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智能时代下的汉语变革研究——评《语言学与人工智能跨学科对话》
1
作者
王捷威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I0005-I0005,共1页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浪潮已席卷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认知方式。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汉语在智能时代正经历着深刻变革。由武汉大学赵世举、姬东鸿、李佳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学与人工智能跨学科对...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浪潮已席卷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认知方式。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汉语在智能时代正经历着深刻变革。由武汉大学赵世举、姬东鸿、李佳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学与人工智能跨学科对话》聚焦文化教育领域,系统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下汉语研究的变革趋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汉语变革
语言学
跨学科对话
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衍生与融合:框架理论研究的跨学科对话
被引量:
25
2
作者
郭小安
滕金达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6-53,共8页
框架理论在新闻传播、认知心理、集体行动、政治传播等多个研究领域中具有较为广泛的理论延伸空间,由此产生了丰富的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但各个学科之间缺乏理论对话,造成"碎片化"与"模糊化"现状。本文尝试从思想...
框架理论在新闻传播、认知心理、集体行动、政治传播等多个研究领域中具有较为广泛的理论延伸空间,由此产生了丰富的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但各个学科之间缺乏理论对话,造成"碎片化"与"模糊化"现状。本文尝试从思想史的视角,梳理框架理论多学科延伸的轨迹,由此探讨不同学科间公众认知结构、新闻框架、行动框架和政府回应框架实现对话和融合的可能,以此提高框架理论研究的想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理论
认知心理
社会运动
政治传播
跨学科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学科对话的思考——以“初诣”传统与明治神宫营建关系的讨论为例
3
作者
陈昭
《风景园林》
2021年第3期41-45,共5页
于文化的合流,是景观学科与文化人类学对话的基础。但如何规避静态文化表象的陷阱,统合宏观与微观视角是今后工作的课题。从这一问题意识出发,通过讨论日本初诣传统与明治神宫营建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影响景观生成的多种互动因素,同时...
于文化的合流,是景观学科与文化人类学对话的基础。但如何规避静态文化表象的陷阱,统合宏观与微观视角是今后工作的课题。从这一问题意识出发,通过讨论日本初诣传统与明治神宫营建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影响景观生成的多种互动因素,同时提示对景观实践本身的关注为未来跨学科对话提供新可能。被视为日本传统的初诣的确立与明治神宫的营建,其互相成就的动态发展过程展示了"空间"与"场所"的"调和",并体现了对景观实践反身性思考的重要性。明治神宫的林苑营建,在争议中确立"森林美学",创造了初诣亲身体验的物质性基础。明治神宫背后的美学价值的建立与初诣传统的确立,共同传达了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其遭遇西方文化冲击时对自我的求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初诣
明治神宫
文化人类学
景观研究
跨学科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启的三首乐府诗与农业文化
4
作者
王翠
《农业考古》
2015年第3期321-327,共7页
身为元末明初著名的早熟型、早逝型天才诗人,高启留下不少作品,仅乐府体诗就有174首。其中,《打麦词》、《采茶词》和《养蚕词》这三首是典型的农事诗。它们用平易爽朗、清新健美的文字,描绘苏州等地的农业生产,兼及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活...
身为元末明初著名的早熟型、早逝型天才诗人,高启留下不少作品,仅乐府体诗就有174首。其中,《打麦词》、《采茶词》和《养蚕词》这三首是典型的农事诗。它们用平易爽朗、清新健美的文字,描绘苏州等地的农业生产,兼及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活情状,从较高的层面上契合传统农业文化真美兼具、华实相映的精神特质。三诗之中浓厚的农业本色,在文学与农史学的跨学科对话中显示出超拔流俗的审美价值和稳实可靠的认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启
乐府诗
《打麦词》
《采茶词》
《养蚕词》
农业文化
跨学科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时代下的汉语变革研究——评《语言学与人工智能跨学科对话》
1
作者
王捷威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I0005-I0005,共1页
文摘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浪潮已席卷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认知方式。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汉语在智能时代正经历着深刻变革。由武汉大学赵世举、姬东鸿、李佳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学与人工智能跨学科对话》聚焦文化教育领域,系统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下汉语研究的变革趋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关键词
智能时代
汉语变革
语言学
跨学科对话
文化教育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衍生与融合:框架理论研究的跨学科对话
被引量:
25
2
作者
郭小安
滕金达
机构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6-53,共8页
基金
重庆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抗争中的情感动员策略及应对"(项目编号:2014YBCB053)
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网络公共事件中的图像传播与视觉修辞"(项目编号:2018CDJSK07XK08)的研究成果
文摘
框架理论在新闻传播、认知心理、集体行动、政治传播等多个研究领域中具有较为广泛的理论延伸空间,由此产生了丰富的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但各个学科之间缺乏理论对话,造成"碎片化"与"模糊化"现状。本文尝试从思想史的视角,梳理框架理论多学科延伸的轨迹,由此探讨不同学科间公众认知结构、新闻框架、行动框架和政府回应框架实现对话和融合的可能,以此提高框架理论研究的想象力。
关键词
框架理论
认知心理
社会运动
政治传播
跨学科对话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学科对话的思考——以“初诣”传统与明治神宫营建关系的讨论为例
3
作者
陈昭
机构
东京大学
出处
《风景园林》
2021年第3期41-45,共5页
文摘
于文化的合流,是景观学科与文化人类学对话的基础。但如何规避静态文化表象的陷阱,统合宏观与微观视角是今后工作的课题。从这一问题意识出发,通过讨论日本初诣传统与明治神宫营建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影响景观生成的多种互动因素,同时提示对景观实践本身的关注为未来跨学科对话提供新可能。被视为日本传统的初诣的确立与明治神宫的营建,其互相成就的动态发展过程展示了"空间"与"场所"的"调和",并体现了对景观实践反身性思考的重要性。明治神宫的林苑营建,在争议中确立"森林美学",创造了初诣亲身体验的物质性基础。明治神宫背后的美学价值的建立与初诣传统的确立,共同传达了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其遭遇西方文化冲击时对自我的求索。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初诣
明治神宫
文化人类学
景观研究
跨学科对话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atsumode
Meiji Shrine
cultural anthropology
landscape studies
interdisciplinary communication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启的三首乐府诗与农业文化
4
作者
王翠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农业考古》
2015年第3期321-327,共7页
文摘
身为元末明初著名的早熟型、早逝型天才诗人,高启留下不少作品,仅乐府体诗就有174首。其中,《打麦词》、《采茶词》和《养蚕词》这三首是典型的农事诗。它们用平易爽朗、清新健美的文字,描绘苏州等地的农业生产,兼及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活情状,从较高的层面上契合传统农业文化真美兼具、华实相映的精神特质。三诗之中浓厚的农业本色,在文学与农史学的跨学科对话中显示出超拔流俗的审美价值和稳实可靠的认知意义。
关键词
高启
乐府诗
《打麦词》
《采茶词》
《养蚕词》
农业文化
跨学科对话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智能时代下的汉语变革研究——评《语言学与人工智能跨学科对话》
王捷威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衍生与融合:框架理论研究的跨学科对话
郭小安
滕金达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跨学科对话的思考——以“初诣”传统与明治神宫营建关系的讨论为例
陈昭
《风景园林》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启的三首乐府诗与农业文化
王翠
《农业考古》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