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文化环境下的中外饮食文化对比——《中外饮食文化(第二版)》评述
1
作者 王文静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3-244,共2页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之间交流不断加深,尤其是文化方面的交流逐渐成为国家之间交流的主要形式,其中饮食文化扮演着重要角色。饮食文化是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在长期历史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特殊文化形态,...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之间交流不断加深,尤其是文化方面的交流逐渐成为国家之间交流的主要形式,其中饮食文化扮演着重要角色。饮食文化是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在长期历史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特殊文化形态,它对于民族与国家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跨文化环境下,研究中外饮食文化差异是文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历史演变过程 跨文化环境 文化学研究 地域特色 中外 民族特色 第二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环境下食品药品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创新
2
作者 游曼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I0026-I0026,共1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愈加频繁。英语作为国际交流中最主要的媒介语言,由于中西方在社会习俗、文化观念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愈加频繁。英语作为国际交流中最主要的媒介语言,由于中西方在社会习俗、文化观念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性,需要注重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食品药品专业英语是指与食品行业、药品行业及其应用高度相关的一门专业英语,与大学公共英语相比,包含了大量的专业术语、词汇及复杂语法结构长句,更应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环境以消除中西方交流中的文化差异,加深国际文化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英语 跨文化环境 大学公共英语 国际文化交流 长句 药品行业 媒介语言 语法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学校高中生抑郁情绪与人际关系能力和跨文化敏觉力的关系
3
作者 何嘉殷 文汉宜 张瑞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探讨国际学校高中生在微观跨文化环境中的抑郁情绪,并检验抑郁情绪与人际关系能力和跨文化敏觉力的关系。方法:选取某国际学校10年级学生94人,在其高中阶段共3年6个学期(标记为T1~T6)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 6次(T1~T6)测量其抑郁程... 目的:探讨国际学校高中生在微观跨文化环境中的抑郁情绪,并检验抑郁情绪与人际关系能力和跨文化敏觉力的关系。方法:选取某国际学校10年级学生94人,在其高中阶段共3年6个学期(标记为T1~T6)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 6次(T1~T6)测量其抑郁程度,使用人际关系能力问卷(ICQ)、跨文化敏觉力量表(ISS) 2次(T1、T5)测量其人际关系能力、跨文化敏觉力水平。结果:T1~T6阶段SDS得分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模式(P<0.01)。T1和T5的SDS与ICQ得分(r=-0.48、-0.47,均P <0.01)、ISS得分(r=-0.62、-0.59,均P <0.01)均呈负相关,但T1的ICQ得分(β=-0.20,P=0.057)、ISS得分(β=-0.02,P=0.897)不能预测T5的SDS得分。ISS得分在ICQ与SDS得分间分别起横向(T1 95%CI:-0.41~-0.12;T5 95%CI:-0.53~-0.13)、纵向中介效应(95%CI:-0.42~-0.15)。结论:国际学校高中生人际关系能力和跨文化敏觉力对缓解其微观跨文化环境适应过程中的抑郁情绪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高中 微观跨文化环境 抑郁情绪 人际关系能力 文化敏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汉语专业跨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 被引量:9
4
作者 詹向红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48,32,共3页
对外汉语专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个专业,针对一些高校设置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仅仅定位于双语人才的偏差,提出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跨文化人才”。并结合办学体会从课程体系改革、跨文化环境创设等方面就如何实... 对外汉语专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个专业,针对一些高校设置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仅仅定位于双语人才的偏差,提出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跨文化人才”。并结合办学体会从课程体系改革、跨文化环境创设等方面就如何实现跨文化人才培养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专业 人才培养 文化 跨文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与职业兴趣的关系:中韩比较的角度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秋颖 郑浣淑 苏彦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到各自国家留学或就业的个体、聘用国际员工的组织越来越多。本研究探讨了人格与职业兴趣的关系,旨在从理论上揭示文化的隐含性假设,并为跨文化(中国、韩国)环境中个体的和组织的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提供具有实践... 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到各自国家留学或就业的个体、聘用国际员工的组织越来越多。本研究探讨了人格与职业兴趣的关系,旨在从理论上揭示文化的隐含性假设,并为跨文化(中国、韩国)环境中个体的和组织的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依据。研究结果提示,虽然大多数现有研究基于、扩展或整合了Holland的RIASEC类型,但是研究者应首先澄清中韩文化内人格维度和职业兴趣类型的内涵、考证理论和测量工具的文化适宜性。以往相关领域的研究尚需完善,文章力求为未来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职业兴趣 跨文化环境中的职业生涯发展 中韩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