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学科综合性实验平台的探索与设计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建良 卢慧芬 +2 位作者 赵建勇 吴越 付传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4-197,216,共5页
针对现有控制、电气以及建工类实验课程偏重于各自学科的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较少开展具有知识探索与创新发现为特点的跨学科综合性实验的现状,通过将各个学科有限的实验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探索和设计具有跨学科、层次化的综合性实... 针对现有控制、电气以及建工类实验课程偏重于各自学科的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较少开展具有知识探索与创新发现为特点的跨学科综合性实验的现状,通过将各个学科有限的实验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探索和设计具有跨学科、层次化的综合性实验平台,最大限度共享和调度学科之间的软硬件实验资源,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学科交叉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并将科研实践的开展和管理方式移植到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上,促进创新型宽口径人才的培养和推进实验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综合性实验平台 层次化实验 创新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无人驾驶汽车跨学科实验平台的构建 被引量:5
2
作者 姜显扬 唐向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7-120,共4页
采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无人驾驶汽车防撞预警技术"教学与研发用跨学科实验平台,利用Simulink和CarSim联合完成平台的构建,进行了汽车防撞预警模糊控制逻辑算法的设计和验证。该平台的建设与传统的实验室建设方法相比,具有... 采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无人驾驶汽车防撞预警技术"教学与研发用跨学科实验平台,利用Simulink和CarSim联合完成平台的构建,进行了汽车防撞预警模糊控制逻辑算法的设计和验证。该平台的建设与传统的实验室建设方法相比,具有成本低、建设周期短、趣味性和创新性强、更能够满足知识快速更新的需要等优势,大大减少了实验平台的建设成本和风险,并实现绿色建设实验室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无人驾驶汽车 实验教学 跨学科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跨学科交叉国际合作创新平台建设的对策研究——以“中国—澳大利亚先进光电分子功能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创建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湘兰 张弛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7-41,共5页
高水平跨学科交叉国际合作创新平台是我国高校吸引和稳定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创新载体,其内涵建设是有志于迈向"世界一流大学"者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眼界决定高度,胸襟决定深度和广度。科学的决策与规划、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 高水平跨学科交叉国际合作创新平台是我国高校吸引和稳定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创新载体,其内涵建设是有志于迈向"世界一流大学"者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眼界决定高度,胸襟决定深度和广度。科学的决策与规划、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完善透明的管理体制、充分信任学术带头人大胆实践等综合因素共同构成我国高水平跨学科交叉创新平台创建的基础。学术带头人放眼全球的战略性眼光、明确的平台建设目标、科学的学术定位、饱满的科研热情、不畏艰难的昂扬斗志则是高层次跨学科交叉创新平台建设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国际合作 跨学科研究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共服务与信息化的跨学科实验平台构建 被引量:5
4
作者 肖立中 周小理 王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3-237,共5页
针对我校扩招后实验室资源不足,而已有资源利用率不高,二级学院专业较少,学院内的实验中心无法构建学生综合实践平台的问题,分析了兄弟学校的建设经验,结合我校新建本科院校的特殊性,提出了跨学科教学实验平台的建设思路。在实体平台的... 针对我校扩招后实验室资源不足,而已有资源利用率不高,二级学院专业较少,学院内的实验中心无法构建学生综合实践平台的问题,分析了兄弟学校的建设经验,结合我校新建本科院校的特殊性,提出了跨学科教学实验平台的建设思路。在实体平台的建设中,基于工程化实践教学的思路,构建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人才能力培养。在虚拟平台的建设中,突破了实验资源物理空间和原有管理框架的约束,构建了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全校各学院实验资源的统筹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跨学科教学实验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 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交叉背景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陶金国 谢丽霞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27,共8页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学科交叉的角度探究影响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因素,结果表明:跨学科课程选择、跨学科导师指导、跨学科研究平台及应用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跨学科导师指导路径系数稍低...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学科交叉的角度探究影响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因素,结果表明:跨学科课程选择、跨学科导师指导、跨学科研究平台及应用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跨学科导师指导路径系数稍低,此外,三者之间均存在双向正影响。基于此,高校应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形成良好的学科交叉型师资力量以及强化跨学科硬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课程选择 跨学科导师指导 跨学科研究平台及应用 科研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工程观下融合型FabLab模式在双创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冷春涛 郝丽 +4 位作者 武书昆 楚朋志 黄宏成 李劲松 徐季旻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9-183,共5页
针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着重建设创新能力训练和创新孵化平台,探索出课程—竞赛—创新创业递进互补式三角教学体系的建设方法,建立跨学科多平台的FabLab创新空间,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想法的"孵化器"。通过理论与实践&qu... 针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着重建设创新能力训练和创新孵化平台,探索出课程—竞赛—创新创业递进互补式三角教学体系的建设方法,建立跨学科多平台的FabLab创新空间,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想法的"孵化器"。通过理论与实践"交叉共进",建立阶梯式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引进层次化的高水平竞赛平台,"点面互补"巩固课程知识、拓展创新能力;以"零距离"校企合作,实现创新能力与社会需求产业化的无缝衔接,打造开放式FabLab软硬件环境,突出"科技创新磁场"氛围等措施,探索并实践出跨学科多平台融合型FabLab模式,在大工程观下实现跨界交叉融合,更好地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经过2年多的实际应用,取得了预期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Lab模式 双创教育 大工程观 科技创新磁场 跨学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届科技人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四十周年高端论坛综述 被引量:4
7
作者 廖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6-153,共8页
2019年10月11日至13日,首届科技人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四十周年高端论坛召开,会议围绕"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新文科’知识体系建构""一流期刊建设与科技人文跨学科... 2019年10月11日至13日,首届科技人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四十周年高端论坛召开,会议围绕"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新文科’知识体系建构""一流期刊建设与科技人文跨学科平台搭建"三个中心议题展开,就科技人文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科技人文与高等教育、"新文科"知识体系建构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一流期刊的办刊理念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对科技人文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前景达成了广泛一致,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对"数字技术与文学研究""人工智能与情感""新兴医学伦理""大数据分析建模与民俗学"等前沿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本文回顾了会议的主要内容,梳理了科技人文跨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 新文科 一流期刊 跨学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思维下的高校全媒体生态实验室优化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宏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6-280,共5页
媒介与体验、技术与艺术的跨界融合拓展了全媒体的研究范畴,尤其是系统思维下的全媒体生态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在分析和调研国内外先进的媒体实验室模式的基础上,用“中国创造”的视角思考如何在国内高校建立“跨学科实验平... 媒介与体验、技术与艺术的跨界融合拓展了全媒体的研究范畴,尤其是系统思维下的全媒体生态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在分析和调研国内外先进的媒体实验室模式的基础上,用“中国创造”的视角思考如何在国内高校建立“跨学科实验平台架构”,以及“多学科研究者合作”“实验项目孵化”等概念的全媒体实验室。并提出一种“以创新项目集群为基础的跨学科实验室”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思维 全媒体生态实验室 学科交叉 跨学科实验平台 实验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