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反刍思维流动模型对精神疾病跨诊断的意义
1
作者 张露月 程双 +3 位作者 方海燕 李羽柠 陈静 邹涛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0-55,共6页
跨诊断旨在识别和理解多种精神障碍之间的共同因素和机制,其弥补了传统精神病学分类诊断体系的局限,而反刍思维流动模型充分体现了跨诊断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当前跨诊断体系的优势与不足的思考,阐述反刍思维流动模型的核心架构及其动态特... 跨诊断旨在识别和理解多种精神障碍之间的共同因素和机制,其弥补了传统精神病学分类诊断体系的局限,而反刍思维流动模型充分体现了跨诊断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当前跨诊断体系的优势与不足的思考,阐述反刍思维流动模型的核心架构及其动态特征,探讨反刍思维流动模型在精神疾病跨诊断中理论建设、诊断思维和临床干预方案制定方面的意义,以期助力从业者能从跨诊断思维出发,多角度、多维度和多谱系地加深精神疾病认识,共同促进精神病学精准医疗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思维流动模型 反刍思维 跨诊断 精神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诊断取向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焦虑障碍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文娟 季建林 +1 位作者 叶尘宇 陈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14-818,共5页
目的:评估跨诊断取向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焦虑障碍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主要治疗性因素及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的运用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和提高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焦虑障碍(包括惊恐障碍、广... 目的:评估跨诊断取向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焦虑障碍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主要治疗性因素及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的运用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和提高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焦虑障碍(包括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障碍、社交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34例患者进行为期10周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患者施测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治疗结束时完成团体治疗疗效因子问卷和认知行为治疗反馈问卷。结果:34例患者治疗10周后SAI评分降低[(34.9±6.4)vs.(53.6±5.4),P<0.01];4种诊断治疗前后SA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团体治疗疗效因子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依次为人际互动中的获取、自我了解、普遍性、信息传递、团体凝聚力、存在意识因子、情绪宣泄、希望重塑、人际互动中的付出、利他性、家庭情境重现、行为模仿。患者认为受益最多的认知行为技术依次是关于焦虑和ABC情绪理论的心理教育、社交技巧训练和放松训练。结论:跨诊断取向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不同诊断的焦虑障碍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认知行为技术中心理教育、社交技巧训练和放松训练在团体形式中运用较为充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诊断取向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焦虑障碍 开放性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ANN的跨工况齿轮箱故障诊断
3
作者 赵玲 邹杰 +1 位作者 秦佳继 王航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2-289,共8页
迁移学习的方法在解决齿轮箱无监督故障诊断问题上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然而,由于齿轮箱数据分布差异、噪声和干扰以及模型的局限性影响,大多方法在面对复杂的齿轮箱数据集迁移效果不佳,同时对于网络输入的可解释性研究仍然很少。提出了... 迁移学习的方法在解决齿轮箱无监督故障诊断问题上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然而,由于齿轮箱数据分布差异、噪声和干扰以及模型的局限性影响,大多方法在面对复杂的齿轮箱数据集迁移效果不佳,同时对于网络输入的可解释性研究仍然很少。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域对抗网络(improve domain-adversarial neural network, IDANN)。首先,使用改进的时频网络作为特征提取器,在信号输入网络的时候提供可解释性和降噪功能;然后,在域对抗网络中添加目标域的类级对齐方法,使用两个分类器来检测靠近决策边界的目标样本,以增强迁移性能。在东南大学齿轮箱和跨座式单轨齿轮箱数据集上验证了IDANN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在凯斯西储大学轴承数据集上测试IDANN在噪声条件下的性能,试验证明IDANN具有优秀的诊断性能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学习 可解释网络 工况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机械异源跨域故障的参数迁移网络诊断
4
作者 杨小青 王志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46,共6页
