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基区段双块式无砟轨道基础上拱整治技术对策 被引量:11
1
作者 姜子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5-98,102,共5页
针对路基区段双块式无砟轨道基础上拱问题,通过典型基础上拱工点调研、有限元计算分析、工程实践应用,对高速铁路路基区段双块式无砟轨道基础上拱整治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区段双块式无砟轨道基础上拱病害可以通过切割承轨... 针对路基区段双块式无砟轨道基础上拱问题,通过典型基础上拱工点调研、有限元计算分析、工程实践应用,对高速铁路路基区段双块式无砟轨道基础上拱整治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区段双块式无砟轨道基础上拱病害可以通过切割承轨台、切割支承层及暗挖基床技术进行整治;切割承轨台整治措施工程量小,但调整量也较小,适用于局部上拱且需应急整治的工况;支承层减薄会使得列车荷载下的结构应力集中明显,垂向压应力增加,且调整量有限,适用于变形稳定的上拱区段整治;暗挖基床整治措施工艺较为成熟,可多次作业,能根本上消除填料膨胀上拱,特别适用于基床及路基填土部分膨胀引起上拱的工点。形成的技术措施及经验可为不同线下基础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基础上拱整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区段 双块式无砟轨道 基础上拱 有限分析 现场试验 整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N系统和MARS算法的长区段路基边坡稳定可靠性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罗强 陈伟航 +2 位作者 王腾飞 张文生 李政韬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1-850,共10页
针对路基边坡土体空间变异导致有限宽度失稳的特征,将路基长边坡划分为彼此相邻的独立单元;运用适应高维非线性的MARS算法,基于少量代表性边坡样本,建立单元边坡几何、材料参数与可靠指标β的显性表达式;采用可接受部分单元边坡失稳的K/... 针对路基边坡土体空间变异导致有限宽度失稳的特征,将路基长边坡划分为彼此相邻的独立单元;运用适应高维非线性的MARS算法,基于少量代表性边坡样本,建立单元边坡几何、材料参数与可靠指标β的显性表达式;采用可接受部分单元边坡失稳的K/N(F)系统模型,开展长区段路基边坡系统安全性的概率评价.结果表明:长区段路基边坡沿线路纵向的潜在失稳长度主要受土性水平相关距离影响,路基边坡系统宜按50 m进行单元划分;基于MARS算法的预测方程可实现众多单元边坡β的高效计算,验证误差不超过±10%;路基边坡系统失效的发生概率随单元失稳个数增加而快速降低,研究区段内路基单元长度取50 m时,边坡累积失稳个数占比大于0.149%(即4个)的发生概率不大于3%,为偶然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段路基 边坡稳定 系统可靠性 K/N(F)系统 MAR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接地极对高铁路基接地系统的影响
3
作者 陈争 张华志 +2 位作者 黄军 张波 宋伟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2-97,共6页
研究目的:为定量评估特高压直流接地极对包含保护线、钢轨、贯通地线、接地钢筋和接触网支柱在内的高铁路基区段接地系统的影响,将单极大地运行方式下的接地极附近地中电流场视为作用于多点分散接地的大型设施的电压源,而将多点分散接... 研究目的:为定量评估特高压直流接地极对包含保护线、钢轨、贯通地线、接地钢筋和接触网支柱在内的高铁路基区段接地系统的影响,将单极大地运行方式下的接地极附近地中电流场视为作用于多点分散接地的大型设施的电压源,而将多点分散接地的高铁设施等效为直流电阻电路。通过电磁场方法计算直流接地极附近地电势分布及高铁接地装置的直流电阻,通过分析计算直流电路模型获得高速铁路线路的接地系统沿线电位和轴向直流电流的总体分布规律。研究结论:(1)由于高铁接地系统贯通地线沿线埋地铺设并与其他接地设施相连,形成了分布式接地系统,接地极附近地中直流电流会从离直流接地极较近的高铁线路段流入高铁接地系统,再向高铁线路两侧分流;(2)随着直流接地极与高铁线路垂直距离的增加,地电位峰值和沿线路轴向直流电流逐渐减小;(3)随着土壤电阻率的增加,地电位峰值和沿线路轴向直流电流逐渐增大;(4)本研究结果可为特高压直流工程与高速铁路间电气兼容性、安全净距等进行规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接地极 高速铁路 路基区段 接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