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改革中的跨部门协调: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骈茂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7-148,共12页
跨部门协调对于教育改革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改革目标决策、资源配置、政策创新等改革阶段。跨部门协调的核心任务是形成各参与部门共同认可、并具有主动执行意愿的新政策或规则,与政府职能部门执行现行政策中的“合作”“协同”有本质区... 跨部门协调对于教育改革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改革目标决策、资源配置、政策创新等改革阶段。跨部门协调的核心任务是形成各参与部门共同认可、并具有主动执行意愿的新政策或规则,与政府职能部门执行现行政策中的“合作”“协同”有本质区别。本研究尝试借鉴政府改革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建立一个适用于我国教育改革跨部门协调的“要素—过程”二维分析框架:要素维度,简要地对“协调事项”“协调机构”“协调方法”及其形态进行分析;过程维度,针对不同阶段改革任务属性及其向政治或技术分化的差异,对不同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应用该框架对某省教育综合改革项目的实证分析发现:跨部门协调的实现需要具有特定权力的协调机构在合适时机出场,各部门参与改革的“目的性”是否增强是检验协调效果的指标;在不同改革阶段,协调事项性质和复杂程度是判断协调机构出场时机“适宜性”和协调方法“适配性”的参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跨部门协调 政策创新 整体政府 目的性 适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知识、跨部门协调与新产品创新绩效 被引量:2
2
作者 顾海 徐彪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1-40,共10页
组织的知识包括顾客知识、竞争者知识、技术知识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知识在新产品创新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并且会受到跨部门协调的影响。文章基于长三角地区143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考查了不同类型的组织知识是如何影响企业新... 组织的知识包括顾客知识、竞争者知识、技术知识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知识在新产品创新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并且会受到跨部门协调的影响。文章基于长三角地区143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考查了不同类型的组织知识是如何影响企业新产品创新绩效的,及跨部门协调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解作用。结果表明:(1)顾客知识对新产品市场表现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新产品创新效率没有显著影响;(2)竞争者知识对新产品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新产品市场表现没有显著影响;(3)技术知识对新产品市场表现和创新效率都有显著正向影响;(4)跨部门协调正向调解技术知识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于企业怎样提升新产品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客知识 竞争者知识 技术知识 新产品创新绩效 跨部门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自贸区跨部门协调机制研究:一个分析框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菲易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5,共10页
推进制度化和有效的跨界合作是近年来发达国家政府改革的新趋势,跨部门协调相应地成为政府改革的热门实践和国际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以上海自贸区为个案,从结构性机制和程序性机制两个层面,构建了"参与主体—管理客体... 推进制度化和有效的跨界合作是近年来发达国家政府改革的新趋势,跨部门协调相应地成为政府改革的热门实践和国际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以上海自贸区为个案,从结构性机制和程序性机制两个层面,构建了"参与主体—管理客体—实现机制"的分析框架,对上海自贸区跨部门协调机制进行归纳、描述和分析,为自贸区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上海自贸区跨部门协调机制主要以结构性协调机制为主、程序性协调机制为辅,程序性协调机制的建构主要是为了推进结构性协调机制的实现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 政府管理 跨部门协调 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政策制定的跨部门协调机制——中美实践比较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宋潇 罗若愚 杨俊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94-100,共7页
国家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创新政策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多部门推出的创新政策"组合拳"关乎国家创新能力的命脉。因此,实现多部门协同创新即跨部门协调合作显得至关重要。中美两国最初以不同... 国家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创新政策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多部门推出的创新政策"组合拳"关乎国家创新能力的命脉。因此,实现多部门协同创新即跨部门协调合作显得至关重要。中美两国最初以不同方式组建了国家创新体系,美国以市场为导向,中国以政府为导向,其结果是美国形成了"官产学研用"创新模式,中国仍停留在"官产学研"阶段。在创新政策制定过程中,美国形成了"制衡-合作"的跨部门协调主导模式,中国形成了"等级-线性"的跨部门协调主导模式。对比研究发现,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存在创新转化能力弱的问题,而跨部门协调存在协调范围窄、协调方式单一、协调时效性滞后、协调不规范、主体间协调沟通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政策 政策制定 跨部门协调 中美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望谟县不动产登记数据质量提升与土地资源管理策略
5
作者 胡兴勇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6期42-44,共3页
该文聚焦于望谟县不动产登记工作,探讨了不动产登记数据质量提升与土地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该文分析了望谟县不动产登记数据质量现状,发现在数据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对土地资源规划决策、监管效... 该文聚焦于望谟县不动产登记工作,探讨了不动产登记数据质量提升与土地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该文分析了望谟县不动产登记数据质量现状,发现在数据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对土地资源规划决策、监管效能及市场发展造成了影响。该文从组织体系建设、工作流程优化、技术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创新管理模式等数据质量提升与资源管理策略,旨在有效提升不动产登记数据质量,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产登记 数据质量 土地资源管理 数据整合 信息化建设 跨部门协调 望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荒野风景河流体系发展阶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鹏 张端 +2 位作者 戴向前 詹卫华 赵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8-186,共9页
