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采暗斜井工作面相关参数优化研究与实践
1
作者 任兴云 郝兵元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0,共4页
为了减少资源损失,需要在保护穿层暗斜井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合理规划跨采工作面煤柱及终采线位置等相关参数。以山西神州煤业41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上部煤层开采过程中的围岩应力分布情况和底板损伤状态,当穿层暗斜井位于上... 为了减少资源损失,需要在保护穿层暗斜井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合理规划跨采工作面煤柱及终采线位置等相关参数。以山西神州煤业41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上部煤层开采过程中的围岩应力分布情况和底板损伤状态,当穿层暗斜井位于上部正在回采工作面下方时,根据分析计算结果进行优化决策,确定了4102工作面跨采行人进风斜井延深段的布置方式。与原工作面布置方式相比,优化后该工作面可多回采出约2.2万t优质主焦煤,对于进入资源枯竭阶段的矿井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斜井 跨采工作面 煤柱留设 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乾荣 王兆丰 +2 位作者 王树军 安丰华 田兴润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95,146,共7页
Y型通风连续回采工作面采用沿空留巷技术提高煤炭采出率,随着工作面回采,采空区会扩大、连通,回风隅角和挡矸架内风流不畅,瓦斯不仅容易积聚,还很难稀释吹散,导致超限报警频繁。目前针对回风隅角和挡矸架内瓦斯积聚问题的解决方案,无法... Y型通风连续回采工作面采用沿空留巷技术提高煤炭采出率,随着工作面回采,采空区会扩大、连通,回风隅角和挡矸架内风流不畅,瓦斯不仅容易积聚,还很难稀释吹散,导致超限报警频繁。目前针对回风隅角和挡矸架内瓦斯积聚问题的解决方案,无法实现对采空区的持续抽采,且抽采能力较为分散,难以保证治理效果。针对Y型通风连续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治理难题,以东峰煤矿32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提出一种跨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在相邻工作面的回风巷内施工定向长钻孔至采空区顶板断裂带,定向长钻孔抽采管路在工作面回采后无需撤管,可持续抽采采空区瓦斯,最大限度降低采空区及其顶板断裂带瓦斯存量,形成跨工作面,对采空区瓦斯进行抽采,减少了相邻采空区积聚瓦斯,有效防止顶板大面积垮落时采空区瓦斯突然扇出带来的瓦斯灾害。试验结果表明:跨工作面钻孔距离巷道顶板30~40 m,跨工作面定向长钻孔终孔位置在水平方向上距轨道巷20~40 m时抽采效果理想;施工定向长钻孔至采空区顶板断裂带,持续抽采采空区瓦斯,挡矸架内的瓦斯体积分数由0.67%降至0.22%,回风流瓦斯体积分数由0.47%降至0.18%,回采期间3202工作面瓦斯体积分数保持在0.6%以下。跨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为采空区的瓦斯抽采方式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通风连续回工作面 定向长钻孔 工作面空区瓦斯抽 回风隅角 档矸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采影响下巷道围岩变形力学机制及其控制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洪涛 镐振 +3 位作者 吴祥业 郭林峰 刘洋 王建宗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9-34,共6页
以鹤煤公司九矿东总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跨采期间巷道围岩应力、位移和塑性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跨巷采动导致巷道围岩垂直水平应力比值发生变化,应力比值最大为1.34,是巷道发生变形破坏的主因;巷道... 以鹤煤公司九矿东总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跨采期间巷道围岩应力、位移和塑性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跨巷采动导致巷道围岩垂直水平应力比值发生变化,应力比值最大为1.34,是巷道发生变形破坏的主因;巷道最大破坏部位位于顶板与底板部位,顶板破坏深度已超过锚杆锚固范围,底板破坏深度为3 m左右,并因缺乏支护导致底鼓。因此,必须在跨采工作面回采前,对顶底板进行加固,使塑性破坏区域位于锚固范围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采工作面 巷道支护 锚注 U型钢支架 数值模拟 围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