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解读跨文化认同的四种视角
被引量:
42
1
作者
戴晓东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4-151,160,共8页
跨文化认同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彼此交融的产物。它超越传统的文化认同观,在促进跨文化对话,建构美美与共、互惠双赢的跨文化关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分析了西方三个解读跨文化认同的经典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另...
跨文化认同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彼此交融的产物。它超越传统的文化认同观,在促进跨文化对话,建构美美与共、互惠双赢的跨文化关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分析了西方三个解读跨文化认同的经典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另一种诠释。阿德勒从认同的多元化与世界化来理解跨文化认同,把它定义为新的身份意识及其人格在更高层次上的再整合,展现跨文化人多重、流动的文化归属与世界主义情怀。吉川从认同的互动与联合出发,把它理解为"非一非二"、既独立又联系的双螺旋式跨文化关系,打破二元对立,创建"在之间"的身份认同可能性。金荣渊聚焦认同的个体化与普遍化,把跨文化认同看作不断寻求自我本真与人类共性的进程,昭示交际者打破族群中心主义与文化刻板印象,不断自我转化,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笔者关注认同的延伸,把跨文化认同界定为文化认同的拓展与更新,彰显交际者立足自身社会,开放自我,整合不同文化元素的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认同
认同
的多元化
认同
的互动与联合
认同
的个体化与普遍化
认同
的延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越人类命运共同体跨文化认同困境——一种文明史观双向视域协同的创新方案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艳玲
陈静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4,共6页
对由“文明的冲突”引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跨文化认同阻滞,“文明交流互鉴”是有效的化解之道。目前人类命运共同体跨文化认同仍存在多元困境,需要进行视域拓展并予以超越。人类命运共同体跨文化认同在本质层面属于文化认同。在文明史观...
对由“文明的冲突”引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跨文化认同阻滞,“文明交流互鉴”是有效的化解之道。目前人类命运共同体跨文化认同仍存在多元困境,需要进行视域拓展并予以超越。人类命运共同体跨文化认同在本质层面属于文化认同。在文明史观双向视域下,一方面基于横向视域增进各文明之间的文化理解,“文明交流互鉴”是有效的推进方案但需要进一步深化设计,另一方面基于纵向视域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文化共识,充分论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人类文明历程中经历了从“潜在”变为“现实”的历史演进;一方面遵循“难度分级”,坚持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化解“文明的冲突”,另一方面创新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缘起与背景、概念价值与旨归的实现文明史观纵横视域双向集成发力,助力超越人类命运共同体跨文化认同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跨文化认同
文明史观
文明的冲突
文明交流互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文化粉丝研究:学术史梳理与前瞻
被引量:
14
3
作者
侯雨
徐鹏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7-94,共8页
"跨文化粉丝研究"是当前国内粉丝研究的一个新兴学术领域。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承袭了粉丝研究的共性分析取向,关注于粉丝圈中的权力运作、阶层结构以及粉丝个体的情感体验等基本理论要素;二是与传统的本土化粉...
"跨文化粉丝研究"是当前国内粉丝研究的一个新兴学术领域。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承袭了粉丝研究的共性分析取向,关注于粉丝圈中的权力运作、阶层结构以及粉丝个体的情感体验等基本理论要素;二是与传统的本土化粉丝研究不同,它把"跨国粉丝圈""跨文化粉丝圈"或者"想象的粉丝共同体"定位为分析对象,并且有意识地将跨国/跨文化的属性差异视作影响粉丝文化现象的核心解释变量;三是它围绕粉丝圈的"跨文化"性质,探讨了粉丝文化的全球传播媒介、跨文化认同的形成机制以及粉丝圈对粉丝主体意识的影响等核心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
文化
粉丝研究
跨文化认同
文化
接近性
粉丝圈
媒介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国际传播与中国文化认同
被引量:
3
4
作者
申莉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0-141,共2页
在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实现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途径。汉语传播对象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是一种跨文化认同,是在认同母语文化基础上对异文化的认可和接纳。培养跨文化意识、克服跨文化冲突,是汉语国际传播...
