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走行面形状优化的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走行轮胎偏磨损控制
1
作者
李立恒
文孝霞
+4 位作者
王爱彬
杜子学
陈亮
赵峻
刘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8-103,共6页
[目的]走行轮胎偏磨损控制是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的关键技术难题。有必要研究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通过走行面曲线段时走行轮胎的偏磨损控制。[方法]以轨道梁走行面弧高为优化变量,以走行轮胎摩擦功总和与摩擦功偏度值为双优化控制目标,构...
[目的]走行轮胎偏磨损控制是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的关键技术难题。有必要研究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通过走行面曲线段时走行轮胎的偏磨损控制。[方法]以轨道梁走行面弧高为优化变量,以走行轮胎摩擦功总和与摩擦功偏度值为双优化控制目标,构建了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走行面优化模型;基于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动力学模型,建立了走行面优化变量与走行轮胎工况边界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采用多学科联动优化仿真模式,获得了轨道梁走行面弧高Pareto最优解。[结果及结论]当内侧走行凹面弧高最优解为23.50 mm时,走行轮胎的摩擦功总和下降5.09%,摩擦功偏度值下降10.69%;当外侧走行凸面弧高最优解为12.21 mm时,走行轮胎的摩擦功总和下降4.85%,摩擦功偏度值下降26.74%。通过优化轨道梁走行面弧高,合理设计确定走行面形状,不仅能使走行轮胎的偏磨损现象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还能达到降低走行轮胎磨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
轮胎磨损
走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走行面形状优化的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走行轮胎偏磨损控制
1
作者
李立恒
文孝霞
王爱彬
杜子学
陈亮
赵峻
刘旭
机构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出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8-103,共6页
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B2022NSCQ-MSX1264)
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重大项目(CSTB2024TIAD-STX0021)。
文摘
[目的]走行轮胎偏磨损控制是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的关键技术难题。有必要研究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通过走行面曲线段时走行轮胎的偏磨损控制。[方法]以轨道梁走行面弧高为优化变量,以走行轮胎摩擦功总和与摩擦功偏度值为双优化控制目标,构建了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走行面优化模型;基于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动力学模型,建立了走行面优化变量与走行轮胎工况边界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采用多学科联动优化仿真模式,获得了轨道梁走行面弧高Pareto最优解。[结果及结论]当内侧走行凹面弧高最优解为23.50 mm时,走行轮胎的摩擦功总和下降5.09%,摩擦功偏度值下降10.69%;当外侧走行凸面弧高最优解为12.21 mm时,走行轮胎的摩擦功总和下降4.85%,摩擦功偏度值下降26.74%。通过优化轨道梁走行面弧高,合理设计确定走行面形状,不仅能使走行轮胎的偏磨损现象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还能达到降低走行轮胎磨损的目的。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
轮胎磨损
走行面
Keywords
straddle-type monorail vehicle
tire wear
running surface
分类号
U270.331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U23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走行面形状优化的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走行轮胎偏磨损控制
李立恒
文孝霞
王爱彬
杜子学
陈亮
赵峻
刘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