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界环境治理目标责任制的运行逻辑与治理绩效——以京津冀大气治理为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倩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27,共11页
跨界情境具有高度复杂性且涉及多元主体,这给更擅长解决非跨界问题的传统目标责任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以京津冀大气治理为例,分析目标责任制在面对跨界环境问题时,可发现其为实现跨界治理目标而在原有框架上的调整改进:在目标设置方面,... 跨界情境具有高度复杂性且涉及多元主体,这给更擅长解决非跨界问题的传统目标责任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以京津冀大气治理为例,分析目标责任制在面对跨界环境问题时,可发现其为实现跨界治理目标而在原有框架上的调整改进:在目标设置方面,聚焦公众关切的少数指标,采取渐进路径调整目标体系;在协同执行方面,确立政府的中心责任,强化属地行政动员,设立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机构及程序机制;在考核评估方面,优化监测技术,拓展信息源,调整激励机制,从而规避地方政府的策略性行为。通过上述制度设计,目标责任制使得京津冀大气治理在产出、结果、适应性三个层次上的绩效都有所提升,但也产生了考核指标覆盖面偏差、地方政府出于避责消极竞争、高强度考核带来博弈等非预期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目标责任制 跨界环境治理 大气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跨界协同治理路径研究——以苏嘉联合河长制为例
2
作者 刘伟 吴加伟 陈雯 《湖泊科学》 2025年第5期1671-1682,共12页
推进以跨界水体共保联治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是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探究协调相关主体责任、实施生态环境治理行动的跨界协同路径,对科学制定典型湖泊流域保护治理政策和丰富环境协... 推进以跨界水体共保联治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是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探究协调相关主体责任、实施生态环境治理行动的跨界协同路径,对科学制定典型湖泊流域保护治理政策和丰富环境协同治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协同治理理论,从协同内容需求及实现保障出发,构建跨界环境协同治理路径框架,结合实地调研与案例研究,分析苏嘉联合河长制实践的协同路径和运行效果。研究发现:制度、技术、行动是跨界环境协同治理路径的关键协同内容,三者协同实施是推动跨界环境协同治理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由苏嘉基层政府首创的跨省联合河长制主要为基于制度性协同的治理模式,按照制度、实施成本由低到高的优先序深化和拓展行动性协同内容,有效降低了跨界环境合作成本并改善了跨界河流水环境质量,但技术性协同内容缺乏实质性推进,阻碍了跨界协同治理能力的提升。围绕跨界环境合作的地方主体责任协调是推动协同治理路径演化的关键驱动力。本研究揭示了地方主体在跨界环境协同过程中的协同内容侧重、时序组合特征和协同效果,具有较好的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环境治理 路径框架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联合河长制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地方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度逻辑与改进建议
3
作者 王宇晗 韩晓莉 《热带农业工程》 2021年第6期108-115,共8页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2014~2019年117份天津市环境保护政策为分析样本,构建时间演化—政策领域—政策工具的分析框架,进一步探究天津市环境保护政策的特征及制度逻辑。在时间维度上,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所发布政策具有一定滞后性,且发文...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2014~2019年117份天津市环境保护政策为分析样本,构建时间演化—政策领域—政策工具的分析框架,进一步探究天津市环境保护政策的特征及制度逻辑。在时间维度上,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所发布政策具有一定滞后性,且发文数量近年来明显降低;在政策领域上,天津市环境保护政策多关注于大气污染、危险物品管控以及环境执法等领域;在政策工具上,天津市环境保护政策主要为强制性政策工具,混合性政策工具与自愿性政策工具很少运用。目前,天津市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已逐渐完善,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立足长远,在完善已有环境保护政策的同时要加强在政策领域的扩展,并平衡各种政策工具的使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环境治理 环境保护政策 制度逻辑 内容分析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