在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实现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途径。汉语传播对象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是一种跨文化认同,是在认同母语文化基础上对异文化的认可和接纳。培养跨文化意识、克服跨文化冲突,是汉语国际传播中实现中国文化认同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国际传播
跨文化认同
跨
文化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 世界电影研究” 栏目概览
5
作者
石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共1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和智媒技术的迭代更新,电影产业已进入全球化竞争“多极角力”时代。世界电影呈现出全球化、智媒化、系列化、品牌化、去中心化和多元化等特点。全球电影产业,各国电影制作人都在努力走出“滞胀”“惫懒”的状态...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和智媒技术的迭代更新,电影产业已进入全球化竞争“多极角力”时代。世界电影呈现出全球化、智媒化、系列化、品牌化、去中心化和多元化等特点。全球电影产业,各国电影制作人都在努力走出“滞胀”“惫懒”的状态。美国超级英雄电影遭遇“瓶颈期”,不再成为收割全球院线的票房灵药,它们在剧情创作和影片营销上寻求创新之路,通过塑造少数族裔超级英雄形象,融入美国文化的主流叙事,以期获得跨文化认同和全球化传播;而日本电影的IP改编之路由来已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英雄
院线
电影产业
去中心化
少数族裔
跨文化认同
创新之路
主流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同一求认同:中国领导人对外传播的修辞策略研究——习近平海外媒体署名文章的分析
被引量:
15
6
作者
陈昌凤
吴珅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5-133,共9页
以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在海外媒体发表的33篇署名文章为研究对象,运用肯尼斯·伯克的话语修辞观探究这些文章修辞的修辞技巧、动机,并借助"同一"理论,分析其修辞策略,探讨对外传播在达成国际共识、实现跨文化认同方面...
以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在海外媒体发表的33篇署名文章为研究对象,运用肯尼斯·伯克的话语修辞观探究这些文章修辞的修辞技巧、动机,并借助"同一"理论,分析其修辞策略,探讨对外传播在达成国际共识、实现跨文化认同方面的话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署名文章
修辞手段
修辞目的
修辞策略
跨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少数民族文学影视化的生态审美文化价值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丙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69-72,共4页
中国电影115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少数民族题材作品的匮乏及其文学影视化作品数量之不足。少数民族文学影视化包括民间文学作品与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影视化,以其少数民族题材影响观众的生态审美趣味、故国家园的爱恋情怀激发观众的生态审美理...
中国电影115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少数民族题材作品的匮乏及其文学影视化作品数量之不足。少数民族文学影视化包括民间文学作品与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影视化,以其少数民族题材影响观众的生态审美趣味、故国家园的爱恋情怀激发观众的生态审美理想、生命至上的生态伦理强化观众的审美感受、异域的生态空间塑造观众的审美追求。全球化语境中,少数民族文学影视化能够提升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力与中国电影的生态理念及审美文化品位,促成少数民族文学的影视传播与跨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影视化
生态审美
文化
跨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鲍曼对“世界音乐”的界定及其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
1
8
作者
麻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5,共6页
“世界音乐”是当今国际音乐学界一个前沿研究话题,也是当前中国民族音乐学关注的热点。了解鲍曼为世界权威音乐大辞典《历史与当代音乐》(MGG)撰写的“世界音乐”词条,能够展现国际民族音乐学界对世界音乐的理解、研究观念和视角,探讨...
“世界音乐”是当今国际音乐学界一个前沿研究话题,也是当前中国民族音乐学关注的热点。了解鲍曼为世界权威音乐大辞典《历史与当代音乐》(MGG)撰写的“世界音乐”词条,能够展现国际民族音乐学界对世界音乐的理解、研究观念和视角,探讨对我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
世界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学
跨
文化
协商
认同
全球在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战前的国际教育——教育国际化的起源与发展
被引量:
5
9
作者
王涛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20,共5页
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国际教育的初衷是达成世界范围的国际理解,促成世界公民的出现。这一潮流虽然带有理想化的特征,但却反映了教育思想的欧洲人本主义精神。西方的国际教育思想虽然促进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不同文明...
