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南石林地区土壤呼吸及碳稳定同位素日动态特征 被引量:16
1
作者 曹建华 宋林华 +2 位作者 姜光辉 谢运球 游省易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7,40,共6页
采用碱吸收法,于2002年4月13-16日(晴)、8月21-24日(晴)对路南石林地区次生草地及柏树林下的土壤呼吸进行了野外监测,同时收集其碳稳定同位素样品进行室内质谱仪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特征表现为夜间高于白天,8月份土壤呼... 采用碱吸收法,于2002年4月13-16日(晴)、8月21-24日(晴)对路南石林地区次生草地及柏树林下的土壤呼吸进行了野外监测,同时收集其碳稳定同位素样品进行室内质谱仪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特征表现为夜间高于白天,8月份土壤呼吸速率高于4月份;4月份的草地系统土壤呼吸的碳稳定同位素日平均值偏轻,而柏树林系统土壤呼吸的碳稳定同位素日平均值则是8月份的偏轻;土壤呼吸与其碳稳定同位素值成负相关,草地系统的相关程度,4月份的较8月份的高;柏树林系统的相关程度,则是8月份较4月份的高。这揭示了土壤呼吸及其碳稳定同位素交换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且不同的生物系统有不同的表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速率 月份 柏树 树林 草地 林地 生草 稳定同位素 路南石林 动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路南石林裂隙渗透张量特征 被引量:12
2
作者 章程 谢运球 +1 位作者 姜光辉 郭芳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7-100,共4页
路南石林是世界上六大剑状喀斯特景观地区中最大的一处 ,总面积达35 0 km2 。测量统计资料表明 ,本区主要发育 NE、NW、NNW和 NWW向四组区域性高角度裂隙。隙宽多在 0 .0 2 5~ 0 .0 75 mm之间 ,隙间距相对较大 ,多在 0 .5~3.0 m之间... 路南石林是世界上六大剑状喀斯特景观地区中最大的一处 ,总面积达35 0 km2 。测量统计资料表明 ,本区主要发育 NE、NW、NNW和 NWW向四组区域性高角度裂隙。隙宽多在 0 .0 2 5~ 0 .0 75 mm之间 ,隙间距相对较大 ,多在 0 .5~3.0 m之间。各向异性渗透系数相对较小 (<0 .2 m/ d) ,总体上有玄武岩 >第三系 >栖霞灰岩 >茅口灰岩。最大渗透主轴方向以 NW— SE为主 ,倾角大。来自非可溶岩盖层内的具很强侵蚀性的裂隙水 ,对进入成熟演化阶段的裂隙系统快速溶蚀动力学过程的产生起重要作用 ,为石林快速发育创造条件。质纯层厚的碳酸盐岩高角度裂隙系统和盖层所提供的强侵蚀性裂隙水是石林的形成过程中两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状岩溶 裂隙介质 渗透张量 路南石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南石林喀斯特流域水文特征初探 被引量:6
3
作者 梁虹 杨明德 +2 位作者 彭建 程星 王在高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69-273,共5页
本文运用水文地貌系统耦合分析的方法 ,对路南石林喀斯特流域水文特征进行了探讨 ,对喀斯特完全入渗式流域和完全漏渗式流域的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揭示了侵蚀基面的变化对流域地表地下水系结构的影响 ,认为石林发育区水文特征有其自身... 本文运用水文地貌系统耦合分析的方法 ,对路南石林喀斯特流域水文特征进行了探讨 ,对喀斯特完全入渗式流域和完全漏渗式流域的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揭示了侵蚀基面的变化对流域地表地下水系结构的影响 ,认为石林发育区水文特征有其自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南石林 喀斯特流域 水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路南石林的发育年代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玉辉 梁永宁 耿弘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8年第1期44-51,共8页
路南石林是多期喀斯特过程的产物。根据石林与地层的接触关系、岩性变化、古风化壳、溶蚀率、钙华样年龄,确定了路南石林发育的多期性:前玄武岩期(晚二叠世早期)、前路南古湖期(三叠纪—古新世)、路南古湖期(始新世—渐新世)、... 路南石林是多期喀斯特过程的产物。根据石林与地层的接触关系、岩性变化、古风化壳、溶蚀率、钙华样年龄,确定了路南石林发育的多期性:前玄武岩期(晚二叠世早期)、前路南古湖期(三叠纪—古新世)、路南古湖期(始新世—渐新世)、高原—巴江期(中上新世—更新世)。高原—巴江期是剑状石林的主要发育时期。各期石林空间上的分离与重叠是路南石林喀斯特景观多样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南石林 发育年代 钙华样年代 喀斯特 石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南石林空气中水—石灰岩作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梁福源 宋林华 唐涛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9-83,共5页
