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跨方言比较视角下汉语量词显赫功能及动因
被引量:
3
1
作者
高亚楠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96-202,共7页
汉语量词是显赫范畴:语义层面,它是集计数单位、分类、色彩和指称功能于一身的包容体;句法层面,它在特定条件下几乎能够独立充当所有的句法成分。各方言显赫层次为"粤语、吴语、闽语>湘语、客家话、官话、赣语>徽语、平话、...
汉语量词是显赫范畴:语义层面,它是集计数单位、分类、色彩和指称功能于一身的包容体;句法层面,它在特定条件下几乎能够独立充当所有的句法成分。各方言显赫层次为"粤语、吴语、闽语>湘语、客家话、官话、赣语>徽语、平话、晋语"。量词显赫性是民族语言接触和语言自身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汉民族辩证、整体而模糊的认知心理是其功能显赫的内驱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多功能性
词类显赫
跨方言比较
文化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之检视——兼谈对研究前景的思考与展望
2
作者
王浩铭
张和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63,共19页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自《汉语的构词法》(陆志韦等,1957)问世以来语言学界关于现代汉语离合词的理论研究。其中,基于传统语法的离合词研究主要着眼于分析和界定离合词的性质,基于现代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则主要在传统语法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离...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自《汉语的构词法》(陆志韦等,1957)问世以来语言学界关于现代汉语离合词的理论研究。其中,基于传统语法的离合词研究主要着眼于分析和界定离合词的性质,基于现代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则主要在传统语法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离合词的形成方式,并尝试解释现代汉语中存在离合词的深层次原因。但是,相关分析在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同时,也都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认为,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尚需在离合现象的描写、离析形式的界定、离合词典型特征的刻画、离合词的跨语言/方言比较等方面,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探索。离合词这一看似违反西方关于“词”理论的“另类”,究竟是显示了汉语的某些特殊属性或本质,还是能够在世界语言的普遍现象中找到“容身之所”,仍有待学者更深入地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合词
离析形式
典型特征
跨
语言/
方言
比较
研究综述与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方言比较视角下汉语量词显赫功能及动因
被引量:
3
1
作者
高亚楠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96-20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年度项目"基于心智语库理论的汉语待嵌构式研究"(16BYY139)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下来辽留学生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L16CYY011)
+1 种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基于PM理论的来辽留学生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L201636)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启动项目"汉语国际教学中的动态量词研究"(15YB30)
文摘
汉语量词是显赫范畴:语义层面,它是集计数单位、分类、色彩和指称功能于一身的包容体;句法层面,它在特定条件下几乎能够独立充当所有的句法成分。各方言显赫层次为"粤语、吴语、闽语>湘语、客家话、官话、赣语>徽语、平话、晋语"。量词显赫性是民族语言接触和语言自身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汉民族辩证、整体而模糊的认知心理是其功能显赫的内驱力。
关键词
量词多功能性
词类显赫
跨方言比较
文化驱动
Keywords
multi function of Chinese classifier
mighty word classes
cross dialects comparison
culture driven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之检视——兼谈对研究前景的思考与展望
2
作者
王浩铭
张和友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63,共1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形式语义学的汉语研究与形式语义学理论创新”(项目编号:22&ZD295)的资助。
文摘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自《汉语的构词法》(陆志韦等,1957)问世以来语言学界关于现代汉语离合词的理论研究。其中,基于传统语法的离合词研究主要着眼于分析和界定离合词的性质,基于现代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则主要在传统语法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离合词的形成方式,并尝试解释现代汉语中存在离合词的深层次原因。但是,相关分析在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同时,也都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认为,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尚需在离合现象的描写、离析形式的界定、离合词典型特征的刻画、离合词的跨语言/方言比较等方面,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探索。离合词这一看似违反西方关于“词”理论的“另类”,究竟是显示了汉语的某些特殊属性或本质,还是能够在世界语言的普遍现象中找到“容身之所”,仍有待学者更深入地探究。
关键词
离合词
离析形式
典型特征
跨
语言/
方言
比较
研究综述与前景
Keywords
separable words
forms of separation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crosslanguage/cross-dialect comparisons
research review and prospects
分类号
H03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跨方言比较视角下汉语量词显赫功能及动因
高亚楠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之检视——兼谈对研究前景的思考与展望
王浩铭
张和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