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家社协同育人的边界意识与跨界行动
1
作者 李江楠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6,159,共12页
校家社协同育人是一种多元主体共在的群体行动,确保三方边界清晰是凝聚育人合力的根本前提。长期以来,学校、家庭、社会深陷失界困境,学校教育“放大化”、家庭教育“学校化”、社会教育“隐匿化”等问题阻碍协同育人合力的发挥。在确... 校家社协同育人是一种多元主体共在的群体行动,确保三方边界清晰是凝聚育人合力的根本前提。长期以来,学校、家庭、社会深陷失界困境,学校教育“放大化”、家庭教育“学校化”、社会教育“隐匿化”等问题阻碍协同育人合力的发挥。在确保学校、家庭、社会边界清晰的基础上进行边界跨越以实现“跨以成人”是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根本指向。行动和教育具有同构性。彰显教育的行动品格,发挥行动跨界的载体作用,对于推动校家社协同育人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在“公共领域”中围绕学生发展共同行动,推动校家社协同育人回归原点;以交互行动丰富沟通和交往方式,激活校家社协同育人在场活力;在意向情境中通过探究行动生成缄默知识,提升校家社协同育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家社协同育人 意识 跨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院校联合跨界培养“双师型”教师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嵩 杨大伟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6-101,共6页
地方院校联合跨界培养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是破解师资短缺提高师资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师资培养的一种机制创新。文章以国家政策文件、职业教育跨界理论、地方供给侧平衡现实需求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围绕确定"三性"... 地方院校联合跨界培养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是破解师资短缺提高师资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师资培养的一种机制创新。文章以国家政策文件、职业教育跨界理论、地方供给侧平衡现实需求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围绕确定"三性"融合的培养目标,构建职业跨界特征的课程体系,建立工作与学习并存的场域型教学环境,组建跨界性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和理顺责任清晰的教学管理制度五个维度进行机制阐述,以期实现地方院校联合与地方企业融合的职教师资跨界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理论 地方院校联合 “双师型”教师 培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伙伴合作机制的建设研究
3
作者 田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1期49-52,共4页
教师教育合作模式的现实困境在于个体倾向突出、存在"组织边界"、缺乏弹性合作以及职责界定模糊。教学收益、教学政策、自我研修和他人培养是教师教育合作模式的影响因素。教师教育伙伴合作模式优化策略是:机制扩充——建设... 教师教育合作模式的现实困境在于个体倾向突出、存在"组织边界"、缺乏弹性合作以及职责界定模糊。教学收益、教学政策、自我研修和他人培养是教师教育合作模式的影响因素。教师教育伙伴合作模式优化策略是:机制扩充——建设校际合作项目,机制监管——建立"伙伴督导系统",机制"人文化"——汲取基层教育要素,机制"自发展"——扩充教育"跨界渠道",机制"双边化"——建构"置换培训"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伙伴合作模式 校际合作项目 伙伴督导系统 基层教育要素 教育渠道” “置换培训”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艳青 邱岚 朱玉静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41-43,共3页
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实岗育人"的核心价值赋予高职"跨界教育"新内涵。文章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勾画的基础上,提出应由政府、企业、学校三方搭建现代学徒制的"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育人平台,... 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实岗育人"的核心价值赋予高职"跨界教育"新内涵。文章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勾画的基础上,提出应由政府、企业、学校三方搭建现代学徒制的"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育人平台,以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质量评估四大模块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建立一系列运营保障体系,保障高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顺利实施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高职人才培养 工学交替 实岗育人 跨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现代学徒制“JSP”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景丽 谭晓丹 杨琨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53-56,共4页
文章在总结分析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提炼出以岗位需求(Job)为导向、以职业素质(Skill)为核心、以工程实践(Practice)为根本的"JSP"人才培养模式.推行现代学徒制"JSP"人才培养模式要建立两个长效机制,即&qu... 文章在总结分析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提炼出以岗位需求(Job)为导向、以职业素质(Skill)为核心、以工程实践(Practice)为根本的"JSP"人才培养模式.推行现代学徒制"JSP"人才培养模式要建立两个长效机制,即"跨界教育"机制和"跨界平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现代学徒制 "JSP"培养模式 跨界教育 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