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3 PUFA依赖的跨膜型肿瘤坏死因子-α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承海 糜漫天 +1 位作者 张乾勇 陈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构建n 3多不饱和脂肪酸依赖的跨膜型肿瘤坏死因子 α(tmTNF α)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设计并合成包含PPRE增强子的tk启动子序列 ,与人突变型tmTNF α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TNF(Δ1 12 )WB重组 ,构建pPPRE tk tmTNF α表达载体 ,转... 目的 构建n 3多不饱和脂肪酸依赖的跨膜型肿瘤坏死因子 α(tmTNF α)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设计并合成包含PPRE增强子的tk启动子序列 ,与人突变型tmTNF α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TNF(Δ1 12 )WB重组 ,构建pPPRE tk tmTNF α表达载体 ,转染人乳腺癌MCF 7细胞 ,经EPA处理后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mTNF α蛋白的表达。结果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和测序鉴定证明pPPRE tk tmTNF α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转染此重组表达载体的MCF 7tmTNF α细胞tmTNF α表达受EPA正调控 ,两者之间呈时间、剂量 -效应关系。结论 成功构建受n 3PUFA正调控的tmTNF α真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跨膜型肿瘤坏死因子-α PPRE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芍药苷对人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部分机制
2
作者 解国雄 吴华勋 +1 位作者 陈镜宇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09-812,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与芍药苷(Pae)联合应用对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对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经知情同意,收集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正常滑膜组织,... 目的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与芍药苷(Pae)联合应用对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对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经知情同意,收集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正常滑膜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人滑膜细胞进行培养。取第3代人FLS,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0μg/L)刺激,分别用rhTNFR:Fc(10 mg/L)、Pae(10-5mol/L)及二者联合干预。MTT法检测人FLS的增殖反应,免疫组化法半定量分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死亡结构蛋白(TRADD)在FLS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rhTNFR:Fc与Pae联合用药对FLS增殖的抑制作用优于rhTNFR:Fc和Pae单独给药组。rhTNFR:Fc、Pae及联合用药均能明显下调FLS中TNFR1和TRAF2表达,上调TRADD表达;与单独用药相比,联合用药能进一步上调TRADD表达,而对TNFR1和TRAF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rhTNFR:Fc和Pae联合用药对人FLS增殖的抑制作用优于单独给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RADD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重组人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细胞 增殖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2对跨膜型和分泌型肿瘤坏死因子胞毒作用的影响
3
作者 石文芳 李卓娅 +3 位作者 李清芬 龚非力 徐勇 熊平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14-16,共3页
研究比较前列腺素E_2(PGE_2)对两型肿瘤坏死因子(TNF-a)胞毒效应。结果:跨膜型TNFa(TM-TNFa)和分泌型TNFa(S-TNFa)在杀伤靶细胞的同时,可引起靶细胞释放大量PGE_2(P<0.01)。用... 研究比较前列腺素E_2(PGE_2)对两型肿瘤坏死因子(TNF-a)胞毒效应。结果:跨膜型TNFa(TM-TNFa)和分泌型TNFa(S-TNFa)在杀伤靶细胞的同时,可引起靶细胞释放大量PGE_2(P<0.01)。用环氧化酶抑制剂消炎痛可部分或大部分阻断TM-TNFa诱导靶细胞产生的PGE_2(P<0.01),并且也可抑制TM-TNFa的胞毒效应(P<.01),其抑制程度与 PGE_2阻断程度一致。但消炎痛却不能阻断 S-TNFa诱导其敏感靶细胞产生 PGE_2,也不能抑制 S-TNFa对其敏感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提示,PGE_2可能参与二型TNFa胞毒效应的信号传导,但是二型TNFa引起靶细胞PGE_2水平升高的作用环节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分泌 前列腺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骨节病和骨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白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比较 被引量:29
4
作者 孙正明 凌鸣 +1 位作者 刘淼 张银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比较大骨节病(KBD)和骨性关节炎(OA)关节滑膜和滑液中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探讨两种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收集大骨节病和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膜和滑液20例和18例,以单纯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关节滑膜... 目的比较大骨节病(KBD)和骨性关节炎(OA)关节滑膜和滑液中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探讨两种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收集大骨节病和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膜和滑液20例和18例,以单纯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关节滑膜和滑液19例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骨节病、骨性关节和半月板患者关节滑膜IL-1β和TNF-α阳性表达强度;采用ELISA法检测三种滑液标本IL-1β和TNF-α的水平。结果TNF-α在KBD和O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IL-1β在KBD和O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IL-1β和TNF-α在KBD滑膜组织中的表达与OA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TNF-α和IL-1β在KBD和OA滑液中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L-1β和TNF-α在KBD滑液中的水平与OA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β和TNF-α可能在KBD和OA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骨性关节炎 滑液 白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B型脑钠肽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9