为了提高旋转机械在异源样本下的跨域故障诊断准确率,提出了基于参数迁移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从空间映射的角度描述了旋转机械故障诊断问题,并采用数据增强技术解决了故障样本不足的问题。针对变工况导致的样本异源跨域问题,... 为了提高旋转机械在异源样本下的跨域故障诊断准确率,提出了基于参数迁移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从空间映射的角度描述了旋转机械故障诊断问题,并采用数据增强技术解决了故障样本不足的问题。针对变工况导致的样本异源跨域问题,基于参数迁移的思想设计了迁移批归一化模块;针对深层网络训练时的梯度消失问题,基于残差结构的思想设计了残差模块;将批归一化模块和残差模块嵌入到卷积神经网络中,得到了参数迁移卷积神经网络,并制定了故障诊断流程。经实验验证,带残差结构的DCNN1网络诊断精度为98.67%,比无残差结构的DCNN2网络高9.34%,且DCNN1网络的训练速度更快。在异源样本条件下,DCNN-TL网络的诊断准确率为99.55%,比分布适配法高7.22%,比传统DCNN网络高12.55%。实验结果表明,参数迁移卷积神经网络在异源样本条件下具有更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迁移 卷积神经网络 残差模块 异源样本 域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增强与领域泛化的轴承跨域故障诊断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宁富 彭云建 张清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83-193,共11页
在实际故障诊断任务中,待诊断任务往往不可预知,现有的一些迁移学习方法在构建迁移模型时,大多只集中在单一数据来源的学习上,并且极大依赖于目标域数据的样本数量等。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增强与领域泛化的故障诊断方法。提出... 在实际故障诊断任务中,待诊断任务往往不可预知,现有的一些迁移学习方法在构建迁移模型时,大多只集中在单一数据来源的学习上,并且极大依赖于目标域数据的样本数量等。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增强与领域泛化的故障诊断方法。提出一种将一维振动信号转换为二维特征指标灰度图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利用带有梯度惩罚的深度条件Wasserstein对抗网络对多源域数据进行数据增强;最后,采取多域对抗学习策略,缩小多域间的分布差异,从而实现各域的特征域自适应。在轴承数据集上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了充分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泛化性能,并且诊断精度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增强 领域泛化 生成对抗 卷积神经网络 域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MFAN网络的跨轴承故障诊断
6
作者 刘智宏 史丽萍 +2 位作者 陈凯玄 陈瑞 韩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125,共8页
工业生产中使用的电机轴承类型多种多样,由于数据标注成本高昂,往往存在某种型号的轴承缺乏带标签数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无监督学习的联合多尺度特征自适应网络(joint multi-scale feature adaptation network, JMFAN),使... 工业生产中使用的电机轴承类型多种多样,由于数据标注成本高昂,往往存在某种型号的轴承缺乏带标签数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无监督学习的联合多尺度特征自适应网络(joint multi-scale feature adaptation network, JMFAN),使用联合最大均值差异算法度量不同领域之间的距离,通过最小化领域间联合概率分布实现跨轴承故障诊断。围绕不同型号轴承在不同工况下的故障展开迁移学习研究,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无监督迁移学习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在不同轴承故障诊断中准确率和模型泛化能力,在凯斯西储大学轴承数据下八个不同迁移任务中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9.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学习 无监督学习 领域自适应 轴承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分布偏移差异的跨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雷杨博 朱智勤 +3 位作者 柴毅 齐观秋 安翼尧 徐鹏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6-156,共11页
现有的无监督域自适应故障诊断方法大多只基于单一域信号实现,提取的故障信息不够全面。只注重实现源域和目标域特征的边缘分布对齐,忽略了样本的条件分布差异,限制了诊断精度的提升。为克服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联合分布偏移差异(join... 现有的无监督域自适应故障诊断方法大多只基于单一域信号实现,提取的故障信息不够全面。只注重实现源域和目标域特征的边缘分布对齐,忽略了样本的条件分布差异,限制了诊断精度的提升。为克服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联合分布偏移差异(joint distribution offset difference,JDOD)的跨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使用两个结构一致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分别提取信号的时域与频域特征,获取更完整的故障信息。提出联合分布偏移差异,实现不同域特征的边缘分布对齐和条件分布对齐。在两个多工况轴承数据集上与多种先进方法展开对比实验,取得了99%以上的平均诊断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联合分布偏移差异有效提升了跨域故障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故障诊断 域自适应 分布对齐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迁移学习的压燃式活塞发动机气门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鹏飞 万洪平 黄国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9-34,共6页
