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假设句句法操作形式的跨语言比较
被引量:
15
1
作者
董秀英
徐杰
《汉语学报》
2009年第4期64-74,共11页
本文试图运用句法操作的一般理论来研究假设句的句法操作问题,并运用语言类型学理论来解释假设标记添加位置差异的原因。文章的主体包括两大部分:(1)以34种语言和43个汉语方言的假设句为考察对象,根据句法操作手段和操作位置的不同,把...
本文试图运用句法操作的一般理论来研究假设句的句法操作问题,并运用语言类型学理论来解释假设标记添加位置差异的原因。文章的主体包括两大部分:(1)以34种语言和43个汉语方言的假设句为考察对象,根据句法操作手段和操作位置的不同,把假设句的句法操作分为四类,即句首添加、谓头添加、句尾添加和谓头移位。(2)通过考察34种语言和43个汉语方言的189个假设标记添加位置跟不同语言小句语序的关联,发现假设标记位置的前后差异与不同语言的小句语序类型是和谐的,VO型语言倾向于使用前置标记,OV型语言倾向于使用后置标记。并且这种语序和谐特征在汉语方言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操作手段
句法操作位置
跨语言比较
语序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面类制作义动词的语法特点及其认知基础
2
作者
张宝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20,共11页
平面类制作义动词具有[+动作施加于实体表面][+动作结果附着于二维平面]等语义特征,目前基于事件结构与构式语义的句型分类存在明显的局限与不足。文章根据平面制作行为所激活的一系列认知要素,揭示了“画”“刻”“绣”一类制作义动词...
平面类制作义动词具有[+动作施加于实体表面][+动作结果附着于二维平面]等语义特征,目前基于事件结构与构式语义的句型分类存在明显的局限与不足。文章根据平面制作行为所激活的一系列认知要素,揭示了“画”“刻”“绣”一类制作义动词的句法语义特点;并基于认知图景理论及其“新句式观”对该类动词所构成的各种句式进行了详细描写,同时指出句式差异及其原因所在。此外,还着眼于认知要素的激活与凸显从语篇层面对相关现象进行深度分析,根据汉、英、日跨语言比较结果提出了平面类制作义动词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与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图景
认知要素
平面类制作义动词
句式
跨语言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之检视——兼谈对研究前景的思考与展望
3
作者
王浩铭
张和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63,共19页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自《汉语的构词法》(陆志韦等,1957)问世以来语言学界关于现代汉语离合词的理论研究。其中,基于传统语法的离合词研究主要着眼于分析和界定离合词的性质,基于现代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则主要在传统语法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离...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自《汉语的构词法》(陆志韦等,1957)问世以来语言学界关于现代汉语离合词的理论研究。其中,基于传统语法的离合词研究主要着眼于分析和界定离合词的性质,基于现代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则主要在传统语法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离合词的形成方式,并尝试解释现代汉语中存在离合词的深层次原因。但是,相关分析在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同时,也都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认为,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尚需在离合现象的描写、离析形式的界定、离合词典型特征的刻画、离合词的跨语言/方言比较等方面,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探索。离合词这一看似违反西方关于“词”理论的“另类”,究竟是显示了汉语的某些特殊属性或本质,还是能够在世界语言的普遍现象中找到“容身之所”,仍有待学者更深入地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合词
离析形式
典型特征
跨
语言
/方言
比较
研究综述与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隐性否定动词的叙实性和极项允准功能
被引量:
51
4
作者
袁毓林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5-586,共12页
文章主要讨论隐性否定动词在语义推演和句法共现限制方面的有关特点。首先揭示这种动词的词义结构中所包含的隐性否定及其语义层次;接着考察这些动词在叙实性方面的差别,发现它们推演其宾语所表示的命题的真值的能力很不一样;据此,把它...
文章主要讨论隐性否定动词在语义推演和句法共现限制方面的有关特点。首先揭示这种动词的词义结构中所包含的隐性否定及其语义层次;接着考察这些动词在叙实性方面的差别,发现它们推演其宾语所表示的命题的真值的能力很不一样;据此,把它们分别归入叙实词或半叙实词、逆叙实词和非叙实词。然后考察这些动词跟否定极项副词和代词的共现限制,发现断言平面上包含否定意义的动词可以允准极项副词"从来"和/或"根本、压根儿";断言或推论平面上包含否定意义的动词可以允准非疑问用法的疑问代词。最后简介隐性否定动词允准否定极项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否定
语义平面
叙实性
否定极项
跨语言比较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体貌理论与汉语四层级的体貌系统
被引量:
12
5
作者
陈前瑞
《汉语学报》
2005年第3期20-27,共8页
本文着重从结构层次的角度对当代几个重要体貌体系加以评析,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进一步阐述了汉语四层级的体貌系统与其他理论体系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汉语四层级体貌系统的提出,一方面也是为了解释汉语体貌现象的...
