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OE框架的企业跨界技术并购绩效的提升策略研究——一项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40
1
作者 王宛秋 王雪晴 +2 位作者 刘晓燕 龚慧敏 唐中君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6-146,I0026,I0027,共13页
跨界技术并购在为企业带来资源获取和优势重塑的创新机会的同时,也可能由于技术路径依赖等原因使并购目标的实现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本文基于TOE框架和组态视角,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以2007-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主并公... 跨界技术并购在为企业带来资源获取和优势重塑的创新机会的同时,也可能由于技术路径依赖等原因使并购目标的实现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本文基于TOE框架和组态视角,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以2007-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主并公司的94起跨界技术并购为样本,探究了不同技术环境、并购双方的技术条件和主并方的创新资源投入下,企业提升跨界技术并购绩效的多种前因组合。研究发现,在动荡技术环境下,内部研发投入是高创新绩效的关键条件,外部创新合作可以作为技术基础的互补条件;在平稳技术环境下,主并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技术多元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和广泛的外部技术合作实现较高的跨界技术并购创新绩效,同时,并购双方的技术邻近性与主并方的内部研发合作之间呈现互补关系。本文研究结论可为具有一定资源特质的企业,在一定技术情境下通过取长补短的组合思路达成跨界技术并购的目标,提供系统化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技术并购 创新绩效 TOE框架 组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创新倾向、吸收能力与跨界技术并购创新绩效——一项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芳 张潇天 +1 位作者 王宛秋 高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83-93,共11页
在吸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行业技术环境和企业双元创新倾向,提出跨界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实现机制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使用fsQCA对107个上市公司跨界技术并购案例进行构型研究。结果发现,在高创新绩效构型中,主并企业创新倾向与吸收能... 在吸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行业技术环境和企业双元创新倾向,提出跨界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实现机制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使用fsQCA对107个上市公司跨界技术并购案例进行构型研究。结果发现,在高创新绩效构型中,主并企业创新倾向与吸收能力不同维度间存在差异化匹配关系;企业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间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技术基础广度和吸收转化投入强度对于创新绩效提高相对重要;丰富的外部技术资源更有助于创新绩效提升。研究结论拓展了吸收能力理论,丰富了跨界技术并购领域实证证据,可为不同特征企业制定跨界技术并购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技术并购 创新倾向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知识断裂带对跨界技术并购创新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宛秋 李晓意 +1 位作者 綦萌 董玉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2-43,共12页
跨界技术并购企业高管团队构成的多元性和技术背景的复杂性对其在资源整合过程中的沟通和协作提出新的挑战,给创新绩效的提升带来不确定性。基于任务工作网络理论,文章探索知识断裂带对于跨界技术并购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以2007—2018... 跨界技术并购企业高管团队构成的多元性和技术背景的复杂性对其在资源整合过程中的沟通和协作提出新的挑战,给创新绩效的提升带来不确定性。基于任务工作网络理论,文章探索知识断裂带对于跨界技术并购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以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跨界技术并购事件为样本,采用所对应的2007—2019年样本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高管知识断裂带对企业跨界技术并购的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作用;董事长丰富的跨界经历与社会网络资本对两者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且当董事长兼任CEO时,这种正向调节作用更加明显。通过分析知识断裂带对跨界技术并购创新活动的影响,并从董事长跨界经历与关系资源角度,研究拓展断裂带影响的情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技术并购 知识断裂带 董事长经历 董事长社会网络资本 两职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颠覆性创新的早期识别方法及实证检验 被引量:5
4
作者 田红云 王铭瑟 田丰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6,105,共11页