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国际教育的初衷是达成世界范围的国际理解,促成世界公民的出现。这一潮流虽然带有理想化的特征,但却反映了教育思想的欧洲人本主义精神。西方的国际教育思想虽然促进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不同文明之间的跨文化认同,然而朝向欧洲中心主义的偏移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教育
教育国际化
国际理解
跨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读跨文化认同的四种视角
被引量:
42
1
作者
戴晓东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4-151,160,共8页
文摘
跨文化认同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彼此交融的产物。它超越传统的文化认同观,在促进跨文化对话,建构美美与共、互惠双赢的跨文化关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分析了西方三个解读跨文化认同的经典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另一种诠释。阿德勒从认同的多元化与世界化来理解跨文化认同,把它定义为新的身份意识及其人格在更高层次上的再整合,展现跨文化人多重、流动的文化归属与世界主义情怀。吉川从认同的互动与联合出发,把它理解为"非一非二"、既独立又联系的双螺旋式跨文化关系,打破二元对立,创建"在之间"的身份认同可能性。金荣渊聚焦认同的个体化与普遍化,把跨文化认同看作不断寻求自我本真与人类共性的进程,昭示交际者打破族群中心主义与文化刻板印象,不断自我转化,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笔者关注认同的延伸,把跨文化认同界定为文化认同的拓展与更新,彰显交际者立足自身社会,开放自我,整合不同文化元素的潜质。
关键词
跨文化认同
认同
的多元化
认同
的互动与联合
认同
的个体化与普遍化
认同
的延伸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越人类命运共同体跨文化认同困境——一种文明史观双向视域协同的创新方案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艳玲
陈静
机构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4,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从马克思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逻辑与现实向度”(编号:19FKSA001)。
文摘
对由“文明的冲突”引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跨文化认同阻滞,“文明交流互鉴”是有效的化解之道。目前人类命运共同体跨文化认同仍存在多元困境,需要进行视域拓展并予以超越。人类命运共同体跨文化认同在本质层面属于文化认同。在文明史观双向视域下,一方面基于横向视域增进各文明之间的文化理解,“文明交流互鉴”是有效的推进方案但需要进一步深化设计,另一方面基于纵向视域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文化共识,充分论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人类文明历程中经历了从“潜在”变为“现实”的历史演进;一方面遵循“难度分级”,坚持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化解“文明的冲突”,另一方面创新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缘起与背景、概念价值与旨归的实现文明史观纵横视域双向集成发力,助力超越人类命运共同体跨文化认同困境。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跨文化认同
文明史观
文明的冲突
文明交流互鉴
Keywords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Cross-cultural Identity
View of Civilization History
Clash of Civilizations
Civilization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G120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文化粉丝研究:学术史梳理与前瞻
被引量:
14
3
作者
侯雨
徐鹏
机构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武汉大学健康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7-94,共8页
基金
团中央“青年发展与青年工作”重点课题(课题编号:18TQF0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2017M62249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跨文化粉丝研究"是当前国内粉丝研究的一个新兴学术领域。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承袭了粉丝研究的共性分析取向,关注于粉丝圈中的权力运作、阶层结构以及粉丝个体的情感体验等基本理论要素;二是与传统的本土化粉丝研究不同,它把"跨国粉丝圈""跨文化粉丝圈"或者"想象的粉丝共同体"定位为分析对象,并且有意识地将跨国/跨文化的属性差异视作影响粉丝文化现象的核心解释变量;三是它围绕粉丝圈的"跨文化"性质,探讨了粉丝文化的全球传播媒介、跨文化认同的形成机制以及粉丝圈对粉丝主体意识的影响等核心议题。
关键词
跨
文化
粉丝研究
跨文化认同
文化
接近性
粉丝圈
媒介全球化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国际传播与中国文化认同
被引量:
3
4
作者
申莉
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0-141,共2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高校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研究"(课题编号:DIA160316)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实现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途径。汉语传播对象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是一种跨文化认同,是在认同母语文化基础上对异文化的认可和接纳。培养跨文化意识、克服跨文化冲突,是汉语国际传播中实现中国文化认同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
汉语国际传播
跨文化认同
跨
文化
意识
分类号
G115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 世界电影研究” 栏目概览
5
作者
石嵩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共1页
