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粗糙度对跨音速叶栅流动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董中杰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1,共3页
针对汽轮机低压末级叶片表面粗糙度容易变大问题,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表面粗糙度对跨音速二维叶栅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粗糙度从0.025mm增大到0.20mm时,靠近叶片出汽边位置,内弧侧总压基本不变,而背弧侧低压区先扩大后减小,... 针对汽轮机低压末级叶片表面粗糙度容易变大问题,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表面粗糙度对跨音速二维叶栅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粗糙度从0.025mm增大到0.20mm时,靠近叶片出汽边位置,内弧侧总压基本不变,而背弧侧低压区先扩大后减小,从而导致叶型损失先增大后减小,粗糙度0.10mm时,损失最大,这种变化规律是由于叶型喉部激波与背弧附面层干涉引起的附面层厚变化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跨音速叶栅 型损失 变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RANS/LES的跨音速叶栅流动机理与损失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会 苏欣荣 袁新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85,100,共6页
随着透平负荷的不断提高,跨音速叶栅通道中的激波/边界层干涉、非定常尾迹等复杂流动现象成为损失的主要来源。目前常用的RANS方法难以准确预测这些非定常多尺度湍流流动,亟待基于高精度湍流模拟方法研究其精细流动结构及损失机理。基... 随着透平负荷的不断提高,跨音速叶栅通道中的激波/边界层干涉、非定常尾迹等复杂流动现象成为损失的主要来源。目前常用的RANS方法难以准确预测这些非定常多尺度湍流流动,亟待基于高精度湍流模拟方法研究其精细流动结构及损失机理。基于自主开发的混合RANS/LES方法对某跨音速叶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本征正交分解方法(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获得了关键流场结构特征,最后利用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生成率分析方法进行了损失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混合RANS/LES方法在跨音速叶栅通道内的求解具有可靠性和精确性,尤其对尾迹流场细节的捕捉,该方法更具有优势;在跨音速叶栅流场中,尾迹区的非定常涡脱落和激波间断是流场中非定常效应的主要来源;黏性耗散引起的熵生成率在时均和瞬时熵生成率中占主要作用,是流场损失的主要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音速叶栅 DDES 非定常流动 损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透平跨音速叶栅时出气角的确定 被引量:1
3
作者 茅声闿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5,共5页
本文综述了在设计透平跨音速叶栅时气流出气角的各种计算方法和相应的公式,并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文中还提供了收缩——扩张形流道的跨音速叶栅出气角计算时所用的曲线。
关键词 跨音速叶栅 出气角 汽轮机
全文增补中
叶片顶端跨音速叶型的气动性能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颖超 陈榴 +1 位作者 戴韧 杨其国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42-848,858,共8页
应用流动计算分析软件CFX,对某大型汽轮机末级动叶顶部截面叶型的跨音速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叶栅中激波结构特征和流动损失机理。采用3阶Bezier曲线表达叶型中弧线,2阶与3阶Bezier曲线组合表达叶型厚度分布,结合Kriging代理模... 应用流动计算分析软件CFX,对某大型汽轮机末级动叶顶部截面叶型的跨音速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叶栅中激波结构特征和流动损失机理。采用3阶Bezier曲线表达叶型中弧线,2阶与3阶Bezier曲线组合表达叶型厚度分布,结合Kriging代理模型优化叶型,改善气动性能。结果表明:末级动叶顶部截面叶型气动损失主要与激波强度及其反射位置有关;叶型优化后,叶栅内激波强度减弱,相比原叶型,激波损失减少约32%,同时削弱了激波对边界层的影响,边界层损失降低约17%;优化叶型总压损失下降24%,气动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音速叶栅 激波强度 气动损失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