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客工计划中的政府监管与中介授权——以中越跨境劳务合作为例
1
作者 黄岩 王彬彬 《公共行政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61,199,200,共18页
跨境劳务合作计划自2017年正式落地广西后便取得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充分利用这一政策红利引进越南工人,以承接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30天签证政策的严格约束,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用工企业、中介公司共同维持了一个动态... 跨境劳务合作计划自2017年正式落地广西后便取得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充分利用这一政策红利引进越南工人,以承接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30天签证政策的严格约束,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用工企业、中介公司共同维持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用工管理模式。在安全化和商业化的双重目标指引下,越南客工的超短期签证政策得到了严格执行,客工的脱离监管和逾期不归现象远少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并且客工的劳动权益也得到保障。引进外国劳工对于中国各级政府而言,都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政策学习过程。论文所呈现的案例其政策创新之处在于,地方政府通过充分向中介公司授权并施以严格监管,制造了一个动态的劳动力市场和中介服务市场,这种动态监管引导中介公司和用工企业良性竞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基于利益平衡达成的政策,有效推进了安全化和商业化目标的实现,超越了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客工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劳务合作 客工 安全化 商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越跨境劳务合作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鑫 王志远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60,共5页
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经济差异性和劳动力市场互补性等有利条件,中越跨境劳务合作正在稳步推进,但同时存在着跨境劳动力市场不健全、跨境劳务合作信息不对称、跨境劳务培训体系不健全、跨境劳务合作产业支撑不足及跨境劳务合作组织协调... 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经济差异性和劳动力市场互补性等有利条件,中越跨境劳务合作正在稳步推进,但同时存在着跨境劳动力市场不健全、跨境劳务合作信息不对称、跨境劳务培训体系不健全、跨境劳务合作产业支撑不足及跨境劳务合作组织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想进一步推进中越跨境劳务合作,必须在加快中越跨境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步伐、完善中越跨境劳务合作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中越跨境劳务培训体系、打造中越跨境劳务合作区域生产网络支撑带、建立中越跨境劳务合作协调管理机制等方面作出更多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越跨境劳务合作 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下跨境劳务合作与劳务移民治理创新研究——以中越边境地区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鑫 朱春燕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8-123,共6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治理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劳务移民社会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当前中越跨境劳务合作的实践促进了劳务移民社会治理由“各自为战”的单边国家治理向“合作共赢”的双边区域治理转变,并在移民劳工入境管...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治理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劳务移民社会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当前中越跨境劳务合作的实践促进了劳务移民社会治理由“各自为战”的单边国家治理向“合作共赢”的双边区域治理转变,并在移民劳工入境管理规范化、移民劳工跨境流动组织化、移民劳工社会治理市场化、移民劳工双边政府协同治理和移民劳工治理效益“经济化”等方面提供了劳务移民治理的成功“地方经验”。今后要重点促进劳务移民社会治理由单边国家治理向双边区域治理、由单元主体治理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由传统治理手段向现代化治理手段、由政府治理机制为主向以市场机制为主的多元治理机制等重点方向转型升级,最终通过跨境劳务合作打造双边劳务移民社会治理的“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籍移民劳工 跨境劳务合作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境劳务合作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基于大数据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7-16,共10页
随着跨境劳务合作的持续深化,中国劳务输出由低端劳动密集型向技能型、知识型人力资本输出转型,给职业技术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大数据分析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不一,但第二产业整体仍具较高的吸纳就业的... 随着跨境劳务合作的持续深化,中国劳务输出由低端劳动密集型向技能型、知识型人力资本输出转型,给职业技术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大数据分析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不一,但第二产业整体仍具较高的吸纳就业的能力,国家之间的技术技能人才流动有助于各国实现产出和就业的均衡发展。然而,中国职业技术人才在培养规模、职业技能素质、国际化水平、地区布局和专业结构上,都与"一带一路"倡议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无法很好地适应国际劳务合作深化和国际投资扩大带来的需求增长。对此,未来应以开放视角预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技术技能人才供需,规划职业教育发展规模;扩展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渠道,提升跨境劳务合作人员素质;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化程度,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和"引进来";优化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地区和专业布局,提升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对接程度,使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跨境劳务合作 职业技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跨境次区域跨境劳务合作模式与路径 被引量:8
5
作者 张鑫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67,共7页
跨境劳务合作成为跨境次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建设给跨境劳务合作带来了历史机遇。当前"一带一路"跨境次区域跨境劳务合作形成了民间自发的跨界民族间劳务帮扶模式、企业组织劳务派遣的跨境劳务合作... 跨境劳务合作成为跨境次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建设给跨境劳务合作带来了历史机遇。当前"一带一路"跨境次区域跨境劳务合作形成了民间自发的跨界民族间劳务帮扶模式、企业组织劳务派遣的跨境劳务合作模式、境外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带动跨境劳务合作模式、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带动的跨境劳务合作模式和政府主导型跨境劳务合作模式等主要模式,为推进跨境劳务合作与跨境次区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一带一路"跨境次区域劳务合作还面临着跨境次区域劳动力流动壁垒、跨境劳务合作质量与结构不合理、跨境劳务参与产业分工合作体系不健全、跨境劳务合作多元主体协同不足和跨境劳务合作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要深化"一带一路"跨境次区域跨境劳务合作,需要从建立跨境次区域劳动力共同市场、优化跨境劳务合作质量与结构、构建合理的跨境次区域国际产业分工合作体系、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推进跨境劳务合作格局和健全跨境劳务合作体制机制等路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跨境次区域 跨境劳务合作 劳务合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工跨境迁移机制与治理策略——以广西P镇的越南劳工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吴存玉 梁栋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7-164,210,共19页
【问题】随着中越跨境劳务合作的推进,有关临时外籍劳工迁移与治理的问题显现,但学界对此的关注不足。文章结合广西境内的越南籍劳工迁移经验,考察临时外籍劳工迁移的组织机制及其变迁,以及政府治理的张力。【方法】选取广西P镇为调研地... 【问题】随着中越跨境劳务合作的推进,有关临时外籍劳工迁移与治理的问题显现,但学界对此的关注不足。文章结合广西境内的越南籍劳工迁移经验,考察临时外籍劳工迁移的组织机制及其变迁,以及政府治理的张力。【方法】选取广西P镇为调研地点,三年间五次深入实地以观察、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了当地越南劳工的生成逻辑、治理机制与困境。【发现】中越边境的跨境劳务市场由来已久,其最初主要由雇主、劳工与民间经纪人等多方利益主体共同构建而成,具有自发性和非正规性。随着国家的介入,正式的跨境劳务合作兴起,临时外籍劳工的迁移与治理看似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实则仍难以阻止非正规迁移的暗流。原因在于深具民间性、深度依赖民间经纪人的传统组织方式有很强的惯性,地方政府期待中的规范化迁移方式实际上无法适配复杂多元的乡村经济与社会生态,也隔不断一衣带水的文化关联。当然政府的协调机制也存在一定问题。【结论】在地方政府的干预下,以市场为基础、移民中介为主体的移民治理体系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因此需要注意移民治理中的民间性和非制度化因素。国际移民治理经验也可为我国跨境劳务合作提供相应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籍劳工 移民中介 移民治理 跨境劳务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