文摘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和智媒技术的迭代更新,电影产业已进入全球化竞争“多极角力”时代。世界电影呈现出全球化、智媒化、系列化、品牌化、去中心化和多元化等特点。全球电影产业,各国电影制作人都在努力走出“滞胀”“惫懒”的状态。美国超级英雄电影遭遇“瓶颈期”,不再成为收割全球院线的票房灵药,它们在剧情创作和影片营销上寻求创新之路,通过塑造少数族裔超级英雄形象,融入美国文化的主流叙事,以期获得跨文化认同和全球化传播;而日本电影的IP改编之路由来已久。
关键词
超级英雄
院线
电影产业
去中心化
少数族裔
跨文化认同
创新之路
主流叙事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同一求认同:中国领导人对外传播的修辞策略研究——习近平海外媒体署名文章的分析
被引量:
15
6
作者
陈昌凤
吴珅
机构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5-133,共9页
文摘
以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在海外媒体发表的33篇署名文章为研究对象,运用肯尼斯·伯克的话语修辞观探究这些文章修辞的修辞技巧、动机,并借助"同一"理论,分析其修辞策略,探讨对外传播在达成国际共识、实现跨文化认同方面的话语策略。
关键词
习近平
署名文章
修辞手段
修辞目的
修辞策略
跨文化认同
Keywords
Xi Jinping
signed article
rhetorical device
rhetorical aim
rhetorical strategy
cross-culturalidentity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少数民族文学影视化的生态审美文化价值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丙珍
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69-72,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满—通古斯语族民族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6BZW180)
黑龙江省政府博士后资助项目“满—通古斯语民族说唱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研究”(项目编号:LBH-Z15190)
+1 种基金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鄂伦春族摩苏昆的生态审美意识研究”(项目编号:15ZWB04)
牡丹江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牡丹江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MNUB201606)
文摘
中国电影115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少数民族题材作品的匮乏及其文学影视化作品数量之不足。少数民族文学影视化包括民间文学作品与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影视化,以其少数民族题材影响观众的生态审美趣味、故国家园的爱恋情怀激发观众的生态审美理想、生命至上的生态伦理强化观众的审美感受、异域的生态空间塑造观众的审美追求。全球化语境中,少数民族文学影视化能够提升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力与中国电影的生态理念及审美文化品位,促成少数民族文学的影视传播与跨文化认同。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影视化
生态审美
文化
跨文化认同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鲍曼对“世界音乐”的界定及其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
1
8
作者
麻莉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5,共6页
文摘
“世界音乐”是当今国际音乐学界一个前沿研究话题,也是当前中国民族音乐学关注的热点。了解鲍曼为世界权威音乐大辞典《历史与当代音乐》(MGG)撰写的“世界音乐”词条,能够展现国际民族音乐学界对世界音乐的理解、研究观念和视角,探讨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鲍曼
世界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学
跨
文化
协商
认同
全球在地化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J602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战前的国际教育——教育国际化的起源与发展
被引量:
5
9
作者
王涛
机构
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20,共5页
文摘
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国际教育的初衷是达成世界范围的国际理解,促成世界公民的出现。这一潮流虽然带有理想化的特征,但却反映了教育思想的欧洲人本主义精神。西方的国际教育思想虽然促进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不同文明之间的跨文化认同,然而朝向欧洲中心主义的偏移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关键词
国际教育
教育国际化
国际理解
跨文化认同
Keyword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identity
分类号
G40-059.3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解读跨文化认同的四种视角
戴晓东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越人类命运共同体跨文化认同困境——一种文明史观双向视域协同的创新方案
徐艳玲
陈静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跨文化粉丝研究:学术史梳理与前瞻
侯雨
徐鹏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汉语国际传播与中国文化认同
申莉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 世界电影研究” 栏目概览
石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以同一求认同:中国领导人对外传播的修辞策略研究——习近平海外媒体署名文章的分析
陈昌凤
吴珅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少数民族文学影视化的生态审美文化价值
王丙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鲍曼对“世界音乐”的界定及其对我国相关研究的启示
麻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二战前的国际教育——教育国际化的起源与发展
王涛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