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境犯罪共同法治:政治本质、差序格局与整体行动
1
作者 周建军 曹渝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4,共13页
跨境利益的客观存在及其分层诠释指明了跨境犯罪范畴的利益基础,决定了跨境犯罪治理的利益旨趣,奠定了跨境犯罪治理的政治本质和共同法治要求。源于边地社会的自然基础和差序格局,跨境犯罪出现了显而易见的异化问题。为此,跨境犯罪的共... 跨境利益的客观存在及其分层诠释指明了跨境犯罪范畴的利益基础,决定了跨境犯罪治理的利益旨趣,奠定了跨境犯罪治理的政治本质和共同法治要求。源于边地社会的自然基础和差序格局,跨境犯罪出现了显而易见的异化问题。为此,跨境犯罪的共同法治要从跨境法益及其共同命运的政治基础出发,尊重跨境事务的自然属性和需求,反映各方的合理利益,控制优势权力的滥用,通过信任、交往和法治的方法,抑制跨境犯罪的发生,共同惩罚犯罪人,保障合理的跨境需要和利益,不断改善跨境犯罪治理的政治基础、法治进路和程序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犯罪 法益 共同法治 异化 自然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前沿的跨境犯罪问题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任克勤 陈秀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5期61-66,共6页
文章认为,跨境犯罪的涵义是:“特指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之间跨越地域界线的犯罪。”其特征是犯罪主体跨越了双方的地界。跨境犯罪可按犯罪主体境籍区属、空间区域、案件性质分为三类。主要以走私、贩毒、诈骗、制贩假币犯罪为主,近年逐渐... 文章认为,跨境犯罪的涵义是:“特指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之间跨越地域界线的犯罪。”其特征是犯罪主体跨越了双方的地界。跨境犯罪可按犯罪主体境籍区属、空间区域、案件性质分为三类。主要以走私、贩毒、诈骗、制贩假币犯罪为主,近年逐渐发展到杀人、抢劫、盗窃、绑架、涉枪以及黑社会渗透等多种犯罪。文章分析了跨境犯罪四个方面的原因,并预测跨境犯罪的数量会有大的增幅、性质会更加严重、有组织犯罪会更加突出。提出的控制打击对策是:增强控制打击跨境犯罪的战略意识;控制跨境犯罪的通道;强化侦查职能;组建专门队伍;控制境外黑社会活动的渗透和发展;开展与港澳的区际警务协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犯罪 涵义 特征 分类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湄流域防控跨境犯罪联合执法路径构建:反洗钱的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春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3,共13页
澜湄流域地缘政治复杂,跨境犯罪形势严峻,防控犯罪需要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当前澜湄合作机制因其关注安全问题和执法合作,从众多机制中脱颖而出,但如何搁置争议,形成共识,依然需要找准切入点进行路径探索以明确方向。文章从遏制各类严重... 澜湄流域地缘政治复杂,跨境犯罪形势严峻,防控犯罪需要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当前澜湄合作机制因其关注安全问题和执法合作,从众多机制中脱颖而出,但如何搁置争议,形成共识,依然需要找准切入点进行路径探索以明确方向。文章从遏制各类严重跨境犯罪资金清洗的反洗钱合作楔入,以此为共识平台,结合实证研究和思辨分析,检视当前澜湄流域联合执法需求与供给,深入剖析当前防控跨境犯罪合作机制利弊,并在完善路径构建方面提出国际、区域、中国3种方案,尤其强调中国路径所倡导的呼吸与共,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洗钱 澜湄流域 跨境犯罪 联合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澳回归后跨境犯罪的特征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马进保 易志华 《公安大学学报》 2000年第6期84-87,共4页
跨境犯罪的特征是其犯罪行为发生在一国内并跨越了两个以上的行政区域 ;境内外犯罪势力相互勾结甚至融入国际犯罪浊流 ;获取非法经济利益成为跨境犯罪的主要目的 ;犯罪分子利用案件管辖的复合性逃避惩罚 ;案件的侦破需要实行跨区域警务... 跨境犯罪的特征是其犯罪行为发生在一国内并跨越了两个以上的行政区域 ;境内外犯罪势力相互勾结甚至融入国际犯罪浊流 ;获取非法经济利益成为跨境犯罪的主要目的 ;犯罪分子利用案件管辖的复合性逃避惩罚 ;案件的侦破需要实行跨区域警务合作。对跨境犯罪的防治对策有 :增强合作意识 ,树立联手防治的战略思想 ;完善协调机制 ,提高各方协同作战能力 ;严格边境管理 ,控制犯罪分子跨境作案的通道 ;强化侦查合作 ,严厉打击跨境犯罪活动 ;开辟新的合作途径 ;实施司法资源共享制度 ;制定区际司法协助法 ,协调合作各方的法律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犯罪 犯罪特点 发展趋势 防治对策 香港回归 中国 澳门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地区中国公民跨境网络犯罪及治理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庄华 马忠红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54,共14页
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嫌网络犯罪14.2万人,同比上升47.9%,最高检成立惩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研究指导组,统筹协调深化打击治理网络犯罪工作。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公民跨境实施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犯罪的主要目的地。大量中... 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嫌网络犯罪14.2万人,同比上升47.9%,最高检成立惩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研究指导组,统筹协调深化打击治理网络犯罪工作。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公民跨境实施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犯罪的主要目的地。