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价值意蕴、实践偏误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常清 刘小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48,共5页
跨学科主题教学能够打破学科界限,整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真实生活问题,促进学生整体性思维发展。当前,跨学科主题教学存在主题设计模糊、教学过程机械刻板、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跨学科主题教学应在坚持学科立场的基础上,采取以下策... 跨学科主题教学能够打破学科界限,整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真实生活问题,促进学生整体性思维发展。当前,跨学科主题教学存在主题设计模糊、教学过程机械刻板、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跨学科主题教学应在坚持学科立场的基础上,采取以下策略:明确学科主导,整体规划教学主题,优化教学设计;创设真实情境,把握学科知识的关联性,推进跨学科实践;关注学生动态表现,实施过程性评价,实现以评促学、以评导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教学 跨学科教学主题 真实情境 跨学科实践 学生动态 过程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体赋能的人机协同跨学科主题教学支持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袁磊 徐济远 梁世松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4,共8页
跨学科教育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积极推进跨学科教育改革。然而,跨学科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整合和有效的课程设计等能力。研究聚焦于提升教师跨学科教... 跨学科教育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积极推进跨学科教育改革。然而,跨学科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整合和有效的课程设计等能力。研究聚焦于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设计质量和效率这一关键问题。基于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模式,结合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智能体技术,研究构建了教师—智能体协同教学支持模型。该模型包括四个核心部分:跨学科知识库构建、智能体精细分工与思维链构建、大型语言模型选择与角色定义、教学方案整合与迭代优化。通过在“小型系统模拟”跨学科课程中实践应用该模型,阐明了教师—智能体协同教学支持模型的有效性和创新价值。研究为教育技术创新和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实施路径,对推动跨学科教育发展和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教学 智能体协同教学 大概念 生成式人工智能 多智能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学科立场及其实践路向 被引量:2
3
作者 程良宏 周玉屏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7,共9页
在跨学科主题教学中强调学科立场,是改变“胡乱跨”“盲目跨”等实践异化的必要选择,是跨学科主题教学在坚持“学科育人”的价值导向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涵养其积极的学科情感、引导其学科实践行为,使其在深刻体认学科本质的基... 在跨学科主题教学中强调学科立场,是改变“胡乱跨”“盲目跨”等实践异化的必要选择,是跨学科主题教学在坚持“学科育人”的价值导向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涵养其积极的学科情感、引导其学科实践行为,使其在深刻体认学科本质的基础上进行跨学科学习的教育立场。坚持学科立场是在跨学科主题教学中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依据,是推动学科教师深化认识其“学科育人行动者”的先决条件,也是平衡“跨界突破”与“边界坚守”的前提理据。跨学科主题教学坚持学科立场的实现,一是要立足学生学情和学科素养培养设置活动目标,二是要在精准把握学科内在逻辑的基础上以项目式学习推动学科跨界融合,三是将学科立场贯穿“教-学-评”全过程,四是认清“学科坚守”和“跨界突破”具有素养育人的内在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教学 学科立场 学科育人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主题教学中的教师跨界学习 被引量:4
4
作者 郑鑫 蒋晨曦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46,共16页
中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依靠教师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而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教师主动进行跨界。基于边界与跨界学习的理论,对一所普通小学的实证研究发现,教师进行跨学科主题教学时面临着知识与能力、人际互动与组织制度等多样... 中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依靠教师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而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教师主动进行跨界。基于边界与跨界学习的理论,对一所普通小学的实证研究发现,教师进行跨学科主题教学时面临着知识与能力、人际互动与组织制度等多样边界。将这些边界转化为积极的教师学习资源,需要发挥关键课例资源、跨学科协作制度、评价与反馈机制等边界物的作用,校长和教师领导者都扮演着促进教师学习的跨界者角色。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关键主体,需要得到多方支持,使之持续参与到跨学科主题教学中,从而让跨学科主题学习成为持续推动综合学习改革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教学 教师学习 跨界学习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与功能”跨学科大概念的主题单元教学——以“探究DNA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例
5
作者 赵扬 王磊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2,共6页
以“结构与功能”跨学科大概念开展“探究DNA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主题单元教学,承载着选择性必修二“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综合复习的价值。经过3课时系统学习,引导学生理解DNA各部分结构对其功能的影响,多次开展“推论预测”“复杂推理... 以“结构与功能”跨学科大概念开展“探究DNA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主题单元教学,承载着选择性必修二“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综合复习的价值。经过3课时系统学习,引导学生理解DNA各部分结构对其功能的影响,多次开展“推论预测”“复杂推理”等活动,提高学生对“结构与功能”大概念的认识以及利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与功能 跨学科主题单元教学 跨学科大概念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教学:逻辑理路、应用场景与实践进路
6
作者 曲鲁平 李慧 孙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87,共8页