5
作者 龚玮琦 江华 +1 位作者 陈巍 刘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21-1223,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B型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探讨其在CHF发病机制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2011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LVEF正常的CHF患者120例为CHF组,同... 目的通过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B型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探讨其在CHF发病机制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2011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LVEF正常的CHF患者120例为CHF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的脂联素、BNP、TNF-α、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 (1)CHF组血清脂联素、BNP、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2)CHF组患者各NYHA分级间血清脂联素、BNP、TNF-α及LVEF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级与Ⅱ级比较、Ⅳ级与Ⅲ级比较,血清脂联素、BNP、TNF-α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级与Ⅱ级比较、Ⅳ级与Ⅲ级比较,LVEF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脂联素与BNP、TNF-α呈线性正相关关系(r=0.682,0.533,P<0.05)。结论脂联素、BNP、TNF-α与NYHA分级,LVEF与NYHA分级有明显相关性。脂联素、BNP、TNF-α对LVEF正常的CHF患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B脑钠肽 肿瘤坏死因子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伴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洋 金建秋 +4 位作者 袁振芳 刘晓松 曹婕 郭晓蕙 刘宏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6-599,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的唾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受试者分为4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的唾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受试者分为4组:T2DM/OLP组29例,T2DM组39例,OLP组21例,健康对照组43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的方法检测4组受试者唾液中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1)T2DM/OLP组的唾液IL-6水平[(12.30±16.03)ng/L]显著高于T2DM组[(6.29±5.91)ng/L]和OLP组[(3.64±4.47)ng/L],P<0.05;OLP组的唾液IL-6水平(3.64±4.47 ng/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7.91±4.05ng/L),P<0.001;T2DM组的唾液TNF-α水平(8.80±8.41 ng/L)显著低于OLP组(14.02±9.65 ng/L)和健康对照组(15.02±6.13 ng/L),P<0.05。(2)T2DM/OLP组唾液TNF-α水平与唾液pH值呈显著性负相关,r=-0.593,P<0.01;在健康对照组,受试者的腰围与唾液IL-6水平(r=0.318,P<0.05)和TNF-α水平(r=0.312,P=0.05)分别呈显著性正相关。(3)OLP患者唾液IL-6、TNF-α水平与OLP临床分型亦显著正相关,P<0.05。(4)当T2DM和OLP协同作用时,减弱了T2DM对唾液TNF-α水平的影响,而增强了T2DM对唾液IL-6水平的影响(P<0.05)。结论:当T2DM并发OLP时,两者的协同作用可能使唾液IL-6水平显著升高;唾液TNF-α水平和口腔局部酸碱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扁平苔藓 口腔 唾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2型糖尿病骨密度与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的相关性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粮 任志军 +1 位作者 赵凡 陈翠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92-1293,共2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BMD)与TNF-α、IL-6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BMD分3组: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测量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TNF-α、IL-6水平,对3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TNF...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BMD)与TNF-α、IL-6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BMD分3组: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测量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TNF-α、IL-6水平,对3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TNF-α、IL-6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的HbAlc、糖尿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的BMI水平降低(P<0.05),TNF-α、IL-6水平升高(P<0.05),3组间钙、磷、25-羟维生素D无统计学差异,BMD与BMI呈正相关(r=0.236,P<0.05),与年龄、绝经年限、TNF-α、IL-6呈负相关(r=-0.436,-0.487,-0.527,-0.577,P<0.05)。