土下溶蚀和雨水淋溶作用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石林景观形成的两种主要过程。石林地区雨水、地表水、溶窝水和溶沟水的水化学成分分析表明 ,溶沟和溶窝中的土壤、藻类、苔藓和地衣对石灰岩的溶蚀过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碳酸盐岩岩面水作用... 土下溶蚀和雨水淋溶作用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石林景观形成的两种主要过程。石林地区雨水、地表水、溶窝水和溶沟水的水化学成分分析表明 ,溶沟和溶窝中的土壤、藻类、苔藓和地衣对石灰岩的溶蚀过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碳酸盐岩岩面水作用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类型。以土壤和低等生物为媒介的间接溶蚀强度要大于雨水的直接淋溶作用。不同类型的水岩作用机理的差异和不同的溶蚀强度在石林景观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在溶沟下部采集的水样的电导率、TDS、HCO-3 和Ca2 + +Mg2 + 含量都大于在上部采集的样品 ,水在沿石壁向下运移的过程中溶蚀作用加强是因为水岩作用时间变长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南石林 气下溶蚀 水-岩作用 石林景观 土壤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南石林形成过程与环境变化 被引量:24
6
作者 林钧枢 《中国岩溶》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石林是一种巨型石牙类型。在赤道热带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沙捞越等地的类似形态,称“针(剑)状喀斯特”。纬度较低的路南石林是处在低海拔时古热带环境下形成的。在热带强烈的“双重剥蚀作用”,尤其在土下溶蚀作用下,本区同时发生夷平... 石林是一种巨型石牙类型。在赤道热带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沙捞越等地的类似形态,称“针(剑)状喀斯特”。纬度较低的路南石林是处在低海拔时古热带环境下形成的。在热带强烈的“双重剥蚀作用”,尤其在土下溶蚀作用下,本区同时发生夷平作用,形成广大的准平原。在上新世,特别中更新世以后,该区急剧抬升,形成高原,石林过程终止,向剥露与瓦解过程发展。高原上石林及其原野是气候变化、新构造运动和云南高原演化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南石林 形成过程 剥蚀作用 环境变化 石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路南石林和丘北峰林洞穴成因
7
作者 StankaSEBELA TadejSLABE +1 位作者 刘宏 PetrPRUNER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71-871,共1页
关键词 洞穴沉积 路南石林 地貌学 古地磁 构造地质学 岩溶地貌 形成 地下 岩溶发育 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南巴江喀斯特流域空间趋势面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彭建 杨明德 +2 位作者 梁虹 王尚彦 戴传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9-112,共4页
该文运用基面—径流—形态响应和空间趋势面分析等方法,探讨路南巴江喀斯特流域最高高程(Pa)和最低高程(Lm)的趋势面特征和差异,以及路南石林的空间分布和趋势面的关系。在一次趋势面分析中,最低高程趋势面Lm的倾向较最高高程趋势面Pa... 该文运用基面—径流—形态响应和空间趋势面分析等方法,探讨路南巴江喀斯特流域最高高程(Pa)和最低高程(Lm)的趋势面特征和差异,以及路南石林的空间分布和趋势面的关系。在一次趋势面分析中,最低高程趋势面Lm的倾向较最高高程趋势面Pa向西偏转了12°,Lm趋势面的倾角较Pa陡2°,说明流域的水系和地貌倾斜方向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二次趋势面分析中,Lm和Pa差别不大,石林主要集中分布在曲面比降较大的大、小石林到蒲草村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江流域 趋势面分析 喀斯特水文地貌学 路南石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林文化景观》正式出版
9
作者 云川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71-71,共1页