随着教育强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推进,数智技术赋能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教学已然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教学视角,数智技术以跨学科内容而非仅仅是“工具”的形态融入跨学科主题教学具... 随着教育强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推进,数智技术赋能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教学已然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教学视角,数智技术以跨学科内容而非仅仅是“工具”的形态融入跨学科主题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数智技术赋能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教学的逻辑理路体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教学的价值驱动、三重现实梗阻和数智技术赋能的三维共生引领;数智技术赋能的技术框架呈现为基础设施层—互动环境层—设备迭代层的协同架构;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沉浸式体验强化默会知识技能习得、强交互性助力构建跨学科教学主题、虚实融生提质跨学科主题教学资源三层次;实践进路包括:拓展技术赋能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新融点;注重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整体化智能转型;关注教师与学生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的数智化素养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体育与健康课程 跨学科主题教学 应用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融入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框架构建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14
7
作者 尹志华 练宇潇 +1 位作者 贾晨昱 牛晓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6,共11页
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是最重要的抓手之一。基于跨学科主题教学视角,人工智能以课程内容而非工具的角色融入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意义重大,其... 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是最重要的抓手之一。基于跨学科主题教学视角,人工智能以课程内容而非工具的角色融入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意义重大,其背景体现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呼吁人工智能融入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开展的应然期待、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人工智能融入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内容框架,应体现在构建“人工智能+体育”的跨学科主题教学目标、搭建教学内容体系、推进教学设计和开展学习评价四个方面,并设计了“给运动插上智慧的翅膀”的具体案例;未来的推进策略:高度重视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整体智能化转型、为人工智能融入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提供多方保障、提升体育教师将人工智能融入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 数字化转型 课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核心要义及其实践进路 被引量:25
8
作者 程良宏 张媛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8,共10页
跨学科主题教学作为新一轮国家课程方案的重要构成部分,可以分为单学科拓展式、多学科交叉式和学科群融合式三种形态。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变革理念的倒逼推动、素养时代教学论理论自身发展要求以及国家对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战... 跨学科主题教学作为新一轮国家课程方案的重要构成部分,可以分为单学科拓展式、多学科交叉式和学科群融合式三种形态。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变革理念的倒逼推动、素养时代教学论理论自身发展要求以及国家对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在课堂教学层面落地,急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跨学科主题教学。而部分教师意愿不强、经验不足、方法不当是阻碍跨学科主题教学的重要原因。提升教师拥抱变革的勇气和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积极性,坚守“学科育人”和“为素养养成而跨”的基本认识,提高跨学科主题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坚持“跨界意识”和“边界意识”并存,是跨学科主题教学优化实施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教学 跨学科主题学习 学科实践 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教师推进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的问题透视、关键要素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尹志华 温苗苗 +2 位作者 陈雯雯 陈莉林 郭媛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8-657,共10页
体育教师是推进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效果。当前,我国体育教师推进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有:跨学科教学意识较为薄弱、跨学科教学知识储备不足、跨学科教学实践能... 体育教师是推进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效果。当前,我国体育教师推进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有:跨学科教学意识较为薄弱、跨学科教学知识储备不足、跨学科教学实践能力有待提升。体育教师在推进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具备跨学科教学价值观、跨学科教学品格和跨学科教学能力。未来应在政策层面强调推进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的重要性、在职前培养中融入推进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的内容、在职后教育中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相关教研活动、在个人发展层面应引导体育教师主动提升跨学科教学素养、在体育教师评价中全面考察跨学科教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教学 体育教师 教学素养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概念的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逻辑证成、系统设计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8
10
作者 降佳俊 尹志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6,共10页
针对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中存在的教学主题常识化、教学目标虚无化、教学内容拼盘化和教学评价空心化等问题,提出融入大概念的设计思路。研究认为,大概念具有核心性、持久性、关联性和迁移性的特征,可以为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的规... 针对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中存在的教学主题常识化、教学目标虚无化、教学内容拼盘化和教学评价空心化等问题,提出融入大概念的设计思路。研究认为,大概念具有核心性、持久性、关联性和迁移性的特征,可以为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的规划提供整体化视角、为跨学科主题教学内容的架构提供结构化视角、为跨学科主题教学流程的推进提供深度化视角。在具体的设计层面,应当以大概念为主线,通过筛选、外显、活化、建构和检验大概念,完成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设计。推进的主要策略:理解大概念的内涵特质,助力体育跨学科深度融合;发挥大概念的纲领作用,构建系统的跨学科设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 跨学科主题教学 大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阶段跨学科主题教学:内涵诠释、问题检视及实施策略 被引量:10
11
作者 马善恒 王楠 +1 位作者 唐增富 王后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共5页
