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读心时间之旅:从个体内跨时模拟到情境读心假说
1
作者 陈巍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6,共8页
模拟论是当前读心研究领域内最具竞争力的理论之一。然而,传统经验科学中对模拟的探究大多是在“刺激贫乏”背景下展开的,或者说很少考虑模拟发生的具体情境,这与现实生活中模拟发生所依赖的“刺激丰富”状态并不相符。Shanton和Goldma... 模拟论是当前读心研究领域内最具竞争力的理论之一。然而,传统经验科学中对模拟的探究大多是在“刺激贫乏”背景下展开的,或者说很少考虑模拟发生的具体情境,这与现实生活中模拟发生所依赖的“刺激丰富”状态并不相符。Shanton和Goldman等提出的个体内跨时模拟理论,区分了情境记忆与前瞻两种模拟形态。在此基础上,情境读心假说赋予个体内跨时模拟以读心意义:1.情境记忆与前瞻具有社会性;2.两者确保了在心理时间之旅中模拟读心成为可能。未来的研究可以在预测加工理论范式下进一步探索情境读心的预测编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心 模拟论 个体内模拟 情境记忆 预测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 被引量:45
2
作者 李利 莫雷 +1 位作者 王瑞明 罗雪莹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72-680,共9页
采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研究范式进一步探讨非熟练中-英双语者的记忆表征模型。被试为华南师范大学大一本科生共140名。实验自变量是语言条件(同语言和跨语言)和学习状况(学习过的和未学习过的),实验因变量是单词判断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采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研究范式进一步探讨非熟练中-英双语者的记忆表征模型。被试为华南师范大学大一本科生共140名。实验自变量是语言条件(同语言和跨语言)和学习状况(学习过的和未学习过的),实验因变量是单词判断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实验1中被试在学习和测验阶段都完成概念任务,结果表明获得了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实验2中被试在学习和测验阶段完成词汇任务,结果表明没有获得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实验3中被试在学习阶段完成概念任务,在测验阶段完成词汇任务,结果表明没有获得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实验4中在学习阶段的概念任务中呈现汉语单字词,在测验阶段的词汇任务中呈现英语翻译对等词,结果表明没有获得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总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基于内隐记忆的跨语言重复启动的范式下,非熟练中-英双语者的记忆表征支持概念表征共享、词汇表征分离的观点。更重要的是,非熟练中-英双语者需要经由汉语翻译对等词的词汇表征,才能通达英语单词的概念表征,支持了词汇连接模型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记忆表征 概念表征 词汇表征 语言长重复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跨时预算约束是否满足——基于中国数据的检验 被引量:6
3
作者 尹恒 黄勔 鲁勰铮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118,共8页
加总各期的即期预算约束可以得到跨时预算约束。由于债务项的存在,依据定义即期预算约束总是成立的。跨时预算约束要求经济单位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支出流现值等于收入流现值,这并不必然成立。对于个人而言,由于其寿命有限且缺乏永续借债... 加总各期的即期预算约束可以得到跨时预算约束。由于债务项的存在,依据定义即期预算约束总是成立的。跨时预算约束要求经济单位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支出流现值等于收入流现值,这并不必然成立。对于个人而言,由于其寿命有限且缺乏永续借债的能力,理性的借款行为必然要求跨时预算约束成立,加总各期的即期预算约束就可以验证个人的跨时预算约束是否满足。然而这样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政府,政府没有可预期的寿命,也没有像个人那样强烈的贷款约束。理论上政府可以持续维持预算赤字,不断地借债还债以超然于跨时预算约束之上。然而在评价政府债务规模是否适度时,传统的国债负担率、债务依存度等指标固然也能提供重要的信息,但是跨时预算约束才是政府债务行为的一个自然锚定基础。基于中国大陆1979-2004年数据的研究表明,与美国、我国的台湾地区不同,在中国大陆,政府跨时预算约束没有得到满足。原因可能在于:政府并没有主动地预测未来的财政收支和盈余,并把它作为确定当期债务规模的基础;一般投资者也很少考虑政府债务规模问题;由于在样本期内中国的政府债务规模一直处于比较低的区间,政府的跨时预算约束问题没有引起政府和投资者的关注。随着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大,投资者可能对政府跨时预算约束问题更为敏感,对政府债务行为的约束力也可能会逐渐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债务 预算约束 Ponzi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时现值模型的耐用品消费与中国经常项目差额波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亚军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23,共8页