我校校友、云南民族学院民族语言文学系副系主任卢义副教授与中央民院黄建明讲师合著的《石林文化景观》,去年底由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受到了中外读者好评。本书有别于一般风景名胜旅游知识介绍的小册子,而是从广义文化的角... 我校校友、云南民族学院民族语言文学系副系主任卢义副教授与中央民院黄建明讲师合著的《石林文化景观》,去年底由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受到了中外读者好评。本书有别于一般风景名胜旅游知识介绍的小册子,而是从广义文化的角度,用审美的眼光去考察与抒写“天下第一奇观”路南石林、“云南第一洞”沪西阿泸古洞、神韵天姿的弥勒白龙洞、蔚为奇观的路南大叠水瀑布与宜良九乡溶洞群等“石林文化圈”的名山胜景、历史文化、殊风异俗、神奇传说、精美艺术。该书资料详实、知识丰富、文笔优美,溶知识性、趣味性与学术性为一炉。作者在记录自然风光的同时,溶进了历史、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路南石林 中国文学 副系主任 文化圈 风景名胜 语言文学 出版发行 广义文化 历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奇的地貌景观阿斯哈图石林
10
《内蒙古林业》 2007年第11期11-11,共1页
您一定到过云南、桂林,看过“路南石林”和“元谋土林”。今天您来到克什克腾成大兴安岭山脉的北大山上,清您一定要仔细看一看在海拔1600—1900米的花岗岩上的“阿斯哈图石林”(阿斯哈斟汉译为险峻的岩石)。虽然都叫“石林”,可形... 您一定到过云南、桂林,看过“路南石林”和“元谋土林”。今天您来到克什克腾成大兴安岭山脉的北大山上,清您一定要仔细看一看在海拔1600—1900米的花岗岩上的“阿斯哈图石林”(阿斯哈斟汉译为险峻的岩石)。虽然都叫“石林”,可形成的原因却不同、云南的石林是石灰岩在热带气候条件下,经水流的溶蚀作用形成的。而大兴安岭最高峰附近的北大山一带发育的石林,主要是由冰盖冰川的创蚀、掘蚀和冰川融化时形成的大量冰川融水的冲蚀作用下产生的,所以叫“冰川石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南石林 地貌景观 冰川融水 大兴安岭 气候条件 溶蚀作用 冲蚀作用 冰川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美特奇特神的云南“三林” 被引量:1
11
作者 甘立荣 《云南林业》 2016年第3期29-33,共5页
从字面上看,你会说"三林"谁人不知,不就是那苍茫的森林、葱郁的树林、挺拔的松林吗?我答曰"非也、非也"。我说的"三林",是以石、沙、土为主体演化而来的"路南石林、陆良沙林、元谋土林",它们神奇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工妙斧。彩... 从字面上看,你会说"三林"谁人不知,不就是那苍茫的森林、葱郁的树林、挺拔的松林吗?我答曰"非也、非也"。我说的"三林",是以石、沙、土为主体演化而来的"路南石林、陆良沙林、元谋土林",它们神奇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工妙斧。彩云之南的这三大地理奇观,给了我很多地理生态的情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路南石林 大自然 地理 土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贵名胜宜多点文化蕴涵
12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0-60,共1页
云贵名胜宜多点文化蕴涵《旅游导报》1996年12月13日刊载黄乐毅的文章《云贵名胜宜多点文化蕴涵》,谈到了作者不久前曾慕名游览黄果树大瀑布、路南石林、滇池、西双版纳等数个国家风景名胜及昆明市郊新建的云南民族村公园,在... 云贵名胜宜多点文化蕴涵《旅游导报》1996年12月13日刊载黄乐毅的文章《云贵名胜宜多点文化蕴涵》,谈到了作者不久前曾慕名游览黄果树大瀑布、路南石林、滇池、西双版纳等数个国家风景名胜及昆明市郊新建的云南民族村公园,在惊叹云贵高原秀丽绝伦的大自然风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蕴涵 风景名胜 西双版纳 云南民族村 文化素质 旅游文化 人文景观 路南石林 文化层次 旅游大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介《云南地理概况》
13
作者 李鸿启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79-80,共2页
云南是我国自然条件最复杂的省区之一,也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她那雄伟秀丽的山川,富饶的自然资源,早就闻名全国。号称“天下第一汤”的安宁温泉,奇异多姿的。路南石林,大理的“风、花、雪、月”,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西双版纳迷... 云南是我国自然条件最复杂的省区之一,也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她那雄伟秀丽的山川,富饶的自然资源,早就闻名全国。号称“天下第一汤”的安宁温泉,奇异多姿的。路南石林,大理的“风、花、雪、月”,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西双版纳迷人的热带风光……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称誉,使多少科学工作者为之神往。而解放后云南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巨大变化,如有的少数民族一下跨越几个历史发展阶段,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更为全国人民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地理知识 概况 自然条件 西双版纳 路南石林 普及读物 自然资源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