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生态”导向的风景园林研究生跨学科课程群建设
1
作者 曾峻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6期216-220,共5页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与生态保护需求的深度融合,风景园林学科亟须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为了培养具备AI技术应用能力、生态空间设计思维和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构建了“AI+生态”导向的风景园林研究生...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与生态保护需求的深度融合,风景园林学科亟须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为了培养具备AI技术应用能力、生态空间设计思维和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构建了“AI+生态”导向的风景园林研究生跨学科课程群。主要探讨了“AI+生态”课程群构建的理论框架,并阐述了课程群建设路径,以期为提高风景园林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生态保护 风景园林学科 跨学科课程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跨学科课程整合机制研究--基于美国教育实践的多维解构与镜鉴启示
2
作者 迪拉娜 王甜 袁梅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80,共10页
跨学科课程是培育学生整体思维,规避“脆弱知识综合征”的有效途径,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方案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本研究结合课程统整理论研究,从经验统整、社会统整、知识统整、设计统整四方面梳理了美国跨学科课程整合机制,揭示了... 跨学科课程是培育学生整体思维,规避“脆弱知识综合征”的有效途径,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方案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本研究结合课程统整理论研究,从经验统整、社会统整、知识统整、设计统整四方面梳理了美国跨学科课程整合机制,揭示了美国跨学科课程在“知识-经验”双向互构、“个人-社会”多维统整、“连续-进阶”层级递进、“共备-协作”多元联动四方面的整合机制。基于此,针对我国跨学科课程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通过驱动认知具身,构建问题导向的境脉化知识生成体系;协同社会感知,创设议题导向的跨学科知识迁移场域;重构学科边界,形成网络拓扑的概念连续性课程框架;联动多元主体,建立社群生态的适应性学习共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统整 美国 跨学科课程 整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概念视域下跨学科课程建设的内涵、逻辑和路径 被引量:8
3
作者 郭重泰 杜尚荣 田腾飞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6,共6页
大概念视域下跨学科课程建设作为新时代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指以活力知识为跨学科课程知识,以高通路迁移为课程能力,以专家思维为跨学科课程素养,以深度教学为跨学科课程教学的课程建设模式;具有促进课程融合、实现整体进阶、彰显育人价... 大概念视域下跨学科课程建设作为新时代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指以活力知识为跨学科课程知识,以高通路迁移为课程能力,以专家思维为跨学科课程素养,以深度教学为跨学科课程教学的课程建设模式;具有促进课程融合、实现整体进阶、彰显育人价值、厘清结构要素的内涵意蕴;经历由惰性知识到活力知识,由低通路迁移到高通路迁移,由新手思维到专家思维,由浅层教学到深层教学的逻辑演变;通过生成核心视域,明确实践方向,搭建内容框架,创新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概念 跨学科课程 课程建设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课程开发的理念导向、逻辑框架和实践向度:来自IB课程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晶莹 杜蕾 +1 位作者 干沈成 盖立春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29,共14页
国际文凭组织的跨学科IB课程将学生个体特质作为课程开发基石,通过学科特性的独立与融合促进学生的学习本质理解,设计递进与拓展的主题探究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发展。IB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围绕概念驱动的跨学科主题构建课程情境... 国际文凭组织的跨学科IB课程将学生个体特质作为课程开发基石,通过学科特性的独立与融合促进学生的学习本质理解,设计递进与拓展的主题探究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发展。IB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围绕概念驱动的跨学科主题构建课程情境,采用“探究-行动-反思”为线索脉络的多轮迭代教学模式,利用多模态资源支持全球范围的协同知识创生。为强化跨学科课程开发在实践中的持续性发展,IB课程在教师培育上注重课程开发者的跨学科素养,课程质量监测依托多层次、动态发展的评价体系,管理制度上提倡分布式领导力下的群体协作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课程开发 IB课程 理念导向 逻辑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课程整合的内在逻辑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传莉 马勇军 王元凯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43,共8页
跨学科课程是培育核心素养,转变育人方式的重要载体。跨学科课程整合需要遵循知识整合、思维整合和文化整合的内在逻辑。目前,跨学科课程整合面临着知识整而不合导致的“拼盘式”课程内容、思维浅尝辄止导致的“活动主义”课程实施、文... 跨学科课程是培育核心素养,转变育人方式的重要载体。跨学科课程整合需要遵循知识整合、思维整合和文化整合的内在逻辑。目前,跨学科课程整合面临着知识整而不合导致的“拼盘式”课程内容、思维浅尝辄止导致的“活动主义”课程实施、文化不可通约导致的“封闭式”课程形态三重困境。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课程整合任重而道远,可以尝试在以下方面突破整合的困境:形成大概念群,统摄知识整合;以具身任务为载体,赋能思维整合;形成“价值目标”,漫溯文化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课程 课程整合 知识整合 思维整合 文化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一流大学工程教育跨学科课程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41
6
作者 周慧颖 郄海霞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53,共4页