[研究目的]数字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跨界颠覆性创新。探讨跨界颠覆性创新的早期判断和识别方法,对于打破国外核心技术封锁,抢占科技制高点具有重大意义。[研究方法]根据跨界颠覆性创新的演进特点,从技术和市场两... [研究目的]数字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跨界颠覆性创新。探讨跨界颠覆性创新的早期判断和识别方法,对于打破国外核心技术封锁,抢占科技制高点具有重大意义。[研究方法]根据跨界颠覆性创新的演进特点,从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提出识别跨界颠覆性创新的理论框架:首先,基于专利文本,利用LDA主题模型提取跨界技术主题;其次,从成长性、融合性、影响力和引用行业外新知识等四个特征考察技术主题跨界颠覆的技术潜力;最后,基于专利、用户和专家评论数据,借助LDA主题模型与情感分析方法,从易扩散性、需求贴合度与市场吸引力趋势等特征考察技术主题跨界颠覆的市场潜力。[研究结论]以手机定位与导航技术为例,通过考察其跨界颠覆的技术潜力特征和市场潜力特征,验证了跨界颠覆性技术早期识别方法的可用性与有效性,为企业跨界颠覆性创新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 跨界技术主题 市场颠覆性特征 技术颠覆性特征 专利文本 手机导航 LDA 早期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跨界搜寻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周飞 孙锐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74-1680,共7页
跨界搜寻是连接企业外部知识源和企业内部创新流程的关键联结纽带,是实现企业获取外部异质知识的有效路径,对组织识别、吸收、利用外部知识具有关键性的桥梁作用。以动态能力的视角研究市场知识跨界搜寻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实证... 跨界搜寻是连接企业外部知识源和企业内部创新流程的关键联结纽带,是实现企业获取外部异质知识的有效路径,对组织识别、吸收、利用外部知识具有关键性的桥梁作用。以动态能力的视角研究市场知识跨界搜寻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技术知识跨界搜寻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市场知识跨界搜寻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倒U型影响;2动态能力正向调节市场知识跨界搜寻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倒U型关系,在技术知识跨界搜寻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却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知识搜寻 技术知识搜寻 动态能力 商业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革命、颠覆性技术与智慧农业 被引量:9
6
作者 胡瑞法 刘万嘉文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2年第4期138-143,共6页
本文首先阐述了科技革命的概念与满足条件,提出并分析了内生及外生农业颠覆性技术及其差异,特别是提出了跨界技术的概念并论证了其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外生影响。然后分析了作为跨界技术的集大成者——智慧农业技术的特点,智慧农业对传统... 本文首先阐述了科技革命的概念与满足条件,提出并分析了内生及外生农业颠覆性技术及其差异,特别是提出了跨界技术的概念并论证了其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外生影响。然后分析了作为跨界技术的集大成者——智慧农业技术的特点,智慧农业对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的替代以及智慧农业与农村经济转型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国智慧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和智慧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关键颠覆性核心技术研发、改革现有的农业高等教育体系、推动跨界技术的农业产业化研发以及在高标准农田及规模化养殖场实施智慧农业生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革命 颠覆性技术 跨界技术 智慧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成本、技术溢出与产业空间均衡 被引量:2
7
作者 何雄浪 王舒然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3-108,共16页
经济地理均衡结构是区域内外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域并非没有空间维度的“点”,区域内外均存在贸易成本,技术溢出在区域内外也是有差别的,同时,技术溢出作用于企业的固定投入,而不是企业的边际投入。从这些新的假设出发,拓展新经... 经济地理均衡结构是区域内外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域并非没有空间维度的“点”,区域内外均存在贸易成本,技术溢出在区域内外也是有差别的,同时,技术溢出作用于企业的固定投入,而不是企业的边际投入。从这些新的假设出发,拓展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能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从而使得经济系统能以较少的资本数量实现同样的生产;本地技术溢出效应增强促进了产业集聚,而跨界技术溢出效应增强与区内贸易自由度提高促进了产业分散。市场拥挤效应的存在是有前提条件的,当本地技术溢出效应过大,或跨界技术溢出效应过小,或区际贸易自由度过大,或区内贸易自由度过小时,将会导致市场拥挤效应消失;工业劳动力的流动缩小了对称结构稳定的贸易自由度范围,扩大了核心—边缘结构稳定的贸易自由度范围。随着区际贸易自由度的变化,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渐变的特征,而不是突变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内贸易成本 区际贸易成本 本地技术溢出 跨界技术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