结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BMD与绝经年限、TNF-α及IL-6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骨质疏松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人滑膜成纤维细胞白细胞介素-3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柯庆喜 张志伟 +2 位作者 赵付前 何玲鸽 陈章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1-693,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滑膜成纤维细胞(human fibroblast-like synovicyte,HFLS)白细胞介素-37(IL-37)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TNF-α与HFLS作用,作用不同时间后,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FLS中IL-37m...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滑膜成纤维细胞(human fibroblast-like synovicyte,HFLS)白细胞介素-37(IL-37)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TNF-α与HFLS作用,作用不同时间后,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FLS中IL-37mRNA的表达。结果:TNF-α上调HFLS的IL-37mRNA表达,并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结论:TNF-α诱导HFLS的IL-37上调表达,为进一步探索HFLSIL-37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IL-37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韩凌 方栩 +6 位作者 黄琼 杨勤萍 傅雯雯 郑志忠 顾军 孙建方 许爱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30-732,共3页
目的:评价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赛普)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对144例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 目的:评价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赛普)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对144例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其中益赛普组72例,甲氨蝶呤(MTX)组72例。结果:144例患者中124例完成了12周的治疗。治疗12周后,益赛普组PASI50、PASI75、PASI90的比例(PP人群)高于MTX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益赛普组从第4周起PASI评分的改善优于MTX组,且对躯干、四肢的疗效好于MTX组。结论:与MTX比较,益赛普具有起效快、治疗效果明显、PASI评分改善明显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重组人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注射用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血管活性肠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尊亮 梁思敏 +1 位作者 唐显力 刘朝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3-796,共4页
目的:观察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按摩液(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EPS)中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探讨VIP和TNF-α对Ⅲ型前列腺炎临床诊断... 目的:观察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按摩液(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EPS)中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探讨VIP和TNF-α对Ⅲ型前列腺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价值。方法:Ⅲ型前列腺炎患者69例,其中:Ⅲa型37例、Ⅲb型32例,采用ELISA法检测EPS中VIP和TNF-α的含量。结果:Ⅲa、Ⅲb组VIP含量[Ⅲa组(51.33±10.63)pg/ml,Ⅲb组(47.45±7.55)p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5.95±4.74)pg/ml];Ⅲa组TNF-α含量[(76.08±15.44)pg/ml]明显高于Ⅲb组[(27.85±6.43)pg/ml]及正常对照组[(10.30±3.62)pg/ml],Ⅲb组[(27.85±6.43)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30±3.6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Ⅲ型前列腺炎患者VIP含量变化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呈正相关(r=0.711,P=0.000);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428,P=0.000)。结论:VIP、TNF-α在Ⅲ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的表达较正常青年男性显著增高,TNF-α在Ⅲa组及Ⅲb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VIP及TNF-α的检测可能为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血管活性肠肽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浩 赵福涛 王艳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09-151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rhTNFR:Fc治疗A组22例(rhTNFR:Fc25mg/次,2次/周;甲氨蝶呤10mg/周)、rhTNFR:Fc治疗B组2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rhTNFR:Fc治疗A组22例(rhTNFR:Fc25mg/次,2次/周;甲氨蝶呤10mg/周)、rhTNFR:Fc治疗B组24例(rhTNFR:Fc12.5mg/次,2次/周;甲氨蝶呤10mg/周)和对照组30例(甲氨蝶呤10mg/周)。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不同时间点(2、4、6、8、12、16、24周)进行关节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包括关节肿胀数、压痛数、疼痛程度、晨僵时间、健康评价问卷(HAQ)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关节功能指标的变化,比较治疗后各组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以达到ACR20、ACR50、ACR70改善标准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关节功能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各项关节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rhTNFR:Fc治疗A、B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第2、4周,rhTNFR:Fc治疗A组达到ACR50改善标准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在治疗后第8、12、16、24周,A、B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rhTNFR:Fc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有效且经济的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乌梢蛇总蛋白对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分泌白介素-1β、α-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10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贺勇 李娟 李亚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69-1972,共4页