本文将经常项目的跨时现值模型进行扩展,把居民的耐用品消费包含进模型,并利用中国1982至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包含耐用品的扩展模型对经常项目差额的预测能力有了提升,模型功效得到了改善,耐用品消费成为... 本文将经常项目的跨时现值模型进行扩展,把居民的耐用品消费包含进模型,并利用中国1982至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包含耐用品的扩展模型对经常项目差额的预测能力有了提升,模型功效得到了改善,耐用品消费成为中国经常项目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增加居民的耐用品消费,促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是拉动内需、调节国际收支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值模型 耐用品消费 经常项目 差额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失衡演进历史的国际比较——基于跨时贸易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熊芳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3年第1期44-49,共6页
从跨时贸易的视角来看,贸易顺差、逆差的转换是一国跨时贸易模式变化的结果。当期生产能力强、未来生产能力弱时,一国跨时贸易的模式是出口当期产品,进口未来产品,贸易出现顺差;当期生产能力弱、未来生产能力强时,一国跨时贸易的模式是... 从跨时贸易的视角来看,贸易顺差、逆差的转换是一国跨时贸易模式变化的结果。当期生产能力强、未来生产能力弱时,一国跨时贸易的模式是出口当期产品,进口未来产品,贸易出现顺差;当期生产能力弱、未来生产能力强时,一国跨时贸易的模式是进口当期产品,出口未来产品,贸易出现逆差。跨时贸易模式主要受跨时比较优势的影响,跨时比较优势的变化与一国的技术优势、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成本、国际分工地位以及产业结构的演变密不可分。各国贸易失衡的演进历史与跨时贸易理论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失衡 贸易 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条件与中国经常项目差额波动研究——基于跨时现值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周亚军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65,共12页
对经常项目的跨时现值模型进行扩展,将贸易条件包含进模型,并利用中国1982至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包含贸易条件的扩展模型对中国经常项目差额波动的预测能力有了显著提升,贸易条件的变化成为中国经常... 对经常项目的跨时现值模型进行扩展,将贸易条件包含进模型,并利用中国1982至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包含贸易条件的扩展模型对中国经常项目差额波动的预测能力有了显著提升,贸易条件的变化成为中国经常项目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贸易条件的恶化使得居民当前的消费成本高于未来的消费成本,跨时替代效应引起当前消费的减少而导致经常项目顺差,贸易条件改善则有相反的效应。因此,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是拉动经济、调节国际收支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值模型 经常项目 差额波动 贸易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供给与中国经常项目差额波动研究——基于跨时现值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亚军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0-138,共9页
本文通过对经常项目的跨时现值模型进行扩展,将货币存量包含进了模型,并利用中国1982-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包含货币存量的扩展模型对经常项目差额的预测能力有了提升,模型功效得到了显著改善。... 本文通过对经常项目的跨时现值模型进行扩展,将货币存量包含进了模型,并利用中国1982-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包含货币存量的扩展模型对经常项目差额的预测能力有了提升,模型功效得到了显著改善。经常项目的决定不仅依赖于国民现金流的变化而且依赖于货币存量的变化,快速增长的货币存量使得居民对未来货币供给增加的预期进一步强化,导致了经常项目的增加。因此,保持合理的货币供给增速并增强货币政策的告示效应,是调节国际收支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值模型 经常项目 差额波动 货币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跨时消费需求决定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曹家和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5-20,共6页
近十多年来,经济学界对因跨时贸易而引起的跨时消费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本文针对美国经济学家所提出的一个跨时消费模型,结合我国的现实,对跨时预算约束条件进行了补充与修正,并就跨时消费的决定因素、相互影响及其对总产出的影响... 近十多年来,经济学界对因跨时贸易而引起的跨时消费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本文针对美国经济学家所提出的一个跨时消费模型,结合我国的现实,对跨时预算约束条件进行了补充与修正,并就跨时消费的决定因素、相互影响及其对总产出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与细致的研究。通过对家庭的消费与储蓄决策问题作跨时期性质的分析与探讨,可以较为深入地理解我国目前所出现的宏观经济的非均衡状态。最后针对我国跨时消费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约束 未来消费 实际利率 消费品的替代性 政策冲击