麻省理工学院非常重视工程教育跨学科课程的建设,把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伦理道德规范和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工程师作为发展工程教育的目标,并通过建设一流人文社科课程、设立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实验室... 麻省理工学院非常重视工程教育跨学科课程的建设,把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伦理道德规范和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工程师作为发展工程教育的目标,并通过建设一流人文社科课程、设立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建设跨学科师生团队等途径实现上述目标。麻省理工学院跨学科课程建设的经验为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强化跨学科课程建设观念;突出人文课程在跨学科课程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重视跨学科研究中心、实验室在跨学科课程建设中的平台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跨学科课程 课程目标 建设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中小学跨学科课程模式:主要类型、教师角色及其启示 被引量:14
7
作者 林春福 杨天平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9-112,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逐步形成了以学科为中心的多学科课程、以各学科共有的学习内容为中心的跨学科课程和以学生的疑问与兴趣为中心的超学科课程等基本模式,从而对教师角色提出了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换的要求。教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逐步形成了以学科为中心的多学科课程、以各学科共有的学习内容为中心的跨学科课程和以学生的疑问与兴趣为中心的超学科课程等基本模式,从而对教师角色提出了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换的要求。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课程的执行者和唯一的指导者,而且也是多元知识的汲取者、课程生成的开发者和指导课程的合作者。应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赋予教师充分的课程权力,重建教师共同分享彼此价值、沟通思想、同伴互助的合作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课程 课程模式 教师角色 角色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IT与跨学科课程整合的主题学习模式 被引量:33
8
作者 顾小清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1-65,共5页
本文描述了跨学科课程的主题学习模式。根据主题扩展的深度和广度 ,主题学习模式又可细分为主题课程和主题单元。在这些主题学习模式中 ,通过主题及其专题 ,引导学生对主题问题进行探索 ,这些探索是通过跨学科的各种学习活动来完成的。... 本文描述了跨学科课程的主题学习模式。根据主题扩展的深度和广度 ,主题学习模式又可细分为主题课程和主题单元。在这些主题学习模式中 ,通过主题及其专题 ,引导学生对主题问题进行探索 ,这些探索是通过跨学科的各种学习活动来完成的。文中对主题模式的三个概念 ,即事实和信息、专题、主题进行了梳理。这三个概念在学习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还可与信息、知识和智慧的获得相对应。最后 ,提出了一些关于进行主题设计的建议 ,包括主题的选取、设计、资源、时间安排、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学习 跨学科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课程建设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11
9
作者 杜尚荣 田敬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26,共9页
跨学科课程建设理应遵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在历史逻辑上,跨学科课程的发展源于人类课程文化的构想,对跨学科课程的探讨应该回归人类的历史文化之中去考察其已有样态。在理论逻辑上,跨学科课程建设是基于特定历史语境和个... 跨学科课程建设理应遵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在历史逻辑上,跨学科课程的发展源于人类课程文化的构想,对跨学科课程的探讨应该回归人类的历史文化之中去考察其已有样态。在理论逻辑上,跨学科课程建设是基于特定历史语境和个体生活世界的结合而形成的,可以从其经验命题与存在哲学入手,厘清跨学科课程建设的科学内涵与理论特点。在实践逻辑上,跨学科课程反映了跨学科素养与课程育人相结合的教育样态,其实践路径主要有三个方面:立足素养导向,践行跨学科教学实践;整合课程知识,以主题式引领学生跨学科学习;立足生活世界,以跨学科“共同体”培育学生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课程 学科融合 课程整合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生跨学科课程实施: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爱彬 梅静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34,共6页
在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实施跨学科课程对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在实施博士生跨学科课程中,需要遵循知识体系中“博大”与“精深”的平衡、教学过程中“个体”与“团体”的互动、教学... 在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实施跨学科课程对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在实施博士生跨学科课程中,需要遵循知识体系中“博大”与“精深”的平衡、教学过程中“个体”与“团体”的互动、教学内容中“教学”与“科研”的协同三对逻辑关系。囿于传统博士生教育的路径依赖影响和博士生跨学科课程的内在逻辑衍生出的现实需要制约,高校实施博士生跨学科课程面临诸多困境。从成立跨学科组织、以实践为导向开展教学、改进课程评价机制、完善学术交流平台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高校博士生跨学科课程实施的突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 跨学科课程 跨学科协同教学 知识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中小学跨学科课程模式简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海燕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1-74,共4页
跨学科活动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如今,作为美国中小学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跨学科课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主要的类型有以学科为中心的多学科课程、以各学科共有的学习内容为中心的跨学科课程和以学生的疑问与兴趣为中... 跨学科活动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如今,作为美国中小学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跨学科课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主要的类型有以学科为中心的多学科课程、以各学科共有的学习内容为中心的跨学科课程和以学生的疑问与兴趣为中心的超学科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中小学 跨学科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设计研究——IB跨学科课程的经验与反思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学书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19,共7页
