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湛江湾高水头跨海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典型断面受力计算与监测反馈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姜燕 杨光华 +2 位作者 陈富强 徐传堡 张玉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5-286,共12页
湛江湾隧道是目前国内最深的跨海盾构隧道,其管片采用斜螺栓连接,错缝拼装,分别采用修正惯用法及梁-弹簧法计算最大覆土断面与最大水深断面管片的受力,并将实测管片受力、水-土压力值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水-土压力分布模式,结... 湛江湾隧道是目前国内最深的跨海盾构隧道,其管片采用斜螺栓连接,错缝拼装,分别采用修正惯用法及梁-弹簧法计算最大覆土断面与最大水深断面管片的受力,并将实测管片受力、水-土压力值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水-土压力分布模式,结果表明,修正惯用法与梁-弹簧法均可以较好地模拟隧道管片的受力形态,而梁-弹簧法比修正惯用法更接近实测结果;管片呈压扁状态,梁-弹簧法结果受封顶块的位置影响较大;太沙基松弛土压力及水-土压力线性分布模式对深埋海底隧道是适用和安全的;对于本工程来说,管片外荷载以径向水压力为主,是影响管片轴力的主要因素。以上成果可为今后跨海高水头盾构隧道管片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弹簧法 修正惯用法 跨海盾构隧道 管片受力分析 监测反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湾跨海盾构隧道管片变形与受力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林伟波 杨小平 +2 位作者 严振瑞 李孟 刘庭金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8-294,共7页
以湛江湾跨海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应用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单环衬砌结构的三维有限元精细模型,研究了在不同水头作用下单环管片结构以及接缝部位的变形情况。采用修正惯用法得出在最大水头作用下管片结构的内力分布,由此推算出管片内、... 以湛江湾跨海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应用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单环衬砌结构的三维有限元精细模型,研究了在不同水头作用下单环管片结构以及接缝部位的变形情况。采用修正惯用法得出在最大水头作用下管片结构的内力分布,由此推算出管片内、外侧的环向钢筋应力,并与现场的应力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表明:1)高水压作用下,单环管片衬砌的变形呈现"横鸭蛋形",且管片结构变形和接缝张开量均与外水压力变化呈线性关系;2)作用水头每增加10 m,衬砌结构中各接缝张开量绝对值约增加0.5mm;3)采用修正惯用法计算得到的钢筋应力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较好地反映了隧道管片的实际受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盾构隧道 高水压 管片变形 管片受力 三维有限元精细模型 修正惯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反射波法在复杂地层跨海盾构隧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建福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6-230,共5页
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海东区间跨海修建,隧址沿线地质条件多变,地质勘探难度较大。地震反射波法在勘察岩土界面及地层分布,寻找断层、海底孤石、软弱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上都有着显著效果。该文结合海东区间跨海段勘察实例,通过对比地震反射... 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海东区间跨海修建,隧址沿线地质条件多变,地质勘探难度较大。地震反射波法在勘察岩土界面及地层分布,寻找断层、海底孤石、软弱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上都有着显著效果。该文结合海东区间跨海段勘察实例,通过对比地震反射波法勘察结果与钻探勘察结果,分析地震反射波法在跨海隧道勘察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反射波法对常规水土岩分界面具有较好的辨识度,可初步识别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但对海底孤石及局部碎块状强风化基岩段,物探结果与钻孔实际揭示情况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在跨海盾构隧道勘察过程中,尤其在进行孤石及破碎带密集地层,为获得较好的勘察效果,应采取物探和钻探结合的勘察方式,在物探发现的不良地质密集段,应进行针对性加密钻孔勘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波法 跨海盾构隧道 孤石 适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湾跨海盾构隧道工程管片安装工艺探索
4
作者 冯中庆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第22期167-168,共2页
结合目前正在施工的跨海盾构隧道工程,针对在盾构掘进过程中拼装管片产生的崩角现象进行研究,探索如何在技术层面上确保盾构管片在拼装过程中的完整性。
关键词 跨海盾构隧道 盾构管片 崩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