荒野风景河流体系是针对河流生态系统的美国联邦层面保护地类型,也是世界上建立最早的河流保护地体系。采用文献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等方式,以标志性事件为界点,对荒野风景河流的发展过程进行阶段划分,总结各阶段取得的重要成就,分析影... 荒野风景河流体系是针对河流生态系统的美国联邦层面保护地类型,也是世界上建立最早的河流保护地体系。采用文献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等方式,以标志性事件为界点,对荒野风景河流的发展过程进行阶段划分,总结各阶段取得的重要成就,分析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荒野风景河流体系发展历程可分为筹备建设、体系完善、平稳发展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平均增速分别为7.3、6.0、3.3段/年。在筹备阶段,提出河流保护地概念,颁布荒野风景河流法案;在体系完善期间,进一步修订荒野风景河流法案、完善荒野风景河流管理机制;在平稳发展期间,联邦机构的治理措施逐步完善。从发展历程来看,荒野保护是荒野风景河流体系产生的思想根源,满足游憩是荒野风景河流体系产生的民众需求,反坝运动是荒野风景河流体系的促成手段,政府治理是荒野风景河流体系完善的主要方面。河流保护主义者的推动,联邦政府党派交替的钳制,河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博弈,沿河土地权属的制约是影响荒野风景河流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荒野风景河流体系 河流保护地 发展阶段 跨部门协调机构 河流保护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4年我国创新政策制定主体协同问题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罗若愚 范利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32,共5页
创新政策主体是创新政策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政策制定主体和执行参与主体。对创新政策制定主体间协同关系的研究对于完善我国创新政策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14年我国中央部级及以上部门制定颁布的创新政策文本的统计,以部门联... 创新政策主体是创新政策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政策制定主体和执行参与主体。对创新政策制定主体间协同关系的研究对于完善我国创新政策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14年我国中央部级及以上部门制定颁布的创新政策文本的统计,以部门联合发文状况体现创新政策主体间的协同关系。研究发现,政策主体协同成为创新政策制定与颁布的趋势,并且协同程度不断加强。但同时各创新政策制定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平衡,不同政策主体间协同度差异过大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在创新政策制定过程中,应通过重构跨部门协调体系来进一步完善我国创新政策主体协同机制,进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整体层面的深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政策 制定主体 协同演变 跨部门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提升纺织企业R&D商业化能力的思考
8
作者 江宏飞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1-63,共3页
R&D活动并不等同于企业的盈利能力,要使R&D真正为企业带来利润,就应当提升R&D商业化能力。较强的R&D商业化能力能将研发成果迅速推向市场,为研发活动反馈信息,并能为研发活动提供资金支持。R&D活动和R&D商业化... R&D活动并不等同于企业的盈利能力,要使R&D真正为企业带来利润,就应当提升R&D商业化能力。较强的R&D商业化能力能将研发成果迅速推向市场,为研发活动反馈信息,并能为研发活动提供资金支持。R&D活动和R&D商业化能力是一种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关系,要注意跨部门之间的协调,提升企业的R&D商业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 R&D商业化能力 跨部门协调 盈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互动框架下组织领地氛围对利用性技术创新的影响: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范雪灵 陆露 +1 位作者 刘军 刘超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49,共10页
利用性技术创新是企业把已有的知识、技术和市场转化为商业价值的手段,能够塑造企业的竞争优势。本研究基于创新的互动观点和领地性理论探讨了组织领地氛围对企业利用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识别出其发挥作用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由此构... 利用性技术创新是企业把已有的知识、技术和市场转化为商业价值的手段,能够塑造企业的竞争优势。本研究基于创新的互动观点和领地性理论探讨了组织领地氛围对企业利用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识别出其发挥作用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由此构建出包括组织氛围(领地氛围)、组织结构(控制导向的HRM系统)和各部门主体(跨部门协调)在内的整合模型。本文以146家企业的2113名成员为样本,收集了多源数据,结果发现组织的领地氛围作为约束组织成员行为的"软"的要素会降低跨部门协调进而不利于利用性技术创新的实现。进一步,控制导向的HRM系统作为组织的结构性要素,是约束组织成员行为的"硬"的要素,能够通过调节跨部门协调与利用性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来缓冲领地氛围对利用性技术创新的消极的间接效应。研究结果对领地性理论、技术创新和HRM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地氛围 跨部门协调 利用性技术创新 控制导向的HRM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红凤 何旭 魏淑影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8-133,共16页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行政审批中心数据库,将地级市设立行政审批中心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方法系统考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行政审批中心的设立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利润率水平,这一结果在不同的方程...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行政审批中心数据库,将地级市设立行政审批中心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方法系统考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行政审批中心的设立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利润率水平,这一结果在不同的方程下均保持稳健;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为竞争效应和替代效应:一方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促进企业进入的同时引入了新的竞争机制,进入威胁下在位企业基于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会加大技术投入、改进生产效率,从而降低成本和提升利润率;另一方面,市场选择下替代效应加速了低效企业的退出,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市场结构得以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行政审批中心的跨部门协调模式显著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且在不同规模企业间对利润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为对内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政府应强化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优化地方政府考核机制,健全市场竞争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企业利润率 竞争效应 替代效应 跨部门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