目的观察水溶性乌梢蛇总蛋白对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分泌IL-1β、TNF-α和IL-10的影响,以探讨治疗RA的可能机制。方法用常规方法提取水溶性乌梢蛇总蛋白,取RA患者滑膜组织进行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培养;选择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 目的观察水溶性乌梢蛇总蛋白对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分泌IL-1β、TNF-α和IL-10的影响,以探讨治疗RA的可能机制。方法用常规方法提取水溶性乌梢蛇总蛋白,取RA患者滑膜组织进行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培养;选择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实验,实验分五组,分别加入昆明山海棠(200μg/ml,阳性对照组)、水溶性乌梢蛇总蛋白(50、150、450μg/ml)DMEM溶液,及加入等体积的DMEM溶液(空白对照组)进行细胞培养,72小后采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IL-1β、TNF-α和IL-10的水平,RT-PCR检测滑膜细胞IL-1β、TNF-α和IL-10的mRNA表达。结果水溶性乌梢蛇总蛋白150μg/ml、450μg/ml组和阳性对照组细胞培养液上清中TNF-α、IL-1β水平明显降低,mRNA表达减少,而IL-10水平升高,mRNA表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溶性乌梢蛇总蛋白可能通过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TNF-α和IL-1β及促进IL-10分泌来减轻炎症反应,到达治疗RA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乌梢蛇总蛋白 成纤维样滑细胞 白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中重度银屑病患者血清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乔菊 李峰 +2 位作者 何春霞 吴超 晋红中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3期243-248,共6页
目的分析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视黄醇结合蛋白4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瘦素(leptin,LEP) 3种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 目的分析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视黄醇结合蛋白4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瘦素(leptin,LEP) 3种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就诊的30例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在本院健康医学部进行体检的25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组均给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50 mg皮下注射,每周1次,共12次。检测健康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基线)和治疗后12周血清APN、RBP4、LEP的浓度;分析两组之间以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肪因子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评估治疗组基线血清APN、RBP4、LEP表达水平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之间有无线性相关关系。结果治疗组基线APN水平[9. 73(6. 69,12. 37)比(14. 25 (10. 53,23. 28),P <0. 001]、LEP水平[0. 42 (0. 17,2. 60)比3. 90 (1. 38,7. 20),P=0. 002]较健康对照组降低, RBP4较健康对照组升高[12. 29 (10. 62, 21. 33)比9. 13 (7. 36,15. 78),P=0. 024];治疗组治疗后APN水平[11. 95 (8. 12,15. 26)比9. 73 (6. 69, 12. 37), P=0. 027]、LEP水平[2. 84 (1. 04,9. 34)比0. 42 (0. 17,2. 60),P<0. 001]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RBP4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125);基线APN、RBP4、LEP浓度均与PASI无线性相关关系。结论脂肪因子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慢性炎症过程,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可能改善银屑病的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脂联素 视黄醇结合蛋白4 瘦素 重组人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32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丁艳 尹薇 +2 位作者 刘凡 曾小燕 谢彤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非全身型JIA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皮下注射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每次0.4 mg&...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非全身型JIA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皮下注射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每次0.4 mg·kg-1,每周2次,共3个月,后减为每周0.4 mg·kg-1,总疗程6个月,允许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甲氨蝶呤,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允许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在治疗后1,3,6个月采用ACR Pedi 30/50/70评分进行疗效评估,并比较治疗前后的放射学改变,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3,6个月ACR Pedi 30达标率分别为87.50%,93.75%,100.00%,ACR Pedi 50达标率分别为31.25%,65.63%,96.88%,ACR Pedi 70达标率分别为18.75%,34.38%,87.50%。