好的承载特性,且随着平铺袋装土数量的增加,路基承载力也随之提高,不均匀沉降量减小,平铺40层的处理方案效果最佳。因此,袋装土路基加固法满足路基质量的控制要求,可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装土 平铺层数 路基模型 沉降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路基湿度场空间分布快速测试及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袁刚烈 车爱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0-107,共8页
为了评价路基土湿度场的空间分布,研究了一种基于振动测试及电测量的高速公路路基湿度场空间分布快速测试及评价方法。选取某多雨潮湿地区在建高速公路的一段路基作为等比例试验路基模型,布置注水系统以改变路基的湿度场,设计了含水率... 为了评价路基土湿度场的空间分布,研究了一种基于振动测试及电测量的高速公路路基湿度场空间分布快速测试及评价方法。选取某多雨潮湿地区在建高速公路的一段路基作为等比例试验路基模型,布置注水系统以改变路基的湿度场,设计了含水率分别为17%、19%及20%的3种路基模型Ⅰ、Ⅱ、Ⅲ;分别采用振动测试、温湿度传感器测试、高密度面波测试及电测量4种方法进行测试,测试指标包括路基土的含水率ω、弹性波振幅A、剪切波速度V _(shear)、视电阻率ρ_(s);分析了弹性波振动衰减率及电阻率分布,评价了路基湿度场的空间分布;将电测量测得的视电阻率换算成含水率ω_(ρ),并与由温湿度传感器测得的含水率ω_(sensor)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路基含水率由17%提高至20%,路基振动衰减率增长了20%~30%,剪切波速度减小了16%,验证了采用振动测试能够快速评价路基湿度场的变化;电测量法换算含水率ω_(ρ)与温湿度传感器测量换算含水率ω_(sensor)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在1%~3%范围内,验证了电测量方法能够较准确地评价路基湿度场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路基模型试验 湿度场 电测量 温湿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sium的路基参数化三维建模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荆倩婧 吴大庆 +2 位作者 徐帮树 李良 李志强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0年第2期68-73,共6页
针对高速公路三维可视化过程中,由于路基数量多且尺寸不一样,传统的路基三维建模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开展基于Cesium的路基参数化三维建模方法研究。在分析Cesium参数化建模方法的基础上,基于Cesium API进行二次开发,通过Poly... 针对高速公路三维可视化过程中,由于路基数量多且尺寸不一样,传统的路基三维建模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开展基于Cesium的路基参数化三维建模方法研究。在分析Cesium参数化建模方法的基础上,基于Cesium API进行二次开发,通过PolylineVolume函数实现了路基横断面和公路中心线的快速生成,继而实现了路基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为了方便路基横断面设计方案的检查与修改,利用JavaScript编码设计了路基标准横断面参数设计的界面,可以通过直接输入参数建立路基标准横断面,实现了路基标准横断面的快速构建。研究成果可以为交通规划部门在公路选线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sium API 参数化建模 路基模型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向水泥土桩加固土质路堤的模型试验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晏军 黄启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526-2531,共6页
近年来,斜向水泥土桩技术在朔黄铁路路基加固中开始逐渐应用。根据路基沉降变形相似关系,确定路基模型比例,设计一套斜向水泥土桩加固路基的模型试验系统。通过分析斜向水泥土桩加固路堤模型试验监测结果,系统研究斜向水泥土桩排数对路... 近年来,斜向水泥土桩技术在朔黄铁路路基加固中开始逐渐应用。根据路基沉降变形相似关系,确定路基模型比例,设计一套斜向水泥土桩加固路基的模型试验系统。通过分析斜向水泥土桩加固路堤模型试验监测结果,系统研究斜向水泥土桩排数对路堤沉降、路堤边坡变形的影响,解释斜向水泥土桩加固土质路堤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斜向水泥土桩的桩体明显有减小顶面沉降的作用,随着桩排数的增加,路基顶面的沉降量在显著减小,荷载引起沉降的影响深度也在显著减小;路堤经斜向水泥土桩加固后,不仅顶面沉降得到有效控制,边坡的竖向和水平变形也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机理 斜向水泥土桩 路基模型 路堤沉降 边坡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施工下的铁路路基爆破效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雨茜 鲍学英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7-154,共8页
旨在研究铁路路基爆破的"资源效率—环境效率—经济效率""三位一体动态爆破综合效益率"。基于绿色施工理念和传统Malmquist模型,以爆破工程为研究主体,引入环境负产出要素,充分考虑资源投入的利用率和动态投入的长... 旨在研究铁路路基爆破的"资源效率—环境效率—经济效率""三位一体动态爆破综合效益率"。基于绿色施工理念和传统Malmquist模型,以爆破工程为研究主体,引入环境负产出要素,充分考虑资源投入的利用率和动态投入的长远效应,建立铁路路基爆破Malmquist模型(BMPI)。选取25个决策变量作为模型的基本要素,运用改进最小熵模型进行权重赋值;基于DEA-SOLVER PRO软件平台进行BMPI的爆破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效率的测算,同时根据前人研究给出各要素的冗余率分析。最后通过实例分析给出"绿色施工促进爆破综合效益率"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综合效益率 绿色施工 环境负产出 路基爆破Malmquist模型 改进最小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双线路基动应力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石友 孙海建 陈艳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65-170,共6页
