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态衍变、观念选择与本土审美抵抗——论抗战时期上海的跨文化改编电影
1
作者 周安华 尹相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7-164,I0005,共9页
跨文化改编电影是中国电影史研究相对薄弱的环节。本文通过对抗战时期上海跨文化改编电影的衍变描述,考索其时地域生态与跨文化影像的互动与碰撞。此期上海的跨文化改编电影接续了战前“文化利用”的改编观念,在传统审美消费和多方话语... 跨文化改编电影是中国电影史研究相对薄弱的环节。本文通过对抗战时期上海跨文化改编电影的衍变描述,考索其时地域生态与跨文化影像的互动与碰撞。此期上海的跨文化改编电影接续了战前“文化利用”的改编观念,在传统审美消费和多方话语角力中形成欲望和传统伦理并存的叙事模式。随后,跨界文人介入电影,跨文化改编实践在“文化利用”的观念基础上实现从“技术模拟”向“揭露人情”转变,锋芒初露的人文气质与调和讽刺,成为战后人文电影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电影 跨文化改编 观念选择 审美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健吾跨文化戏剧改编的民族特色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斌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65,共6页
李健吾在跨文化戏剧改编领域用力颇勤,他的《金小玉》《王德明》等剧在上海沦陷剧坛取得不俗的成绩。李健吾的跨文化戏剧改编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不止于在人、空、景层面将异域故事"中国化",还在文化风俗、宗教信仰层面与... 李健吾在跨文化戏剧改编领域用力颇勤,他的《金小玉》《王德明》等剧在上海沦陷剧坛取得不俗的成绩。李健吾的跨文化戏剧改编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不止于在人、空、景层面将异域故事"中国化",还在文化风俗、宗教信仰层面与中国现实相融合;浸润儒家思想,借用古典诗词、戏曲,渗透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在完好再现原剧意蕴的同时,积极彰显本民族语言的魅力。李健吾在跨文化戏剧改编方面所作的诸多努力,为使西方话剧成为一种本民族艺术形式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健吾 文化戏剧改编 民族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一无二》:疗愈电影与家庭温暖现实主义叙事的中国式改编与主体观照
3
作者 岳宗胜 任一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9-34,共6页
《独一无二》(王沐,2025)以温暖现实主义的笔调,通过跨文化转译与本土化重构完成了从浪漫喜剧到社会写实的叙事转型,该片突破了传统疾病书写的悲情范式与残障群体的“他者化”表述,为国产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提供了新范式。文章从中国式... 《独一无二》(王沐,2025)以温暖现实主义的笔调,通过跨文化转译与本土化重构完成了从浪漫喜剧到社会写实的叙事转型,该片突破了传统疾病书写的悲情范式与残障群体的“他者化”表述,为国产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提供了新范式。文章从中国式改编策略、疗愈叙事及主体关照三个维度展开分析,探讨该影片如何通过空间转译、人物塑造及代际关系重构实现从法国浪漫主义到中式现实主义的调适;剖析其疗愈叙事如何通过微观日常书写展现家庭、自我及社会层面的温馨治愈美学;并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与空间理论,诠释影片在“家庭-主体”与“主体-精神”情感展演中是如何完成主体性建构与情感身份认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暖现实主义 跨文化改编 疗愈叙事 主体关照 《独一无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在与未来:跨文化戏曲改编中的伦理审美
4
作者 钟鸣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5-100,113,共7页
历经百年发展的跨文化戏曲改编正在迈入新的戏曲创作阶段,其重要标志就是坚持伦理审美的主体性。跨文化戏曲改编要从伦理的角度观察、思考、解决改编中的突出问题:一是宗教哲理与世情伦理的关系;二是重塑反伦理情节与重构反伦理叙事;三... 历经百年发展的跨文化戏曲改编正在迈入新的戏曲创作阶段,其重要标志就是坚持伦理审美的主体性。跨文化戏曲改编要从伦理的角度观察、思考、解决改编中的突出问题:一是宗教哲理与世情伦理的关系;二是重塑反伦理情节与重构反伦理叙事;三是跨文化创作的守正与创新关系。处理好这些问题,是进一步提高跨文化戏曲剧目质量、提升跨文化戏曲创作整体格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审美 文化戏曲改编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跨文化戏曲改编论略
5
作者 钟鸣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115,共7页
跨文化戏曲改编历经了百年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上有许多重要的需要总结的经验。新时代背景下,当代跨文化戏曲改编在类型化与系列化创作两个方面活力突出。无论从艺术发展的逻辑看,还是从中华文化历史发展逻辑看,当代跨文化戏曲改编本质上... 跨文化戏曲改编历经了百年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上有许多重要的需要总结的经验。新时代背景下,当代跨文化戏曲改编在类型化与系列化创作两个方面活力突出。无论从艺术发展的逻辑看,还是从中华文化历史发展逻辑看,当代跨文化戏曲改编本质上已经成为戏曲艺术自觉融入世界戏剧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其未来发展关键在于对中国化与时代化两种精神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戏曲改编 中国化与时代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待戈多》与中国戏曲——兼议戏曲的跨文化实验与创新 被引量:3
6
作者 朱雪峰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31,共4页
戏曲《等待果陀》改编自贝克特的荒诞派名剧《等待戈多》,由台湾当代传奇剧场2006年在上海演出。该剧一方面参照中国舞台和中国剧场的特点,对西方经典文本进行了本土化再创作;另一方面,演出也体现了戏曲艺术家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实... 戏曲《等待果陀》改编自贝克特的荒诞派名剧《等待戈多》,由台湾当代传奇剧场2006年在上海演出。该剧一方面参照中国舞台和中国剧场的特点,对西方经典文本进行了本土化再创作;另一方面,演出也体现了戏曲艺术家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实验与创新,为戏曲艺术的当代发展提示了一种可尝试的可能性。该剧是戏曲跨文化改编实践的近期重要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克特 《等待戈多》 中国戏曲 台湾当代传奇剧场 跨文化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