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ACR Pedi 30,治疗后3,6个月ACR Pedi 30,50,70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1,3,6个月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6个月的Poznanski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1,3个月治疗组的CRP、ES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的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放射学改变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传统药物治疗非全身型JIA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单纯使用传统药物相比,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治疗,能更快、更有效地降低炎性指标,并能减轻放射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人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关节炎 特发性/幼年 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重症斑块状银屑病1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蕾 杨莉佳 +2 位作者 王磊 陶诗沁 胡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80-381,共2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38岁。30年前无明显诱因头皮出现红斑,伴有鳞屑,外院诊断“银屑病”,予相关治疗(具体药物不详)。近十余年来红斑增多,渐延及全身,期间在我院及外院多次治疗,使用过复方甘草酸什、甲氨蝶呤、阿维A、适今可等药... 1病历摘要患者男,38岁。30年前无明显诱因头皮出现红斑,伴有鳞屑,外院诊断“银屑病”,予相关治疗(具体药物不详)。近十余年来红斑增多,渐延及全身,期间在我院及外院多次治疗,使用过复方甘草酸什、甲氨蝶呤、阿维A、适今可等药物,起初皮损及症状控制尚可,经长期治疗出现肝酶异常,血压、血脂升高,皮疹加重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斑块状 重组人II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卢宏柱 周建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6-319,323,共5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表达的蛋白HBx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扩增HBVX基因,与pCI-neo载体连接,构建pCI-neo-X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大鼠GMC,用Wes...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表达的蛋白HBx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扩增HBVX基因,与pCI-neo载体连接,构建pCI-neo-X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大鼠GMC,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Bx的表达;以半定量RT-PCR测定体外培养大鼠GMCTNF-α 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TNF-α的含量;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HBx在转染pCI-neo-X的GMC中表达,转染后36、48h HBx表达明显。转染pCI-neo-X组GMC TNF-α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未转染和空载体转染组。细胞转染pCI-neo-X后培养36、48h,上清液中TNF-α浓度分别为(185.3±70.7)、(140.3±42.1)pg/ml,而未转染组分别为(41.7±10.3)、(43.7±10.6)pg/ml,空载体转染组分别为(44.l±10.1)、(33.3±8.6)pg/ml,均明显低于转染pCI-neo-X组(均P<0.05)。转染pCI-neo-X后可诱导GMC出现增生反应,且在转染后36、48h最明显,与未转染和空载体转染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Bx可诱导大鼠GMC增生,并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调GMC TNF-α表达。HBx对GMC的增殖作用可能与其诱导TNF-α的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肝炎病毒X基因 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mapping技术对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治疗中轴型脊柱关节病疗效监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俞顺 苏家威 +2 位作者 林敏贵 陈贤源 马明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5,36,共6页
目的探讨运用T1-mapping技术监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拮抗剂(TNFi)治疗中轴型脊柱关节病(axial spondyloarthropathy,axSpA)疗效,以期对axSpA炎症活动性和疗效监测提供有效的量化指标。材料与方法纳入114... 目的探讨运用T1-mapping技术监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拮抗剂(TNFi)治疗中轴型脊柱关节病(axial spondyloarthropathy,axSpA)疗效,以期对axSpA炎症活动性和疗效监测提供有效的量化指标。材料与方法纳入114例研究对象,对照组15例,病例组99例,病例组中20例患者经过系统的TNFi治疗为治疗组。病例组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活动组分为中度活动组、活动度提高组、活动度非常高组三个亚组,治疗组根据治疗的不同周期分为治疗前组、治疗3周组、治疗6周组和治疗12周组。所有对象均行T1-mapping序列检查,比较对照组、病例组以及病例组各亚组之间骶髂关节软骨下骨髓区域T1-mapping值的差异,运用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并根据治疗组不同治疗周期T1-mapping值下降率对疗效进行监测。结果(1)各组骶髂关节骶侧、髂侧关节软骨下骨髓区域T1-mapping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骶髂关节软骨下骨髓区域T1-mapping值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升,T1-mapping值的差异对活动度提高组和活动度非常高组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3)治疗组中不同治疗周期骶髂关节软骨下骨髓区域T1-mapping值的下降率能够有效监测疗效。结论T1-mapping技术可以量化评估axSpA炎症活动性,并有效监测疗效,有益于临床个体化治疗、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轴脊柱关节病 强直性脊柱炎 肿瘤坏死因子 T1-mapping 骨髓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剂量优化方案对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病变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卫华 王婷婷 +1 位作者 王东梅 吴建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973-1977,共5页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病变患者长期足量使用生物制剂所产生的高昂费用和明显不良反应不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通过降低给药剂量解决相关问题值得探讨。