双线路基是高速铁路路基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动应力的特性研究至关重要。建立了列车-轨道-双线路基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两股钢轨上添加了两种典型的高低不平顺谱。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两种轨道不平顺谱及三种列车运行速度下路基动应力... 双线路基是高速铁路路基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动应力的特性研究至关重要。建立了列车-轨道-双线路基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两股钢轨上添加了两种典型的高低不平顺谱。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两种轨道不平顺谱及三种列车运行速度下路基动应力沿纵向的分布,统计了不同深度处路基动应力的均值及变异系数,并给出了均值的拟合公式。最后,对两种轨道不平顺谱下路基动应力的概率分布型式进行了验证。利用柯尔莫哥洛夫检验方法,证明了轨道不平顺谱下路基动应力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轨道-双线路基有限元模型 轨道不平顺谱 路基动应力 变异系数 对数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基床动应力响应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文劼 梅慧浩 +3 位作者 冷伍明 董城 徐方 聂如松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8-117,共10页
以朔黄重载铁路为工程背景,运用ABAQUS软件建立车辆-轨道-路基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分析重载列车运行下基床的动力响应特性,引入典型轨道谱分析轨道高低不平顺对基床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深度的增加,基床表面以下动应力横向分... 以朔黄重载铁路为工程背景,运用ABAQUS软件建立车辆-轨道-路基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分析重载列车运行下基床的动力响应特性,引入典型轨道谱分析轨道高低不平顺对基床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深度的增加,基床表面以下动应力横向分布由双峰型逐渐转变为单峰型;相邻车厢转向架通过时,基床表面处动应力存在明显的叠加效应;基床不同位置处动应力峰值基本随列车轴重的增加线性增大;既有重载铁路基床厚度设计标准(2.5m)尚难以适应运行轴重30t及以上重载列车;轨道高低不平顺使路基内动力响应加剧,不同位置处路基面动应力差异增大。根据三倍标准差原理,用正态分布函数估算重载列车和轨道高低不平顺共同作用下路基面处的最大动应力。研究结果可为重载铁路路基设计及既有线扩能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车辆-轨道-路基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 基床 动应力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离缝对市域铁路新型装配式轨道力学性能影响
17
作者 任西冲 刘珀全 +2 位作者 李秋义 杨荣山 林航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152,共9页
针对市域铁路路基地段新型装配式轨道层间离缝病害,建立可考虑轨道结构各部件复杂相互作用关系的列车-轨道-路基耦合分析模型,从静力和动力的角度研究自密实混凝土层与底座板之间存在不同离缝工况时对轨道结构力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市域铁路路基地段新型装配式轨道层间离缝病害,建立可考虑轨道结构各部件复杂相互作用关系的列车-轨道-路基耦合分析模型,从静力和动力的角度研究自密实混凝土层与底座板之间存在不同离缝工况时对轨道结构力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当离缝长度未超过0.85 m时,轮轨垂向力、列车垂向加速度等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指标变化较为平缓,离缝长度一旦超过0.85 m,各指标的变化量迅速增加,其中对列车垂向加速度、轨道板的动力效应影响最大。当离缝宽度未发展到钢轨下方时,各指标变化量很小,一旦超过钢轨下方,各项指标呈现指数增长变化趋势。离缝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以及轨道结构的耐久性和整体性,需要及时进行养护维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力学性能 数值计算 层间离缝 装配式轨道结构 列车-轨道-路基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式桩板结构桥隧过渡段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魏丽敏 李双龙 +1 位作者 何群 何重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148,共8页
