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界跨项单板滑雪运动员首个雪季运动损伤的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高奉 李海伟 +5 位作者 贺忱 赵志宏 钱驿 果森 席蕊 周敬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69-677,共9页
目的:获取跨界跨项单板滑雪运动员在首个雪季的雪上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从非冬奥会运动项目运动员中进行跨界跨项选材,244名运动员入选单板滑雪项目,从2018年12月开始进行为期109天的首个雪季训练。期间队员的运动损伤... 目的:获取跨界跨项单板滑雪运动员在首个雪季的雪上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从非冬奥会运动项目运动员中进行跨界跨项选材,244名运动员入选单板滑雪项目,从2018年12月开始进行为期109天的首个雪季训练。期间队员的运动损伤及运动员暴露(athlete-exposures,A-Es)数据由随队医生每日进行记录并上传。统计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和损伤机制并计算损伤发生率。结果:在所有运动员中,87.7%在首个雪季的训练中至少发生1次损伤。总损伤发生率为32.4/1000次A-Es (95%CI,30.7~34.2),时间损失(time loss,TL)损伤发生率为12.2/1000次A-Es(95%CI,11.1~13.2)。总损伤发生率比(injury rate ratio,IRR)女性高于男性(1.18;95%CI,1.04~1.34),无时间损失(non-time loss,NTL)损伤的IRR女性高于男性(1.31;95%CI,1.11~1.54),然而在TL损伤中未发现性别差异。年龄<16岁的女性运动员总体IRR和TL-IRR均高于年龄≥16岁的女性运动员(总体IRR:1.19,95%CI,1.01~1.35;TL-IRR,1.80,95%CI,1.43~2.27)。超过93%的TL损伤导致的缺训时间≤7天(男93.94%;女94.10%)。最常见的损伤部位在男性中为躯干(28.43%),在女性中为膝关节(21.33%)。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为挫伤(男53%,女59.1%),其次为拉伤(男17.6%,女15.2%)。在损伤机制方面,最常见的是与场地/器材接触(男75.1%,女75.2%),其次为非接触(男14.10%;女14.10%)。结论:跨界跨项单板滑雪运动员在首个雪季训练期间运动损伤风险较高,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女运动员,但大多数的损伤是轻微至轻中度损伤。在跨界跨项单板滑雪运动员训练中,尽量防止运动员与场地/器材碰撞以及由于失去控制而造成的非接触性损伤可以减少首个雪季训练的运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板滑雪 运动员 流行病学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冬奥会跨界跨项选材:探索成就、经验启示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8
2
作者 曾诚 邓星华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5-101,共7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参与观察法和专家访谈法,总结和探讨北京冬奥会跨界跨项选材的探索成就、经验启示及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北京冬奥会跨界跨项选材实现了我国部分冬季项目参赛与成绩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构筑了冰雪运动发展新格局,丰富... 采用文献资料法、参与观察法和专家访谈法,总结和探讨北京冬奥会跨界跨项选材的探索成就、经验启示及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北京冬奥会跨界跨项选材实现了我国部分冬季项目参赛与成绩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构筑了冰雪运动发展新格局,丰富了体育举国体制内涵要义。实践经验:政策驱动,多维度推进跨界跨项选材实施;扩面筑基,遵循运动员选材底层逻辑;动态调整,保持跨界跨项选材体系开放性。启示:厘清项目时空边界是运动员跨界跨项成才的前提;保证技能要素正向迁移是跨界跨项运动员成才的基础。完善跨界跨项运动员持续发展保障体系,以跨界跨项选材助力项目均衡发展,构建我国跨界跨项选材的话语体系,是实现跨界跨项选材价值超越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奥运备战 选材 技能迁移 后备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排球“跨界跨项”选材中关键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欣 杨军 +1 位作者 赵亮 张霈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86,共6页
采用专家访谈、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对排球项目"跨界跨项"选材的概念、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从什么项目选"、"年龄和训练基础有什么要求"、"测试什么内容及指标"三个关键... 采用专家访谈、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对排球项目"跨界跨项"选材的概念、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从什么项目选"、"年龄和训练基础有什么要求"、"测试什么内容及指标"三个关键问题建议如下:(1)当前适宜从篮球和田径进行排球"跨界跨项"选材;(2)男运动员一般不超过15岁,女运动员一般不超过13岁;(3)选材关键指标为身高、跟腱长、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助跑摸高、半"米"字移动以及快速决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球 运动员 选材 关键问题 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技体育跨界跨项选材的学理基础、实践逻辑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阿婷 曹宗航 熊焰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7-82,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跨界跨项选材的学理基础、现实困境以及实施路径进行探讨。项群训练理论与运动员长期培养理论构成了跨界跨项选材的学理基础,传统选材模式与人才资源配置提供了实践经验,但目前竞技体育跨界跨项选材在理...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跨界跨项选材的学理基础、现实困境以及实施路径进行探讨。项群训练理论与运动员长期培养理论构成了跨界跨项选材的学理基础,传统选材模式与人才资源配置提供了实践经验,但目前竞技体育跨界跨项选材在理论体系、管理模式、组织协同、教练人才等方面仍面临着实践困境。建议:完善跨界跨项选材理论体系,健全跨界跨项选材实施的管理体系,构建跨界跨项选材模型,强化“复合型”教练员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训练 运动员选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