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剂量优化方案对强直性脊...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病变患者长期足量使用生物制剂所产生的高昂费用和明显不良反应不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通过降低给药剂量解决相关问题值得探讨。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剂量优化方案对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病变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实验室指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病变患者共136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n=68)和试验组(n=68),分别采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常规剂量和优化剂量治疗。比较治疗后24周两组患者临床缓解率、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症状严重程度指标、影像学指标、实验室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强直性脊柱炎的总体评价(ASAS)的ASAS20、ASAS40及ASAS部分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两组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ASDAS)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加拿大脊柱骨关节研究协会(SPARCC)MR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骶髂关节X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以上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剂量优化方案用于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病变患者与常规剂量方案具有相近临床疗效,但更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治疗安全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骨关节炎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注射用重组人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依那西普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2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孟宪民 庞妩燕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39-842,共4页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细胞因子增加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黏附的过程,进而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炎症反应是DR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目的检测2型DR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细胞因子增加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黏附的过程,进而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炎症反应是DR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目的检测2型DR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质量浓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VEGF、IL-2和TNF-α的质量浓度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检测。根据散瞳后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将实验组分为无DR组30例、单纯性DR组30例、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30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30名。结果无DR组、单纯性DR组、PDR组血清中VEGF的质量浓度为(217.35±27.87)、(298.31±49.26)、(341.23±40.18)ng/L,IL-2的质量浓度为(12.12±1.57)、(16.43±2.26)、(21.36±0.86)ng/L,TNF-α的质量浓度为(11.63±0.94)、(17.52±0.65)、(22.01±0.87)ng/L,与对照组VEGF、IL-2和TNF—α的质量浓度(193.46±37.39)、(8.99±0.57)、(7.31±0.52)ng/L比较,4个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6.380,P〈0.01;F=120.370,P〈0.01;F=99.840,P〈0.01)。对照组、无DR组、单纯性DR组与PDR组血清VEGF、IL-2、TNF—α的质量浓度有依次增加的趋势。各组患者血清中的VEGF、IL-2、TNF—α质量浓度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749,P〈0.01;r=0.631,P〈0.01)。无DR组、单纯性DR组、PDR组间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有明显增加的趋势(F=137.230,P〈0.01);各DR组血清中VEGF、IL-2、TNF-α质量浓度组与病程均呈正相关(r=0.791,P〈0.01;r=0.665,P〈0.01;r=0.632,P〈0.01)。结论VEGF、IL-2及TNF-α存DR的发病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氯喹对佐剂关节炎大鼠滑膜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金荣 王宏伟 +3 位作者 舒健翔 庄建新 韩秀珍 程佩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6-618,624,共4页
目的 探讨羟氯喹 (HCQ)对佐剂关节炎 (AA)大鼠滑膜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AA大鼠模型 ,并给予HCQ等治疗 5个月 ,动态观测AA大鼠踝关节病理改变 ,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中TNF α的表达。结果 治疗 8周... 目的 探讨羟氯喹 (HCQ)对佐剂关节炎 (AA)大鼠滑膜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AA大鼠模型 ,并给予HCQ等治疗 5个月 ,动态观测AA大鼠踝关节病理改变 ,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中TNF α的表达。结果 治疗 8周后泼尼松组及HCQ组关节病理积分均比AA组明显减低 (P <0 0 1) ,TNF 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与AA组及萘普生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HCQ可明显抑制滑膜组织中TNF α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氯喹 关节炎 大鼠 肿瘤坏死因子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