全文增补中
基于需求跨时流转的景区门票折扣优化模型
9
作者 张小浩 鄢慧丽 熊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0-145,179,共7页
当景区存在明显的淡旺季门票销售差异时,一般会选择在淡季通过门票折扣进行促销.但是,如果淡季门票折扣促销对景区旺季需求产生影响时,就需要进行整体收益管理,而不是单独的淡季收益管理.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进行整体收益管理... 当景区存在明显的淡旺季门票销售差异时,一般会选择在淡季通过门票折扣进行促销.但是,如果淡季门票折扣促销对景区旺季需求产生影响时,就需要进行整体收益管理,而不是单独的淡季收益管理.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进行整体收益管理:基于游客价格敏感程度差异化及其构成比例,结合潜在游客需求从旺季向淡季流转的特性,进行折扣优化模型构建,给出了迭代求解方法,并进行了实例演算.实例结果计算显示:1)考虑流转时,淡季的折扣会更大,并且流转系数越高折扣就会越多;2)敏感型顾客占比越高折扣会越多.从实证结果看,折扣优化决策模型符合景区淡旺季门票折扣决策的实践,可以为具有明显淡旺季的景区门票定价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门票价格 折扣优化模型 需求流转 淡旺季 收益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保基金转轨成本跨时分摊方案的宏观设计
10
作者 马元真 郭凯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8-93,共6页
本文在转轨经济背景下,分析了中国社保基金从DB制向DC制转轨的基本思路,并以此为基础,从宏观的角度设计出社保基金转轨成本的跨时分摊方案。这一分摊方案包含三方面基本内容:一是外部分账管理,即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分账管理。二是... 本文在转轨经济背景下,分析了中国社保基金从DB制向DC制转轨的基本思路,并以此为基础,从宏观的角度设计出社保基金转轨成本的跨时分摊方案。这一分摊方案包含三方面基本内容:一是外部分账管理,即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分账管理。二是内部分账管理,即将个人账户分解为普通账户和特别账户。三是跨时分摊计划,以临界投资收益率为界,给出不同投资收益率区间内特别账户与制度外筹资的分摊总额和年均分摊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保基金 个人账户 转轨成本 分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时随机效用中的优势关系
11
作者 全林 成盛超 +1 位作者 赵俊和 张钟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17-123,共7页
本文首次将价值的时间度量同时引入现有的效用理论的风险决策之中,提出了跨时随机优势原则,并给出了线性VonNeumann-Morgenstern效用和非线性非传递凸效用模型中跨时随机优势条件,为风险形势下的跨时决策提供... 本文首次将价值的时间度量同时引入现有的效用理论的风险决策之中,提出了跨时随机优势原则,并给出了线性VonNeumann-Morgenstern效用和非线性非传递凸效用模型中跨时随机优势条件,为风险形势下的跨时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 间度量 价值 效用 随机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风投机制构建:双边冒险精神耦合增强耐心资本制度效应的路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蓉娜 白景坤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6,共13页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耐心资本”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风险投资作为与科技创新最适配的科技金融工具,急需新理念指引下的路径与机制创新。从耐心资本逻辑与科技创新的本质出发,将激励冒险意愿作为构建科技...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耐心资本”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风险投资作为与科技创新最适配的科技金融工具,急需新理念指引下的路径与机制创新。从耐心资本逻辑与科技创新的本质出发,将激励冒险意愿作为构建科技风投机制的起点,构念了“双边冒险精神耦合”;以此作为案例扎根的特定情境,以5家中国科技风险企业为研究对象,揭示出激励科技方与风投方积极投入科技创新的要素;归纳出“跨时平衡”是耦合效应的特定性实现方式,是科技风投机制激励效应的作用机理;构建了“7性”统一的科技风投机制模型,以刻画双方冒险精神催生科技创新的路径与系统。通过解析科技创新效应的根性原因与特定的双边公平方式,为中国科技风险企业治理及“壮大耐心资本”的制度取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风投机制 科技风险企业 双边冒险精神耦合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为二语学习者言语产生中的跨语言干扰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利 郭红婷 +2 位作者 华乐萌 方银萍 王瑞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34-1442,共9页