本文着重从结构层次的角度对当代几个重要体貌体系加以评析,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进一步阐述了汉语四层级的体貌系统与其他理论体系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汉语四层级体貌系统的提出,一方面也是为了解释汉语体貌现象的共时变异;另一方面是解释汉语体貌标记的历时发展,并尽量适应跨语言比较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貌系统
汉语
跨语言比较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住所名探源
被引量:
3
6
作者
黄树先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221,共20页
语言里的住所名是丰富的。从穴住开始,人类就会对其居住地进行观察,进而给予一个名称。从语言词义演变看,不同的语言,住所的命名方式有明显的一致性。文章在全面整理汉语文献材料、方言资料的基础上,跟其他自然语言进行系统的比较。
关键词
住所名
比较
词义
跨语言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料史料俱丰,古代现代咸集——评《汉语构词的历史考察与阐释》
7
作者
赖慧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I0003-I0003,共1页
尽管汉语词汇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汉语词汇学却起步较晚,并且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汉语学界才开始了系统的构词法研究。在现代汉语研究进入转型期与突破期以后,词汇学汲取语言类型学、历史语言学、语法化及...
尽管汉语词汇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汉语词汇学却起步较晚,并且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汉语学界才开始了系统的构词法研究。在现代汉语研究进入转型期与突破期以后,词汇学汲取语言类型学、历史语言学、语法化及形式句法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深入词法、句法、篇章、语境等层面,结合人类学、美学、文化学等学科实现了跨语言比较。在此学术背景下,崔应贤积数十年之功,戒学术浮躁之风,著成《汉语构词的历史考察与阐释》一书,由新华出版社2019年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语言
学
语言
类型学
汉语构词
跨语言比较
汉语词汇学
汉语学界
新华出版社
形式句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假设句句法操作形式的跨语言比较
被引量:
15
1
作者
董秀英
徐杰
机构
河南大学文学院/语言科学与语言规划研究所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汉语学报》
2009年第4期64-74,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6BYY045)的支持
文摘
本文试图运用句法操作的一般理论来研究假设句的句法操作问题,并运用语言类型学理论来解释假设标记添加位置差异的原因。文章的主体包括两大部分:(1)以34种语言和43个汉语方言的假设句为考察对象,根据句法操作手段和操作位置的不同,把假设句的句法操作分为四类,即句首添加、谓头添加、句尾添加和谓头移位。(2)通过考察34种语言和43个汉语方言的189个假设标记添加位置跟不同语言小句语序的关联,发现假设标记位置的前后差异与不同语言的小句语序类型是和谐的,VO型语言倾向于使用前置标记,OV型语言倾向于使用后置标记。并且这种语序和谐特征在汉语方言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关键词
句法操作手段
句法操作位置
跨语言比较
语序和谐
Keywords
syntactic operation device
syntactic operation position
cross-language comparison
word-order harmony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面类制作义动词的语法特点及其认知基础
2
作者
张宝
机构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20,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桑干河沿岸十县市晋语虚词比较研究”(23CYY025)。
文摘
平面类制作义动词具有[+动作施加于实体表面][+动作结果附着于二维平面]等语义特征,目前基于事件结构与构式语义的句型分类存在明显的局限与不足。文章根据平面制作行为所激活的一系列认知要素,揭示了“画”“刻”“绣”一类制作义动词的句法语义特点;并基于认知图景理论及其“新句式观”对该类动词所构成的各种句式进行了详细描写,同时指出句式差异及其原因所在。此外,还着眼于认知要素的激活与凸显从语篇层面对相关现象进行深度分析,根据汉、英、日跨语言比较结果提出了平面类制作义动词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与重点。
关键词
认知图景
认知要素
平面类制作义动词
句式
跨语言比较
Keywords
cognitive scene
cognitive element
verbs meaning“making sth.on a flat surface”
sentence pattern cross-linguistic comparison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之检视——兼谈对研究前景的思考与展望
3
作者
王浩铭
张和友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63,共1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形式语义学的汉语研究与形式语义学理论创新”(项目编号:22&ZD295)的资助。
文摘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自《汉语的构词法》(陆志韦等,1957)问世以来语言学界关于现代汉语离合词的理论研究。其中,基于传统语法的离合词研究主要着眼于分析和界定离合词的性质,基于现代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则主要在传统语法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离合词的形成方式,并尝试解释现代汉语中存在离合词的深层次原因。但是,相关分析在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同时,也都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认为,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尚需在离合现象的描写、离析形式的界定、离合词典型特征的刻画、离合词的跨语言/方言比较等方面,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探索。离合词这一看似违反西方关于“词”理论的“另类”,究竟是显示了汉语的某些特殊属性或本质,还是能够在世界语言的普遍现象中找到“容身之所”,仍有待学者更深入地探究。
