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跨学科到超学科——关于出版深度融合理论研究范式的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勇安 古丽茹·吐尔逊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5-60,共6页
出版深度融合是一项开创性的产业与社会实践,单一学科难以完成其理论建设的重任。目前,“多学科范式”和“跨学科范式”在各自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推动了研究进程,但由于缺乏深度协作和交叉学科悖论的影响,尚未实现... 出版深度融合是一项开创性的产业与社会实践,单一学科难以完成其理论建设的重任。目前,“多学科范式”和“跨学科范式”在各自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推动了研究进程,但由于缺乏深度协作和交叉学科悖论的影响,尚未实现根本性的理论突破,采用“超学科范式”来构建出版深度融合理论框架,应成为出版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对此,应加强出版学界与业界的联动,系统地整合多学科的思想资源、知识资源和技术资源,全面促进学科间的沟通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深度融合 学科范式 跨学科范式 学科范式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学习范式及其生成策略 被引量:11
2
作者 史威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9期21-24,共4页
核心素养下跨学科学习范式,在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由外向内的迁移转化,几乎可看作是维果茨基关于活动、中介和内化的三大理论在当下核心素养教改实验中的集中运用和实践操演。其中,有关"学习活动中学生主体的中心地位""师... 核心素养下跨学科学习范式,在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由外向内的迁移转化,几乎可看作是维果茨基关于活动、中介和内化的三大理论在当下核心素养教改实验中的集中运用和实践操演。其中,有关"学习活动中学生主体的中心地位""师生互动为核心的多要素共同体""学习场域与境脉交织中的情境创设"以及"外促与内生协力下跨学科范式的内化生成"等认知和行动策略,将对我国当前核心素养下跨学科学习范式的实践生成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跨学科学习范式 生成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读瓦尔堡:被忽略的图像叙事建构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向荣 孙元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135,160,共11页
在瓦尔堡的图像学思想中,图像的叙事建构是他一直关注的主题,也是一个被学界所忽略的话题。瓦尔堡提出“运动附属物”概念,在图像细节边缘处寻找符号的叙事隐义。瓦尔堡认为图像叙事隐藏着古代世界的文化遗存,这种文化遗存通过“情念程... 在瓦尔堡的图像学思想中,图像的叙事建构是他一直关注的主题,也是一个被学界所忽略的话题。瓦尔堡提出“运动附属物”概念,在图像细节边缘处寻找符号的叙事隐义。瓦尔堡认为图像叙事隐藏着古代世界的文化遗存,这种文化遗存通过“情念程式”和“极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瓦尔堡的图像叙事呈现出互图叙事的特点,他通过图像间的对话,以蒙太奇的方式展示图像群的互动意义建构。瓦尔堡的研究呈现出跨学科的视域,他试图运用一切可以获得的理论资源,建立一种他称之为“文化科学”的研究范式。瓦尔堡的图像叙事思想提供了图像学研究的新的参照系,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现了不同学科面对同一主题的互证与互释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尔堡 细节叙事 互图叙事 跨学科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四维度分析框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明德 刘娇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8,共11页
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是在传播学及认知科学等交叉学科领域中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为系统阐释认知传播研究的“中国特色”,从价值系统、动力系统、知识生产系统和应用系统构建四维度分析框架。研究认为,认知传播... 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是在传播学及认知科学等交叉学科领域中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为系统阐释认知传播研究的“中国特色”,从价值系统、动力系统、知识生产系统和应用系统构建四维度分析框架。研究认为,认知传播需要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构方向下明确价值内涵、属性特征和目标指向,在实践动力、学科动力和工具动力的作用机制下形塑认知传播研究的“中国特色”,从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整合与创新多元理论体系、回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壮大认知传播研究的中国学派等方面彰显学术研究、理论建构与问题导向的中国特色,最终在洞察认知规律、剖析认知机制、创新认知工具中推动认知传播研究成果的应用性转化。四维度分析框架阐释了认知传播研究“中国特色”的具体要求,尝试性探索认知传播的在地研究进路,以期使未来的认知传播研究能够在构建原创理论、紧跟本土实践、回应现实问题中逐步确立学科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传播 认知科学 中国特色 新文科 跨学科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