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神经元追踪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立根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7-152,共6页
对中枢神经系统内部神经传导通路的形态学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通过古典的溃变镀银法和Nissl法到70年代初兴起的示踪法,已发现了大量脑内神经元的联系通路。特别是示踪法问世后有些示踪物既可通过轴浆流顺行运输又可被逆行运输,使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内部神经传导通路的形态学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通过古典的溃变镀银法和Nissl法到70年代初兴起的示踪法,已发现了大量脑内神经元的联系通路。特别是示踪法问世后有些示踪物既可通过轴浆流顺行运输又可被逆行运输,使用它们可以显示出单个神经元的轴突、轴突分枝及与之相连的神经元细胞体。示踪法的出现及近年来的发展,大大地丰富了人们对脑内神经元联系通路的认识。但是,迄今所使用的示踪物,只能在某一级神经元内部被顺行或逆行运输,因而不能显示神经元链,即不能将神经元的连续状态同时显示出来,从而限制了人们对神经通路的更多,更确切的认识。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神经元追踪 示踪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视交叉上核与室旁核的联系──病毒跨神经元顺行追踪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文玉 王蕾 +3 位作者 欧可群 操高原 张军 马玉琼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14,共4页
本实验采用假狂犬病毒(猪疱疹病毒)作为跨神经元追踪示踪物,对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与下丘脑室旁核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实验大鼠于摘除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后,向单侧眼球内注入假狂犬病毒,术后动物分别存活48、56、72及96h.结果显示:56... 本实验采用假狂犬病毒(猪疱疹病毒)作为跨神经元追踪示踪物,对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与下丘脑室旁核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实验大鼠于摘除双侧颈上交感神经节后,向单侧眼球内注入假狂犬病毒,术后动物分别存活48、56、72及96h.结果显示:56h组仅在视交叉上核内有极少数的细胞被病毒感染;72h组机交叉上核内被病毒标记的细胞增多,定劳核内也出现了被病毒感染的神经元,主要集中在背内侧帽区;96h组在室旁核内被病毒感染的神经元增加,除背内侧帽区外,其它亚孩也出现了被病毒感染的神经元;各实验组的亚室旁带未见有被病毒标记的神经元.以上表明视交叉上核的传出纤维直接投射到室旁核,两核团神经无间可能存在有直接的突触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交叉上核 假狂犬病毒 跨神经元追踪 室旁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