采用跨语言长时竞争启动范式探讨汉语为二语学习者言语产生中的跨语言干扰。实验1的被试选择18名俄语为母语者,实验2选择18名日语为母语者。自变量是命名语言(一语和二语)和学习条件(学过一致、学过不一致和未学过),因变量是测验阶段被... 采用跨语言长时竞争启动范式探讨汉语为二语学习者言语产生中的跨语言干扰。实验1的被试选择18名俄语为母语者,实验2选择18名日语为母语者。自变量是命名语言(一语和二语)和学习条件(学过一致、学过不一致和未学过),因变量是测验阶段被试图片命名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实验分为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被试分别用一语和二语命名图片,观察被试在测验阶段学过一致与学过不一致两种条件下是否都能产生促进效应。实验结果发现,无论俄语为母语者还是日语为母语者,被试只有在学过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快于未学过条件,而学过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跟未学过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汉语为二语学习者言语产生中存在跨语言干扰,且语言间书写特征的差异对跨语言干扰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为二语学习者 言语产生 语言干扰 语言长竞争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率变动与住户部门储蓄行为——基于资金流量表的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念沙 喻桂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2-56,60,共6页
本文以1979-2000年住户部门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银行存款利率变动对住户部门最终消费、广义储蓄、实物储蓄以及金融储蓄的总量和结构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利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在住户部门的消费和储蓄的跨时决策中起了作用... 本文以1979-2000年住户部门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银行存款利率变动对住户部门最终消费、广义储蓄、实物储蓄以及金融储蓄的总量和结构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利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在住户部门的消费和储蓄的跨时决策中起了作用,住户部门的储蓄行为对利率变动是敏感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解释了一些念人迷惑的经济现象,并且得出相关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储蓄 跨时替代 储蓄结构 银行 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期望效用函数的投资决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少波 徐晟 《运筹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1-114,共4页
本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在非期望效用函数下的投资决策问题。文章在模型和均衡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政府开支的增加,提高了代理人的风险投资,而政府税收的提高减少了风险投资。在数值分析中详细地分析了跨时替代弹性和相对风险厌恶系... 本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在非期望效用函数下的投资决策问题。文章在模型和均衡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政府开支的增加,提高了代理人的风险投资,而政府税收的提高减少了风险投资。在数值分析中详细地分析了跨时替代弹性和相对风险厌恶系数彼此独立变化时,风险投资的变化情况,比较了风险投资受税收和风险的影响在非期望效用函数和期望效用函数下的差异,指出了期望效用函数对风险投资分析具有不确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风险厌恶系数 风险投资 跨时替代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汉双语者语义与词汇表征特点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高晓雷 王永胜 +2 位作者 郭志英 张慢慢 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7-743,共7页
使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实验范式,考察熟练和非熟练藏-汉双语者的语义和词汇表征的特点。在完成语义判断任务时,被试在测验阶段对已学词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未学词,且熟练和非熟练藏-汉双语者都表现出明显的同语言和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 使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实验范式,考察熟练和非熟练藏-汉双语者的语义和词汇表征的特点。在完成语义判断任务时,被试在测验阶段对已学词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未学词,且熟练和非熟练藏-汉双语者都表现出明显的同语言和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在完成词汇判断任务时,同语言条件下已学词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未学词,出现长时重复启动效应;跨语言条件下已学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未学词,未获得长时重复启动效应。结果表明,藏-汉双语者语义表征共同存储、词汇表征独立存储;熟练和非熟练藏-汉双语者语义和词汇表征模式相同;藏-汉双语熟练者比非熟练者跨语言启动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汉双语者 语义表征 词汇表征 语言长重复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实证检验:江苏1995-2010 被引量:6
17
作者 唐祥来 孔娇娇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4年第1期72-77,共6页