义务教育阶段实施跨学科主题教学将主要面对的问题是:教师跨学科主题教学意识欠缺、教师跨学科主题教学素养不足、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相对匮乏。为进一步促进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的有效落实,从基于单元主题设计学习活动、多角度设计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实施跨学科主题教学将主要面对的问题是:教师跨学科主题教学意识欠缺、教师跨学科主题教学素养不足、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相对匮乏。为进一步促进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的有效落实,从基于单元主题设计学习活动、多角度设计问题驱动深度思考、引导学生为主体参与跨学科主题教学等方面提出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教学 义务教育 核心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的价值向度、关键要素及设计逻辑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桂琴 刘玉洁 伍雪辉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108,共8页
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打破了传统语文学科的边界,以语文学科立场为本,以主题为中介,整合多学科的知识、思维、方法等,以寻求语文学科价值、育人价值、实践价值的回归与深化。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关键要素包括语文立场的教学主题,引发学... 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打破了传统语文学科的边界,以语文学科立场为本,以主题为中介,整合多学科的知识、思维、方法等,以寻求语文学科价值、育人价值、实践价值的回归与深化。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关键要素包括语文立场的教学主题,引发学生意义建构的关键“跨点”,多维度关联的结构化学习任务与指向协作探究的多学科思维与方法等;其设计逻辑可以从主题提炼、目标制订、情境创设、内容统整、学习活动及教学评价等五大环节建立系统化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教学 价值向度 关键要素 设计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问题到实践: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文鹏 吴安月 +2 位作者 陈一林 谭达顺 高乙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2-308,317,共8页
加快推进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键在教学。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当前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价值、教学困境与教学策略。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 加快推进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键在教学。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当前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价值、教学困境与教学策略。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价值为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落实“学、练、赛”一体化的有力抓手和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动力源泉。当前,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要教学困境是教师知识储备不足、教学内容片面与情境失真、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跨学科教学资源不足和教学评价操作性不强。从教学上提出优化策略:强化体育教师问题意识,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重视跨学科教学教材编写与情境创设,提升教学质量;以问题为导向探索跨学科教学模式,推动跨学科教学方法创新;增强协同效应获取各方支持,推动教学资源可持续发展;优化评价操作性,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跨学科主题学习 跨学科主题教学 教学实践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何以推进?--基于多模态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文鹏 陈红 栗千惠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1,共9页
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综合化程度的新路径。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多模态理论为视角探讨了“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何以推进”这一重要命题。研究认为... 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综合化程度的新路径。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多模态理论为视角探讨了“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何以推进”这一重要命题。研究认为,多模态理论视域下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具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以虚实情境转换形塑学习方式,实现促“学”;二是,以教学方法整合形塑教学表达,实现提“质”;三是,以多模态理论形塑课程理念,实现优“课”。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推进策略是:①立足体育核心素养明确多模态教学目标;②着眼新课标教学理念设计多模态教学活动;③基于教学主题创设多模态教学情境;④聚焦多模态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跨学科主题教学 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 教学策略 多模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文鹏 杨方正 高乙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0,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构建了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多模态教学模式的价值意蕴是:顺应五育融合的时代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回应以学生发展为本...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构建了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多模态教学模式的价值意蕴是:顺应五育融合的时代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回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时代诉求,关注学生能力提升;响应体育教师教学的紧迫需要,推动教学深入开展。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主要体现在体育多模态资源、体育多模态情境创设、体育多模态问题引导、体育多模态学习与创造、体育多模态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实现路径为:(1)思维革新,树立多模态思维,深化多模态认知,形成体育多模态教学理念;(2)符号表征,基于教学主题,挖掘体育多模态资源,创设体育多模态学习环境;(3)案例开发,立足教学需要,打造精品案例,创建体育多模态教学案例库。研究设计了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多模态教学“小青蛙总动员”课例,以促进体育教师更加直观地了解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跨学科主题教学 多模态教学模式 理论构建 实现路径 课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育融合”视域下普通高中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8
16
