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和缺血再灌注豚鼠右心室游离壁跨壁传导和各向异性传导特性的测定
1
作者 封卫毅 袁秉祥 董亚琳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51-54,共4页
以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研究了正常和模拟缺血再灌注条件下,豚鼠右心室游离壁的内、外膜下传导和跨壁传导等心肌传导特性。结果显示,在心肌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兴奋在豚鼠右心室内膜下的扩布有所减慢但无方向性差异,心外膜不... 以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研究了正常和模拟缺血再灌注条件下,豚鼠右心室游离壁的内、外膜下传导和跨壁传导等心肌传导特性。结果显示,在心肌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兴奋在豚鼠右心室内膜下的扩布有所减慢但无方向性差异,心外膜不同方向上的传导差异则显著增大。同时,。C室肌外向和内向跨壁传导时间均有明显性延长,部分标本甚至出现完全性跨壁传导阻滞。,G肌传导特性的这种不均一性变化,为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折返激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壁传导 各向异性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豚鼠心室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及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封卫毅 袁秉祥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526-530,共5页
利用细胞内玻璃微电极记录技术,研究了离体豚鼠右心室游离壁缺血再灌渔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跨壁传导等电生理特性变化之间的关系,并观察了利多卡因对其的影响。结果;在缺血和再灌注中,因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缩短、心肌传导时间尤... 利用细胞内玻璃微电极记录技术,研究了离体豚鼠右心室游离壁缺血再灌渔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跨壁传导等电生理特性变化之间的关系,并观察了利多卡因对其的影响。结果;在缺血和再灌注中,因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缩短、心肌传导时间尤其是跨壁传导时间延长、心外膜下心肌至极离散化和心肌兴奋性的不均一化等变化而引起的折返激动,可能是这一模型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10μmol/L利多卡因在此模型中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的途径,可能与降低心肌兴奋性、成慢心肌传导速度,从而阻断折返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心律失常 跨壁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