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长白山两栖类繁殖期路域水生境选择性分析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罗玉梅
朴正吉
王卓聪
王超
睢亚橙
-
机构
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动物所
-
出处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9-564,共6页
-
基金
吉林省科技厅项目(201205039)
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0101019JC)
-
文摘
2012—2014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道路上选取3条长10 km的样带,样带两侧出现的每个水体为小样方,测量水体类型、郁闭度、水体面积、水体深度、水质、集水池形状、离道路距离、集水池形成时间等8个生境因子,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极北鲵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和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繁殖期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林蛙对排水沟和水塘2种类型的选择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北鲵对水塘的选择极显著高于排水沟(P≤0.01),而中华大蟾蜍则显著选择水塘。(2)极北鲵选择大于120 m2的集水池,中华大蟾蜍在120-180 m2的集水池出现率高。(3)极北鲵对水体深度选择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中国林蛙对水体深度的选择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华大蟾蜍产卵主要选择在水体深度80 cm以上的集水池,(4)中国林蛙和中华大蟾蜍对集水池离道路距离的选择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极北鲵对离道路不同距离的集水池的选择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
关键词
两栖类
繁殖期
路域水体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Keywords
amphibian
reproduction period
road area water habitat
Changbai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