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政策分析:2012-2020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赵崤含
潘勇
-
机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学院
-
出处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7-59,共13页
-
基金
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现代服务业学科群资助项目(教高[2020]419)。
-
文摘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贸易方式,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各项政策的支持,但考虑到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配套政策的制定开始得较晚,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政策体系,对现有跨境电子商务政策文本及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助于厘清政策制定意图和背景,评价政策实施效果,为下一步政策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鉴于此,结合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从参与主体、政策效力、发展阶段、政策工具类型四个维度着手,对71份跨境电子商务政策样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从参与主体看,当前跨境电子商务政策致力于各参与主体的协调发展,对参与主体的覆盖较为全面,但从相关政策条文的数量看更偏重监管主体;从政策效力看,当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权威型政策较少,政策效力整体不高,对行业共性问题缺乏相应的约束力和执行力,但灵活调整型政策较多,能根据行业发展变化与具体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指导;从发展阶段看,根据政策年度发布数量与关键政策发布节点,结合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特征,可将跨境电子商务政策发展过程分为政策蓄势期、政策红利期、监管过渡期、规范发展期四个阶段;从政策工具类型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跨境电子商务政策工具体系,但环境型政策工具仍然是当前实施的重点,使用最多,而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下一阶段应调整策略,加大对这两类政策工具的使用力度。
-
关键词
跨境电子商务政策
参与主体
政策效力
发展阶段
政策工具类型
-
Keywords
cross border e-commerce policy
participants
policy effectiveness
development stage
types of policy tools
-
分类号
F752.0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