结合上海—昆明高速铁路某深埋式桩板结构桥隧过渡段动力响应现场试验,建立车辆-轨道-路基耦合振动数值模型,研究深埋式桩板结构路基动力特性,评价其用作桥隧过渡段的过渡性能。研究结果表明:6种测试车型引起过渡区测点振动加速度最大值... 结合上海—昆明高速铁路某深埋式桩板结构桥隧过渡段动力响应现场试验,建立车辆-轨道-路基耦合振动数值模型,研究深埋式桩板结构路基动力特性,评价其用作桥隧过渡段的过渡性能。研究结果表明:6种测试车型引起过渡区测点振动加速度最大值为3.77 m/s2,测点最大振动加速度随车速增大而增大,最大振动位移与车速没有明显相关性;隧道与桥台测试断面的功率谱密度平均值比过渡段路基的更大,过渡段路基动力响应振动水平比桥台与隧道的更弱;过渡区最大钢轨挠度变化率约为0.149 mm/m,小于控制值0.300 mm/m,表明过渡区轨道结构动力性能良好;行车荷载作用下,桩长越长,桩顶动位移越小,桩板结构的变桩长设计有利于过渡区刚度的平顺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隧过渡段 桩板结构 动力响应 现场试验 车辆-轨道-路基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过渡段动态响应试验与仿真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献民 梁艳慧 王梦恕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45,81,共8页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外在高速车辆-轨道-路基耦合动力学理论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大多侧重于轮轨关系。同时,各国铁路部门对路桥(涵)等过渡段型式进行了施工工艺、行车效果的现场实测和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然而,对于无砟轨道各...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外在高速车辆-轨道-路基耦合动力学理论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大多侧重于轮轨关系。同时,各国铁路部门对路桥(涵)等过渡段型式进行了施工工艺、行车效果的现场实测和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然而,对于无砟轨道各种过渡段路基的动态响应,目前的研究还很少。本文结合武广客运专线过渡段试验工点现场实测数据,考虑车辆、轨道和路基结构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一个可靠的车辆-轨道-路基空间耦合模型,以便进行高速铁路过渡没动态响应研究。研究结论:(1)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到桥路过渡段结构的动态响应曲线变化趋势一致性很好;(2)高速铁路过渡段长度设置宜控制在40 m左右,可有效减小甚至消除过渡段结构层的动态响应,可以保证列车高速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3)桥路过渡段不同结构层的动应力、振动加速度、动位移等动态响应特征明显不同,主要表现为峰值大小、峰值出现位置有所差异,设置过渡段区段后,列车行驶引起的动态响应会明显减小到普通路基动态响应值;(4)过渡段结构层的动态响应受行车速度、列车轴重大小等因素影响,通常随行车速度、轴重的增大而呈现出增大趋势,其中受列车轴重影响显著;(5)本文研究结论可对高速铁路过渡段设计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车-轨-路基计算模型 数值模拟 过渡段路基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tack Resistant Trust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Beta Function for Distributed Routing in Internet of Things 被引量:1
20
作者 Dong Ping Guan Jianfeng +1 位作者 Xue Xiaoping Wang Hongchao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2年第4期89-98,共10页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of Things (IoT),the issue of trust in distributed routing systems has attracted more research attention.The existing trust management frameworks,however,suffer from some possibl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of Things (IoT),the issue of trust in distributed routing systems has attracted more research attention.The existing trust management frameworks,however,suffer from some possible attacks in hostile environments,such as false accusation,collusion,on-off,and conflicting behavior.Therefore,more comprehensive models should be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trust level of nodes on potential routes more precisely,and to defeat several kinds of possible attacks.This paper makes an attempt to design an attack-resistant trust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beta function for distributed routing strategy in IoT.Our model can evaluate and propagate reputation in distributed routing systems.We first describe possible attacks on existing systems.Our model is then proposed to establish reliable trust relations between self-organized nodes and defeat possible attacks in distributed routing systems.We also propos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skeleton of our model.Finally,some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and security analyses are provided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and robustness of our model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ust management IOT distributed ROUTING PROB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