当代课程发展的逻辑起点已从学科内容走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应的课程开发和实施必须强化课程整合模式的应用。IB跨学科课程框架视整合为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渗透到课程规划的各个环节和各类文本之中,要求各个成员学校和相关项目以... 当代课程发展的逻辑起点已从学科内容走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应的课程开发和实施必须强化课程整合模式的应用。IB跨学科课程框架视整合为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渗透到课程规划的各个环节和各类文本之中,要求各个成员学校和相关项目以整合的视角对学校课程进行顶层设计,从而架构起支撑具有国际情怀的终身学习者培养的整体课程体系。基于此,我国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应该强化核心素养与课程整合育人取向的对接;以课程的模块化和系列化设计形成整合性课程结构;通过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和推进整合性学习;整合标准、工具和方案提高评估核心素养的培育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跨学科课程 核心素养 课程整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跨学科课程的连续统一体:依据及案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珏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65,50,共5页
作为美国中学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跨学科课程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关于跨学科课程研究的讨论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缺乏系统的论述,也没有科学的标准和原则。研究者在纽约和加利福利亚州选择了11支跨学科课程团队,用了两年的时间重点观... 作为美国中学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跨学科课程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关于跨学科课程研究的讨论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缺乏系统的论述,也没有科学的标准和原则。研究者在纽约和加利福利亚州选择了11支跨学科课程团队,用了两年的时间重点观察了三所学校不同年级的三种不同的跨学科课程模式,组成了一个连续统一体,代表了跨学科教学的不同方式、学生认知的活动以及教师的合作关系。这种分类方式与以往有着很大的差异,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所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跨学科课程 连续统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人文底蕴素养的跨学科课程研究--以融合美术、语文、德育为例 被引量:17
14
作者 饶丹 沈晓敏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6-112,共7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六大素养,排在第一位的是人文底蕴素养。融合多门学科的跨学科课程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素养培养,而为实现跨学科融合,需要探索各学科间的关联性及学科有机融合的方式。美术、语文、德育在课程理念、目标、...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六大素养,排在第一位的是人文底蕴素养。融合多门学科的跨学科课程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素养培养,而为实现跨学科融合,需要探索各学科间的关联性及学科有机融合的方式。美术、语文、德育在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和教学要求等方面存在内在的对应关系,为落实人文底蕴素养的培育要求,可以开展美术、语文、德育的跨学科课程构建框架研究,“以共享概念为核心的兼容式学习”与“项目式专题学习”提供了跨学科学习的两种模式,体现了人文艺术类跨学科课程凸显的能力培育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底蕴素养 跨学科课程 21世纪中国学生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课程的内涵、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61
15
作者 张紫屏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3,共8页
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观念、知识与方法探究一个现实问题或学科问题,进而发展跨学科理解及核心素养的课程。它指向深度学习,是信息时代的基本课程形态,包括多学科课程、狭义的跨学科课程和超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 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观念、知识与方法探究一个现实问题或学科问题,进而发展跨学科理解及核心素养的课程。它指向深度学习,是信息时代的基本课程形态,包括多学科课程、狭义的跨学科课程和超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设计包括相互联系的五个方面:确定跨学科单元主题;围绕跨学科理解、跨学科能力和品格、关键学科知识和技能确定跨学科单元目标;提出跨学科引导问题;研究跨学科理解表现,设计表现性评价;设计系列跨学科探究任务。实施跨学科课程需要建立综合化学校课程体系,走向跨学科教学,并将跨学科课程的评价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课程 跨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 跨学科理解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跨学科课程学习参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与主修专业课程比较的视角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佳 刘智慧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53,共12页
跨学科课程是高校推动本科阶段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学生跨学科课程学习参与直接影响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成效。基于与主修专业课程对比的角度,通过综合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回归分析、夏普里值分解法对研究型大学1004名本科生跨学科... 跨学科课程是高校推动本科阶段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学生跨学科课程学习参与直接影响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成效。基于与主修专业课程对比的角度,通过综合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回归分析、夏普里值分解法对研究型大学1004名本科生跨学科课程学习参与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本科生跨学科课程学习参与处于中等水平,认知、行为及社交参与水平相对较低;学生背景、动机、自我效能等个体因素和教学环境、社会关系等情境因素对本科生跨学科课程学习参与产生显著影响;跨学科与主修专业课程学习参与在影响因素和解释力度上均有差异。为提高本科生跨学科课程学习参与,研究型大学需重视学校跨学科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组织结构;提升跨学科课程内容适切性,改善课程质量;增强教师跨学科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提高学生跨学科学习意识,促进不同专业学生间交流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培养 研究型大学 跨学科课程 学习参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跨学科课程整合设计 被引量:29
