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匣温度边界条件对跨声转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葛健 柳阳威 陆利蓬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86-1493,共8页
为探究机匣壁面温度对跨声转子性能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对等温机匣壁面和绝热机匣壁面两种情况的跨声转子Rotor 37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其对特性线、总温等参数的展向分布和叶顶流场结构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等温壁面相比于绝热壁... 为探究机匣壁面温度对跨声转子性能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对等温机匣壁面和绝热机匣壁面两种情况的跨声转子Rotor 37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其对特性线、总温等参数的展向分布和叶顶流场结构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等温壁面相比于绝热壁面更接近实验的真实情况,采用等温壁面边界条件预测的出口总温径向分布在90%叶高以上更符合实验数据。等温壁面边界条件使Rotor 37转子的效率在数值上提升了约2%,更接近实验数据,但对三维流场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其对转子真实性能的影响很小。通过对熵的对比分析发现,由于采用等温壁面,机匣和外界的热交换可达轮缘功的1.4%,导致传统的绝热效率计算公式失效,而在使用增加了热交换项的修正效率公式后,两种温度边界条件的Rotor 37重新计算的效率几乎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匣 温度边界条件 效率 跨声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SCL格式在跨声速转子流场计算中应用
2
作者 朱阳历 左志涛 +2 位作者 王正明 陈海生 谭春青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4,共6页
以工程应用为背景,采用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和LU-SGS隐式解法,开发了基于MUSCL格式的CFD程序,并将程序应用到压气机跨声速转子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中,研究了5种差分格式限制器的计算效果。与Rotor 67和Rotor 37转子试验数据的对比表... 以工程应用为背景,采用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和LU-SGS隐式解法,开发了基于MUSCL格式的CFD程序,并将程序应用到压气机跨声速转子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中,研究了5种差分格式限制器的计算效果。与Rotor 67和Rotor 37转子试验数据的对比表明:当程序采用VanLeer限制器,且入口湍流粘性取值约为3.6倍的分子粘性时,收敛效果最好,能较准确地模拟出流场的总性能参数和激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声转子 MUSCL格式 限制器 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 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后排叶片相对位置对串列转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斌 刘宝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36,共11页
在折合叶尖切线速度381m/s条件下,利用跨声串列转子技术实现了总压比2.25,负荷系数高达0.55的风扇转子设计。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串列转子前、后排叶片周向和轴向几何相对位置的变化对各自其整体性能的影响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前... 在折合叶尖切线速度381m/s条件下,利用跨声串列转子技术实现了总压比2.25,负荷系数高达0.55的风扇转子设计。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串列转子前、后排叶片周向和轴向几何相对位置的变化对各自其整体性能的影响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前、后排几何相对位置的变化改变了后排叶片堵塞系数及其进、出的轴向速度和气流角,因而改变了速度三角形,导致了串列转子整体及各排叶片速度三角形及特性的变化;对于前、后排叶片最佳几何相对位置的选择,当后排叶片在前排叶片弦向上有0.1~0.15倍弦长的重叠时、后排叶片在周向上较为靠近前排叶片压力面时,串列转子能够获得较高的气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转子 前后排叶片 周向相对位置 轴向相对位置 堵塞系数 气动设计 高负荷风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