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矩阵式跨学科研究组织的样态创新及治理机制
1
作者 焦磊 余宜荣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99,共10页
为充分整合既有单一学科组织,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普遍设置矩阵式跨学科研究组织并进行样态创新,遵循“校内联合”和“校际联合”两种路径,衍生出大学校内矩阵式和大学校际矩阵式跨学科研究组织,其中大学校内矩阵式跨学科研究组织涵盖“... 为充分整合既有单一学科组织,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普遍设置矩阵式跨学科研究组织并进行样态创新,遵循“校内联合”和“校际联合”两种路径,衍生出大学校内矩阵式和大学校际矩阵式跨学科研究组织,其中大学校内矩阵式跨学科研究组织涵盖“学院-学院”矩阵、“校级科研机构-学院”矩阵两种样态。矩阵式跨学科研究组织横纵交错的组织结构特征决定了完备的治理机制不可或缺,涉及以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为导向的治理目标、跨学科与跨界共治的治理结构、多元利益主体协商的治理方式和“三位一体”的制度保障四个维度。据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应着力推进多样态矩阵式跨学科研究组织建设,吸纳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治理,优化治理方式,健全制度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组织 矩阵组织 治理机制 研究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科技前沿的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模式研究——以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为例 被引量:28
2
作者 毕颖 杨小渝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5-173,共9页
协同创新是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提升创新能力的手段,也是服务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路径。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作为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典范,面向科技前沿,研究通过资源有效整合进行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 协同创新是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提升创新能力的手段,也是服务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路径。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作为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典范,面向科技前沿,研究通过资源有效整合进行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转移,在协同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前瞻性的探索和实践。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可为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提供经验借鉴:在战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确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战略目标;在组织管理体制层面,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制以确保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体制有益于协同创新;在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层面,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促进产学协同创新"无缝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X计划 科技前沿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三角的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动力模型构建 被引量:12
3
作者 毕颖 明炬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6-140,共5页
"知识三角"强调的是教育、研究和创新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其中,大学是核心。从知识三角的视角,以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动力形成机理为研究切入点,对影响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动力因素以及因素间关系进行归纳梳理... "知识三角"强调的是教育、研究和创新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其中,大学是核心。从知识三角的视角,以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动力形成机理为研究切入点,对影响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动力因素以及因素间关系进行归纳梳理,构建了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动力机制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三角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 协同创新 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德日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运行机制及其启示 被引量:4
4
作者 杨连生 吴卓平 钱甜甜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2-215,共4页
跨学科研究组织是为实现科研创新目标而构建的任务型组织。通过学习英德日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对跨学科研究组织进行制度创新,可以形成促进跨学科研究组织有效运行的机制。
关键词 英德日高校 跨学科研究组织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研究组织“自下而上”衍生路径及其保障机制研究——基于波士顿大学ECIBR的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正 张倩 焦磊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60,共7页
跨学科研究是当代大学提升创新能力、满足社会需求、解决国家科技难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大学对跨学科研究及其组织机构创建愈加重视,但跨学科研究合作的效果并不理想。校级层面的跨学科研究组织面临需要投入大量启动资金、不可持... 跨学科研究是当代大学提升创新能力、满足社会需求、解决国家科技难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大学对跨学科研究及其组织机构创建愈加重视,但跨学科研究合作的效果并不理想。校级层面的跨学科研究组织面临需要投入大量启动资金、不可持续等困境。波士顿大学埃文斯跨学科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作为基层跨学科研究组织采取了自下而上驱动跨学科研究组织衍生的路径,其创新性的跨学科组织管理体制、衍生路径和保障机制为我国大学解决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新范式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组织 衍生路径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合互动视角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动力辨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连生 姜林 陆凯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39,共3页
从竞合互动的视角来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动力系统由学科专有知识竞争力、学科间的知识转移力、学科间的关系协同力、跨学科任务的推动力构成,且学科间的竞合互动作用于跨学科研究组织从寻求学科间的差别优势、到打破学科边界、再到知... 从竞合互动的视角来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动力系统由学科专有知识竞争力、学科间的知识转移力、学科间的关系协同力、跨学科任务的推动力构成,且学科间的竞合互动作用于跨学科研究组织从寻求学科间的差别优势、到打破学科边界、再到知识互动共生、最终实现价值创造的协同创新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 组织动力系统 竞合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变革视域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形式创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焦磊 袁琴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29,共9页
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应对社会复杂议题与科学前沿问题的重要研究范式,然而大学跨学科研究活动的开展受传统学科组织壁垒的限制,变革既有的学术组织结构、创新跨学科研究组织形式是保障跨学科研究组织行为的关键。国外知名大学在推进跨学科... 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应对社会复杂议题与科学前沿问题的重要研究范式,然而大学跨学科研究活动的开展受传统学科组织壁垒的限制,变革既有的学术组织结构、创新跨学科研究组织形式是保障跨学科研究组织行为的关键。国外知名大学在推进跨学科研究发展的进程中,经历了"解构—建构—制度化"的组织变革过程,在"内构"与"外拓"两种路径下创新了多样态的跨学科研究组织,并建立了与跨学科研究组织相匹配的运行机制。促进中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应着力创造组织变革动力,以强外部推力驱动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内外路径并进,创建多样态跨学科研究组织;制度化跨学科研究组织,稳固跨学科研究组织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变革 大学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研究组织 组织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创新中的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毕颖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68,共6页
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由于存在跨学科研究的组织结构优势,理应积极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解决国家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这就需要对协同创新中的大学... 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由于存在跨学科研究的组织结构优势,理应积极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解决国家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这就需要对协同创新中的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进行合理定位,面对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存在的困境,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以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为载体,积极向协同创新中心科学有效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 协同创新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模式研究——以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9
作者 毕颖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33-39,共7页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需要政府的扶持,又需要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在于大学知识创新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有效对接,进行协同创新。在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面向纽约州的...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需要政府的扶持,又需要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在于大学知识创新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有效对接,进行协同创新。在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面向纽约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纳米技术的发展,在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创新,与产业界开展协同创新,取得了卓越成效。分析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协同创新模式,为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 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变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平思情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5-117,共3页
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在其自身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知识生产的新方式。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正式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然后在21世纪之后进入发展提高阶... 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在其自身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知识生产的新方式。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正式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然后在21世纪之后进入发展提高阶段。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主要依靠四种路径:国家政策推动、社会需求、同类组织发展经验、学科自身发展。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看,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一方面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研究型大学为追求合法性,通过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社会规范机制产生的组织趋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跨学科研究组织 新制度主义 组织变迁 组织趋同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研究新型组织模式探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罗英姿 伍红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1-56,共6页
在指出科层式学术组织不适应跨学科研究需要的基础上,分析了两种现有跨学科组织新型模式——矩阵结构组织和虛拟结构组织在跨学科研究上的缺陷,并认为这两种组织类型结合起来能够达到优势互补的效用。进而对这一虚实结合模式的组织设计... 在指出科层式学术组织不适应跨学科研究需要的基础上,分析了两种现有跨学科组织新型模式——矩阵结构组织和虛拟结构组织在跨学科研究上的缺陷,并认为这两种组织类型结合起来能够达到优势互补的效用。进而对这一虚实结合模式的组织设计和运行进行了初步构建,以期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组织建设模式,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组织 矩阵结构组织 虚拟结构组织 虚实结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