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校非正式教师教育科研共同体的交往类型、运行方式与行动特点
1
作者 丁杰 孙朝仁 王一军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9,共7页
针对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组织冲突,推动跨校非正式教师教育科研共同体建设,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重要选择。跨校非正式教师教育科研共同体,具有自主表达、目标导向、载体驱动、平台依附等多种交往类型,在不同的视角上包括角色分工、个... 针对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组织冲突,推动跨校非正式教师教育科研共同体建设,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重要选择。跨校非正式教师教育科研共同体,具有自主表达、目标导向、载体驱动、平台依附等多种交往类型,在不同的视角上包括角色分工、个体经验学习、团队互助学习、集体行动路径等运行方式。面向成员分散行动的群体决策过程、追求实践创新的行动研究、群体直觉式自然研究方法,是跨校非正式教师教育科研共同体的行动特点。其中,群体直觉式自然研究方法具体包括临床问题、草根声音、行动循证、协商规训四大基本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校非正式教师共同体 教师教育科研 知识分享 群体决策 直觉式自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