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级差资源“更”的重构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本为例
1
作者
孙成志
史洪煜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2期94-106,129,共14页
在中央文献翻译过程中,如何实现级差资源的评价意义重构,集中彰显了译者的翻译立场。本研究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三卷)中日对译文本,从译者主体性视角探析级差资源“更”在中央文献日译过程中的重构方式及其背后的成因...
在中央文献翻译过程中,如何实现级差资源的评价意义重构,集中彰显了译者的翻译立场。本研究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三卷)中日对译文本,从译者主体性视角探析级差资源“更”在中央文献日译过程中的重构方式及其背后的成因。研究发现:级差资源的跨语际重构在三卷中呈现出一定的历时一致性,当“更”用于提升后文评价意义的“强度”时,译者更倾向于采用零翻译,以合译、扩大语言单位等方式重构级差资源;而当“更”用于提升后文评价意义“量度”时,译者通常选择对应翻译,保留原文的级差资源。同时,译者在不同语势功能下,受语言单位、句式等客观受动性制约,适时调整翻译方式;在维护国家形象、增强意识形态意义表征等社会语境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重构级差资源的评价意义,以此增进目标读者的理解与接受度,提升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级差资源“更”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中央文献翻译
跨语际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级差资源“更”的重构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本为例
1
作者
孙成志
史洪煜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2期94-106,129,共14页
基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数据库综合平台在外语教学与科研中的应用课题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核心术语在日本主流媒体中的译介与传播研究”(2022-IG-G0004)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科研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关键词’核心术语日译及传播研究”(YB2022018)
“兴辽人才计划”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XLYC221002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中央文献翻译过程中,如何实现级差资源的评价意义重构,集中彰显了译者的翻译立场。本研究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三卷)中日对译文本,从译者主体性视角探析级差资源“更”在中央文献日译过程中的重构方式及其背后的成因。研究发现:级差资源的跨语际重构在三卷中呈现出一定的历时一致性,当“更”用于提升后文评价意义的“强度”时,译者更倾向于采用零翻译,以合译、扩大语言单位等方式重构级差资源;而当“更”用于提升后文评价意义“量度”时,译者通常选择对应翻译,保留原文的级差资源。同时,译者在不同语势功能下,受语言单位、句式等客观受动性制约,适时调整翻译方式;在维护国家形象、增强意识形态意义表征等社会语境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重构级差资源的评价意义,以此增进目标读者的理解与接受度,提升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级差资源“更”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中央文献翻译
跨语际重构
Keywords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graduation resource“更(gèng)”
Xi Jinping:The Governance of China
The translation of CPC documents
interlingual realignment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级差资源“更”的重构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本为例
孙成志
史洪煜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