针对压燃式活塞发动机气门间隙故障振动信号样本少以及跨工况故障诊断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元学习和迁移学习的压燃式活塞发动机气门间隙异常故障诊断方法。元学习采用MAML作为学习器,对目标域的支撑集进行数据扩展,提升其泛化能力;... 针对压燃式活塞发动机气门间隙故障振动信号样本少以及跨工况故障诊断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元学习和迁移学习的压燃式活塞发动机气门间隙异常故障诊断方法。元学习采用MAML作为学习器,对目标域的支撑集进行数据扩展,提升其泛化能力;迁移学习采用ResNet34作为特征提取网络,并通过SSL替代SL损失函数,压缩源域特征向量之间的距离,为目标域任务提供更多的特征嵌入空间,提升其跨域诊断能力。将预训练和微调后的元学习和迁移学习模型进行决策融合后作为诊断结果输出,并使用发动机台架进行实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在小样本情况下有效识别跨工况气门间隙故障,且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元学习或迁移学习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燃式活塞发动机 气门机构 故障诊断 MTL模型 迁移学习 ResNet34网络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间桥层和相似矩阵的深度对抗迁移故障诊断方法
9
作者 蔡能 武兵 +1 位作者 李翔宇 李聪明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5-663,672,共10页
采用深度对抗迁移学习算法进行故障诊断时,受到领域中丰富的特征属性的影响,在领域自适应中无法充分学习可用于迁移的共有知识特征,且其在类别水平上忽略了不同类别的对齐程度的差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中间桥层和相似矩阵(MB... 采用深度对抗迁移学习算法进行故障诊断时,受到领域中丰富的特征属性的影响,在领域自适应中无法充分学习可用于迁移的共有知识特征,且其在类别水平上忽略了不同类别的对齐程度的差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中间桥层和相似矩阵(MB-SM)的对抗故障诊断模型,以实现对滚动轴承故障进行跨域诊断识别的目的。首先,利用改进的一维多尺度残差网络对数据的特征进行了提取;然后,引入了中间桥层和相似矩阵,完成了对共有知识特征的充分学习,降低了整体网络的数据传输难度,进一步加强了源域和目标域中同一类别内的聚类和类别之间的分离,提高了故障数据的领域适配能力;最后,采用实验室轴承数据集和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WRU)数据集,对基于中间桥层和相似矩阵的模型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自建实验室数据集中,采用基于中间桥层和相似矩阵的方法可以达到90.37%的平均准确率;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WRU)数据集中,也可以达到99.34%的平均准确率。相较于其他迁移学习对比模型,采用该模型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识别 中间桥层和相似矩阵 对抗性迁移学习 领域自适应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与抑郁症神经网络建模及微状态分析
10
作者 黄信 李跃忠 +1 位作者 李小俚 边楠楠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04-113,共10页
重度抑郁症表现为心情低落、思维迟缓,而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人脑神经元的行为反应。已有文章对抑郁症、情绪分类的分类网络进行搭建,但网络功能单一,只能完成单一分类任务,且没有很好的将心理疾病与人体的情绪、语言... 重度抑郁症表现为心情低落、思维迟缓,而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人脑神经元的行为反应。已有文章对抑郁症、情绪分类的分类网络进行搭建,但网络功能单一,只能完成单一分类任务,且没有很好的将心理疾病与人体的情绪、语言表达、眨眼等行为结合。本研究探讨情绪分类和抑郁症诊断的指标特征相关性,并设计网络模型跨种类跨数据集验证通过情绪诊断抑郁症的可行性。提取微分熵作为网络结构输入特征,使用卷积神经网络研究SEED-IV的情绪分类和MODMA情绪占比。并分析两种数据集的微状态参数,对具有相同微状态类型的样本进行分析并探索两者微状态之间的相关性。α与γ节律上的分类结果和微状态的相关系数差异能够较好进行情绪分类和抑郁症诊断。在验证了α与γ节律中均有参数呈现出情绪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后,设计实验证明了通过增加微状态特征的方法可以捕捉到抑郁症患者异常大脑特性,可以在情绪识别CNN中添加有关联性的微状态参数完成抑郁症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微状态 情绪分类 抑郁症 数据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心境愉悦的心身整体临床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莉欣 张巧丽 曹建新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16期45-49,共5页
从符合人的多重属性的心身整体医学视角出发,综合性地分析了包含积极情绪反应和心理幸福感在内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特征及其与生物学因素的相互作用,探讨追求心境愉悦的心身整体临床策略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广阔前景。这一创新性跨诊... 从符合人的多重属性的心身整体医学视角出发,综合性地分析了包含积极情绪反应和心理幸福感在内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特征及其与生物学因素的相互作用,探讨追求心境愉悦的心身整体临床策略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广阔前景。这一创新性跨诊断理论和实践体系在消化内科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包括消化内科医生在内的非精神科医生充分理解并掌握该策略,有望帮助患者解决无法用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解决的心身整体健康问题,进而实现真正的康复和慢性病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境愉悦 心理幸福感 跨诊断 心身整体临床策略 临床计量学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