关键词
离合词
离析形式
典型特征
跨
语言
/方言
比较
研究综述与前景
Keywords
separable words
forms of separation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crosslanguage/cross-dialect comparisons
research review and prospects
分类号
H03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隐性否定动词的叙实性和极项允准功能
被引量:
51
4
作者
袁毓林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
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北京
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 徐州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5-586,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10JJD740008)
国家语委“十二五”规划项目(YB125-47)的资助
文摘
文章主要讨论隐性否定动词在语义推演和句法共现限制方面的有关特点。首先揭示这种动词的词义结构中所包含的隐性否定及其语义层次;接着考察这些动词在叙实性方面的差别,发现它们推演其宾语所表示的命题的真值的能力很不一样;据此,把它们分别归入叙实词或半叙实词、逆叙实词和非叙实词。然后考察这些动词跟否定极项副词和代词的共现限制,发现断言平面上包含否定意义的动词可以允准极项副词"从来"和/或"根本、压根儿";断言或推论平面上包含否定意义的动词可以允准非疑问用法的疑问代词。最后简介隐性否定动词允准否定极项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关键词
隐性否定
语义平面
叙实性
否定极项
跨语言比较
研究
Keywords
implicit negation
semantic levels(assertion/inference/presupposition)
factivity
negative polarity item(NPI)
cross languages comparative study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体貌理论与汉语四层级的体貌系统
被引量:
12
5
作者
陈前瑞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出处
《汉语学报》
2005年第3期20-27,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3CYY003)的资助
文摘
本文着重从结构层次的角度对当代几个重要体貌体系加以评析,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进一步阐述了汉语四层级的体貌系统与其他理论体系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汉语四层级体貌系统的提出,一方面也是为了解释汉语体貌现象的共时变异;另一方面是解释汉语体貌标记的历时发展,并尽量适应跨语言比较的需要。
关键词
体貌系统
汉语
跨语言比较
语法化
Keywords
aspectual system
Chinese
typology
grammaticalization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住所名探源
被引量:
3
6
作者
黄树先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
国学院汉语史研究中心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221,共20页
文摘
语言里的住所名是丰富的。从穴住开始,人类就会对其居住地进行观察,进而给予一个名称。从语言词义演变看,不同的语言,住所的命名方式有明显的一致性。文章在全面整理汉语文献材料、方言资料的基础上,跟其他自然语言进行系统的比较。
关键词
住所名
比较
词义
跨语言比较
Keywords
residence names comparison of lexical meanings cross-linguistic comparison
分类号
H13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料史料俱丰,古代现代咸集——评《汉语构词的历史考察与阐释》
7
作者
赖慧玲
机构
郑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I0003-I0003,共1页
文摘
尽管汉语词汇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汉语词汇学却起步较晚,并且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汉语学界才开始了系统的构词法研究。在现代汉语研究进入转型期与突破期以后,词汇学汲取语言类型学、历史语言学、语法化及形式句法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深入词法、句法、篇章、语境等层面,结合人类学、美学、文化学等学科实现了跨语言比较。在此学术背景下,崔应贤积数十年之功,戒学术浮躁之风,著成《汉语构词的历史考察与阐释》一书,由新华出版社2019年出版。
关键词
历史
语言
学
语言
类型学
汉语构词
跨语言比较
汉语词汇学
汉语学界
新华出版社
形式句法学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假设句句法操作形式的跨语言比较
董秀英
徐杰
《汉语学报》
200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平面类制作义动词的语法特点及其认知基础
张宝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之检视——兼谈对研究前景的思考与展望
王浩铭
张和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隐性否定动词的叙实性和极项允准功能
袁毓林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5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当代体貌理论与汉语四层级的体貌系统
陈前瑞
《汉语学报》
200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住所名探源
黄树先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语料史料俱丰,古代现代咸集——评《汉语构词的历史考察与阐释》
赖慧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