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多路口信号控制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纯 董小明 任奕颖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29-2332,共4页
新的智能交通系统在改善交通流量,优化燃油效率,减少延误和提高整体驾驶经验方面有望发挥重要作用。现今,交通拥堵是困扰人类的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城市交通密集的十字路口处可能会更加严重。对信号控制系统的奖励机制进行了... 新的智能交通系统在改善交通流量,优化燃油效率,减少延误和提高整体驾驶经验方面有望发挥重要作用。现今,交通拥堵是困扰人类的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城市交通密集的十字路口处可能会更加严重。对信号控制系统的奖励机制进行了改进,将所有路口共享奖励的机制改进为每个交叉口共享唯一的奖励,并且通过密集采样策略与多路口信号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运用时下热门的深度强化学习来解决交通信号灯配时问题。仿真实验都是基于现在国际主流的交通模拟软件(SUMO)完成,从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深度强化学习多路口信号控制方法相较于传统强化学习方法控制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深度强化学习 交通流量 路口信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依赖关系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多路口交通信号协同控制方法
2
作者 王兆瑞 岩延 张宝贤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8-410,共13页
面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已成为提升城市道路网络性能必不可少的手段。提出一种基于时空依赖关系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的多路口交通信号控制方法STLight(spatiotemporal traffic light control)。通过基于注意力机... 面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已成为提升城市道路网络性能必不可少的手段。提出一种基于时空依赖关系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的多路口交通信号控制方法STLight(spatiotemporal traffic light control)。通过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时空依赖模块STDM(spatiotemporal dependent module),STLight可将初始交通观测数据提取为时空特征,以有效捕获各交叉路口间的时空依赖关系。此外,基于所提取的时空特征,STLight在基于集中训练分散执行框架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基础之上进一步为各个智能体引入全局时空信息,从而进一步提升多智能体之间的协作能力。实验结果表明,STLight在提升城市道路网络的性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有助于缓解当前大规模城市道路网络的交通拥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路口交通信号控制 注意力机制 马尔可夫博弈 时空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人过街信号控制路口交通噪声预测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锋 蔡铭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58,74,共6页
分析了行人过街信号控制路口交通流的运行特性,根据能量叠加原理建立了行人过街信号控制路口交通噪声预测模型(以下简称信号控制路口模型)。将实测交通噪声数据分别与信号控制路口模型的预测值及只考虑车辆匀速行驶的长直道路交通噪声... 分析了行人过街信号控制路口交通流的运行特性,根据能量叠加原理建立了行人过街信号控制路口交通噪声预测模型(以下简称信号控制路口模型)。将实测交通噪声数据分别与信号控制路口模型的预测值及只考虑车辆匀速行驶的长直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的预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信号控制路口模型更能正确反映路口实际交通噪声的空间分布。最后利用该模型对行人过街信号控制路口附近的交通噪声分布进行计算,得到了噪声空间分布的若干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控制路口 交通噪声 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路网中动态交通分配与路口控制一体化建模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润梅 汤淑明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11-1815,共5页
基于对动态交通分配和网络信号控制相互作用的研究,以饱和交通网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动态交通分配和信号控制的一体化双层优化模型。在上层模型中考虑系统最优,进行信号策略的优化,在下层模型中反映用户最优,实施交通网络流的配置。模... 基于对动态交通分配和网络信号控制相互作用的研究,以饱和交通网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动态交通分配和信号控制的一体化双层优化模型。在上层模型中考虑系统最优,进行信号策略的优化,在下层模型中反映用户最优,实施交通网络流的配置。模型中考虑了车辆的实际长度,研究了饱和网络中因为流量饱和而导致的路口排队现象及其对路段费用的影响。最后用实例仿真说明了饱和网络一体化研究的必要性和一体化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交通分配 路口信号控制 饱和网络 排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路口过饱和机理与相应交通转移措施效应的仿真分析(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魏恒 PERUGU Harikishan C.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4期72-82,共11页
传统的交通信号控制优化和路口几何渠化或路口扩展在现实中可能遇到许多局限.有些路口由于土地使用的限制,实际无法采用路口几何渠化或扩展的方式来缓解路口的严重拥挤的程度.交通流量转移措施也许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但其影响因素和适时... 传统的交通信号控制优化和路口几何渠化或路口扩展在现实中可能遇到许多局限.有些路口由于土地使用的限制,实际无法采用路口几何渠化或扩展的方式来缓解路口的严重拥挤的程度.交通流量转移措施也许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但其影响因素和适时方案很难依靠观测数据确定.结合观测数据,提出运用微观交通仿真的方法,判定需要转移的交通走向和选择路径,以降低路口延误和多选择路径旅行时间为目标,评价交通流量转移措施并估计转换量的最适应范围.研究以位于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地区的Galbraith Road and Colerain Avenue(US-27)路口及其相关可选择路径作为试例,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并运用了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公路通行能力分析软件HCS2000和SYNCHRO进行微观路口延误和选择路径交通模拟评价.为提高结果的可释和易解效能,研究提出交通转换比例、延误变化、选择路径旅行时间变化与服务水平变化的一体化曲线.评价结果显示了交通转移措施的可能效果.最后,讨论了实现交通转移的标志导向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交通 交通转移 多(可)选择路径 信号控制路口 微观交通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