大量中国公民跨境到东南亚各国实施针对我国境内民众的网络犯罪,不仅给国内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也造成与流入国民众的紧张关系。通过2011年至2019年期间东南亚各国移交回国的网络诈骗人员情况分析,发现移交人数总体上升,并在2019年达到峰值。从犯罪窝点的空间分布和转移来看,实施网络诈骗和网络赌博的犯罪者对犯罪窝点的选择,其考虑因素各有不同,前者主要考虑经济成本和惩罚成本,后者更多受政策法律和执法力度影响;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犯罪窝点地有从遍布东南亚向缅甸北部聚集的趋势。从犯罪特征的变化来看,具有犯罪组织公司化、主犯隐蔽化和从犯胁迫化、犯罪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化以及网络诈骗和网络赌博融合化等特征。有效治理东南亚地区中国公民跨境网络犯罪,需要采取完善打击跨境网络犯罪及其周边产业的法治体系,创新机制推进国际执法合作,严控重点人员出境与回流,全链条管控网络犯罪周边产业等综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网络赌博 网络犯罪 跨境犯罪 东南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野生动物团伙犯罪之打击对策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新猛 姜南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3,共5页
跨境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所具有的低风险、高收益等特性,使得职业化犯罪团伙涉足跨境野生动物犯罪。跨境野生动物犯罪,不但加剧大量珍稀野生物种濒临灭绝,危及生态环境安全,而且还破坏国家的边境管理、海关监管、金融监管等制度,危及国家... 跨境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所具有的低风险、高收益等特性,使得职业化犯罪团伙涉足跨境野生动物犯罪。跨境野生动物犯罪,不但加剧大量珍稀野生物种濒临灭绝,危及生态环境安全,而且还破坏国家的边境管理、海关监管、金融监管等制度,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打击跨境野生动物犯罪团伙,要完善国内不同执法机构间的协调合作机制,从国家层面推动与周边国家(地区)间的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犯罪 非法野生动物贸易 安全 犯罪对策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证券犯罪刑事管辖及法律适用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宪权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52,共11页
境内与境外的证券市场适用不同的法律监管体制,跨境证券犯罪的跨境特征可能使境内境外对相关证券犯罪均具有刑事管辖权,从而引发刑事管辖冲突。对于跨境证券交易的监管和法律适用,无论是在法律规定层面还是在司法实践层面,均应遵循“主... 境内与境外的证券市场适用不同的法律监管体制,跨境证券犯罪的跨境特征可能使境内境外对相关证券犯罪均具有刑事管辖权,从而引发刑事管辖冲突。对于跨境证券交易的监管和法律适用,无论是在法律规定层面还是在司法实践层面,均应遵循“主场原则”。应明确监管职能上的分工以避免适用不同法律法规的混乱情况,应体现最大的监管效能并减少区际法律冲突。跨境证券犯罪的刑事管辖权归属应充分尊重行政监管原则和考虑前置性法律的适用,并与行政管辖权归属保持一致。跨境证券犯罪的刑事管辖权归属应考虑犯罪行为社会危害的主要发生地。以内幕交易为代表的跨境证券犯罪的主要行为是“交易”,根据区际刑事管辖冲突的解决规则,应由交易行为的发生地管辖,按照交易地的刑法对相关行为进行刑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犯罪 内幕交易 刑事管辖 刑法适用 管辖冲突 主场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际移交逃犯制度新探 被引量:4
8
作者 马进保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45,共6页
建立我国的区际移交逃犯制度 ,对“一国两制”条件下联手打击跨境犯罪意义重大 ,各法域应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共同制订一部体现相互尊重、主动合作、以程序为主等原则的《逃犯移交协定》 ,确立移交逃犯的条件、程序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 ,... 建立我国的区际移交逃犯制度 ,对“一国两制”条件下联手打击跨境犯罪意义重大 ,各法域应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共同制订一部体现相互尊重、主动合作、以程序为主等原则的《逃犯移交协定》 ,确立移交逃犯的条件、程序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 ,从而实现移交逃犯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犯罪 移交逃犯 平等协商 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内地与香港特区间刑事诉讼转移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5
9
作者 赵秉志 黄晓亮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4-102,共9页
针对同一起跨境犯罪,内地与香港特区在双方根据各自刑事法律均享有刑事管辖权,且均已启动刑事诉讼程序时,可进行区际刑事诉讼转移,即就该案件刑事管辖权的实际行使达成共识,由一方来行使刑事管辖权,对犯罪予以追究,他方承认实际管辖方... 针对同一起跨境犯罪,内地与香港特区在双方根据各自刑事法律均享有刑事管辖权,且均已启动刑事诉讼程序时,可进行区际刑事诉讼转移,即就该案件刑事管辖权的实际行使达成共识,由一方来行使刑事管辖权,对犯罪予以追究,他方承认实际管辖方所做出的刑事判决。在"一国两制"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内地与香港特区间开展刑事诉讼转移的刑事司法合作活动,须遵循"双重犯罪原则"、"有限的犯罪地管辖原则"和"一事不二审原则"。内地与香港特区刑事诉讼转移制度的构建,可以从包括原则、条件、程序和刑事诉讼转移的拒绝4个方面入手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犯罪 区际刑事诉讼转移 一国两制 双重犯罪 刑事诉讼转移的拒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