17
作者 李金梅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45-48,共4页
跨学科课程教学具有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突出优势,而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课程目标需要突出知识主动建构、创造性生成和综合应用等特点。设定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跨学科课程目标要追求主动建构知识、能够创造性生成、突出知识综合应用... 跨学科课程教学具有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突出优势,而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课程目标需要突出知识主动建构、创造性生成和综合应用等特点。设定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跨学科课程目标要追求主动建构知识、能够创造性生成、突出知识综合应用。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跨学科课程要能够帮助学生建构跨学科知识体系,推动学生跨学科知识探索活动,提高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开展复杂思维活动,课程任务要有综合性、思想张力、创新性、项目化表述。在跨学科范畴内,提出驱动学生复杂思维的问题要按照逻辑关系设计、多维度提出问题,提问抽象概念知识、基于知识应用设问。设计锻炼复杂思维的跨学科认知情境需创设知识探究情境、建构复杂生活情境、创建开放问题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跨学科课程设计 复杂思维 认知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课程开发的尝试——以语文·英语融合性课程为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钱志刚 石培军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38,共3页
跨学科课程的实施是当代课程改革的共同走向与应然诉求,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性学习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跨学科课程要基于学校个性化发展及学生个性化特点选择课程内容。"语文·英语"融合性课程既要为不同潜质、... 跨学科课程的实施是当代课程改革的共同走向与应然诉求,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性学习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跨学科课程要基于学校个性化发展及学生个性化特点选择课程内容。"语文·英语"融合性课程既要为不同潜质、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多层次的选择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又要重视中英文语言表达方式相互借鉴及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跨学科课程实施方式要增强实践性与体验性,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课程 语文·英语融合性课程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课程的内涵、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8
19
作者 胡娇娇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32期1-5,共5页
跨学科课程不仅能够促进课程的适应性、培养整体性的人,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同时它作为学科课程的补充与延伸,对提升学生学业质量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实施跨学科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然而,在跨学科课程教学中出现了教师轻视分科课程、... 跨学科课程不仅能够促进课程的适应性、培养整体性的人,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同时它作为学科课程的补充与延伸,对提升学生学业质量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实施跨学科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然而,在跨学科课程教学中出现了教师轻视分科课程、教师跨学科素养不足、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跨学科学习中等问题,阻碍了学生学业质量的提升。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业质量,应该明晰学科课程与跨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明确跨学科课程的培养目标,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育教师的跨学科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课程 学业质量 跨学科素养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健康生活素养的跨学科课程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凤清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12期83-85,共3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其中,健康生活素养涉及人的知识,是其他素养形成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最为缺乏的一项内容。通过跨学科课程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需要建构基于学生发展...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其中,健康生活素养涉及人的知识,是其他素养形成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最为缺乏的一项内容。通过跨学科课程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需要建构基于学生发展健康生活素养的跨学科课程。语文、体育、德育课程在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等方面具有诸多内在关联性,对培育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基于此三门课程构建“语文、体育、德育”三科融合的“项目式专题学习”跨学科课程模式,可以实现对人的知识和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可以促进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更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生活素养 跨学科课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