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与否,直接作用并形成国家财政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向。以江苏省为样本,利用协整检验工具从动态角度分析地方财政得出结论:小口径财政高度依赖中央转移支付,不严格满足跨时预算约束,表现出弱可持续性或不可持续性。中口径... 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与否,直接作用并形成国家财政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向。以江苏省为样本,利用协整检验工具从动态角度分析地方财政得出结论:小口径财政高度依赖中央转移支付,不严格满足跨时预算约束,表现出弱可持续性或不可持续性。中口径财政在考虑非税收入(预算外收支)因素后,其转化为强可持续性。很明显,仅仅税收收入不能满足地方公共支出的需要。因此,建立以财产税为地方主体税种的税制体系,强化非税收入管理,优化公共预算和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是提高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财政 可持续性 预算约束 非税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出口增长的激励机制——模型构造 被引量:8
18
作者 魏巍贤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2001年第5期65-73,共9页
基于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 ,分析了影响中国出口增长的基本因素 ,探讨基本因素的量化方法 ;首次根据理性微观经济主体的效应最大化原理 ,建立了一个包括国外实际收入、实际有效汇率。
关键词 出口 市场化 贸易自由化 实际有效汇率 技术进步 效应函数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转型期城乡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太明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2-57,共16页
本文在卢卡斯理论模型基础上,拓展并构建了估算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理论模型,采用中国1978-2005年度数据估算城乡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并分析城乡居民收入波动福利成本的跨时差异性。结果表明: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取决于居民... 本文在卢卡斯理论模型基础上,拓展并构建了估算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理论模型,采用中国1978-2005年度数据估算城乡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并分析城乡居民收入波动福利成本的跨时差异性。结果表明: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取决于居民收入波动率和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当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相同时,总体来说,在1978-2005年间,城镇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大于农村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在考虑跨时差异性情形下,在1978-1992年间,城镇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大于农村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但在1993-2005年间,城镇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却小于农村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横向比较结果显示,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大于消费波动的福利成本。在中国转型期,随着住房、养老、医疗、就业和教育等方面改革进程的逐步展开,居民会提高对未来收入不确定程度的预期,因此中国应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最终确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波动 福利成本 城乡差异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魏巍贤 《预测》 CSSCI 2000年第3期25-31,共7页
本文首次根据理性微观经济主体的效用函数最大化原理建立出口增长模型 ,并运用误差修正程序 (而不是前人所使用的简单存量调整机制 )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中国出口品在国际市场定价过低已严重地制约了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 ,贸易汇率与... 本文首次根据理性微观经济主体的效用函数最大化原理建立出口增长模型 ,并运用误差修正程序 (而不是前人所使用的简单存量调整机制 )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中国出口品在国际市场定价过低已严重地制约了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 ,贸易汇率与出口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 ,外部冲击对中国出口增长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用函数 中国 出口增长模型 出口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