作者 淮冰会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8-52,共5页
普通高中要贯彻落实“五育融合”理念,须有效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革新课堂教学形态,实施基于“五育融合”的跨学科主题教学。“五育融合”与跨学科主题教学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一方面,“五育融合”是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旨归。另... 普通高中要贯彻落实“五育融合”理念,须有效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革新课堂教学形态,实施基于“五育融合”的跨学科主题教学。“五育融合”与跨学科主题教学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一方面,“五育融合”是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旨归。另一方面,跨学科主题教学是“五育融合”的依托。“五育融合”视域下普通高中跨学科主题教学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确立主题激发兴趣、对接课标明确目标、解析主题细化任务、设计主题教学活动及评价主题教学成效。普通高中要通过激发教师教学动能、革新课程教学管理及优化课堂教学生态等措施提升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普通高中 跨学科主题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大概念统摄下的初中地理、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以“黄河泥沙的‘功过’”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冀峰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40,共5页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深化课堂教学,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大概念统领下的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基于学科特点和学情等因素,顺应课程改革背景的新型教学策略。本文以“黄河泥沙的‘功过’”为...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深化课堂教学,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大概念统领下的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基于学科特点和学情等因素,顺应课程改革背景的新型教学策略。本文以“黄河泥沙的‘功过’”为例,以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为核心目标,基于主题式教学理论,以地理课程为主干,融合历史学科知识,带领学生立足要素的时空尺度,感受泥沙对黄河中下游的影响,并由此提出大概念统摄下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路径和教学策略,即学科知识主题化、主题目标引领化、主题情境融合化、问题活动进阶化、活动成果外显化、知识技能迁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大概念 跨学科主题教学 初中地理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图谱设计与技术路线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飞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36-40,共5页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国家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它在赋能教学高质量发展、推动教学范式的变革和重构良好的教育生态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要充分实现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多元价值,就需要对其进行整体规划与系统设计,即基于系统论...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国家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它在赋能教学高质量发展、推动教学范式的变革和重构良好的教育生态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要充分实现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多元价值,就需要对其进行整体规划与系统设计,即基于系统论、整体课程观、生成性教学观等确立跨学科主题教学图谱设计的融合性、整体性和主体性等原则,并从学科课程间、活动课程间,以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间构建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的技术路线,以实现知识统整、经验融合和素养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教学 价值空间 图谱设计 技术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主题教学常态化实施的学校保障制度建设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飞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8-21,共4页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已经对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整体设计与实施进行了宏观部署,为其在学校的落实提供了方向指引。学校作为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主体,应该基于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的指示,在符合校情学情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协...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已经对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整体设计与实施进行了宏观部署,为其在学校的落实提供了方向指引。学校作为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主体,应该基于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的指示,在符合校情学情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协同共建的政策机制、价值共创的双重驱动机制、正和博弈的资源配置机制和素养导向的评价反馈机制等为跨学科主题教学在学校中的常态化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教学 学校保障制度 核心素养 顶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内涵、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270
20
作者 任学宝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64,72,共7页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在坚持学科立场的基础上打破学科界限,以主题为媒介,通过问题导向的整体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与实践。跨学科主题教学在实践上存在领导困境、观念困境和实施困境。突破这些困境,需要从学理上厘清跨学...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在坚持学科立场的基础上打破学科界限,以主题为媒介,通过问题导向的整体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与实践。跨学科主题教学在实践上存在领导困境、观念困境和实施困境。突破这些困境,需要从学理上厘清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内涵与价值,揭示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现实困境,从课程领导、教师思维、教学创新、组织情境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提升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质量与学科综合育人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教学 跨学科教学 主题教学 综合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