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利视角下空海跨域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1
作者 王一凡 刘利田 刘俊源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3,共8页
随着人类对海洋探索需求的不断增长,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变得十分重要。然而,由于空气与海水两种介质的不同特性以及海上环境复杂多变的影响,实现空海跨域通信面临诸多技术挑战。为了深入探究空海跨域通信的创新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人类对海洋探索需求的不断增长,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变得十分重要。然而,由于空气与海水两种介质的不同特性以及海上环境复杂多变的影响,实现空海跨域通信面临诸多技术挑战。为了深入探究空海跨域通信的创新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文章基于专利检索结果构建了数据集,研究了专利整体态势、全球地域分布和重要创新主体,分析了空海跨域链路级直接通信、空海跨域中继通信和空海跨域通信组网3个技术分支的核心专利及技术演进,并在核心技术攻关和专利保护运用方面向我国创新主体提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海跨域通信 链路级通信 中继通信 通信组网 专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聚合应用的安全跨域通信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建华 刘志容 陈浩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9,共11页
针对聚合应用现有的多种跨域通信方案难以同时兼顾安全性和高效性,提出适合聚合应用的安全跨域通信(SCDC,secure cross-domain communication)系统,将不同信任域内容封装成安全组件,借助于分层通信栈实现域间通信,并通过封装对象实现细... 针对聚合应用现有的多种跨域通信方案难以同时兼顾安全性和高效性,提出适合聚合应用的安全跨域通信(SCDC,secure cross-domain communication)系统,将不同信任域内容封装成安全组件,借助于分层通信栈实现域间通信,并通过封装对象实现细粒度对象共享。保障了聚合应用与组件间的安全跨域通信与对象共享,且不需要浏览器做任何修改。实验表明,系统引入了有限的开销,而通信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聚合应用 组件 跨域通信 共享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ABE的编队跨域通信方案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威 周学广 +2 位作者 瞿成勤 罗芳 纪祥君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50-258,共9页
属性基加密机制(ABE,attribute-based encryption)能够细粒度地实现敏感数据的访问控制以及一对多保密通信。代理重加密技术能够实现跨域数据密文的转换。针对舰艇编队一对多跨域指挥和舰艇随遇接入的实际需求,在ABE机制和代理重加密技... 属性基加密机制(ABE,attribute-based encryption)能够细粒度地实现敏感数据的访问控制以及一对多保密通信。代理重加密技术能够实现跨域数据密文的转换。针对舰艇编队一对多跨域指挥和舰艇随遇接入的实际需求,在ABE机制和代理重加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密文策略(CP,cipher policy)的属性基加密机制(CP-ABE)的编队跨域通信方案,给出了具体案例,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分析表明该方案能够满足编队内一对多通信和舰艇跨域的通信安全需求,并同时满足了舰艇随遇接入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艇编队 跨域通信 随遇接入 属性基加密 代理重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自主无人系统跨域通信组网技术发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同乐 肖玉杰 +4 位作者 何翼 王慎 刘方 毛柳伟 乔永杰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683-691,共9页
跨域通信组网技术一直是自主无人集群通信传输、协同控制的重要根基和技术难点.主要聚焦海上作战领域,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了集群跨域通信组网的概念及内涵,综述了拓扑结构、分簇算法、路由协议在跨域通信组网中的应用发展... 跨域通信组网技术一直是自主无人集群通信传输、协同控制的重要根基和技术难点.主要聚焦海上作战领域,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了集群跨域通信组网的概念及内涵,综述了拓扑结构、分簇算法、路由协议在跨域通信组网中的应用发展概况,分析了跨域传输、安全防护、自主智能化等关键技术和下一步研究展望,以期为我国海上无人集群跨域组网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域通信组网 海洋无人系统 自主智能化 通信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域通信网络中多级传输延时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迪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8期152-156,共5页
跨域通信网络内部存在较多的传输链路,频率相同的通信载波之间在多级传输延时的过程中易生成干扰信号,导致延时补偿误差增大。针对该情况,文中提出一种跨域通信网络中多级传输延时补偿方法。根据不同域下的用户信息构建跨域认证机制,并... 跨域通信网络内部存在较多的传输链路,频率相同的通信载波之间在多级传输延时的过程中易生成干扰信号,导致延时补偿误差增大。针对该情况,文中提出一种跨域通信网络中多级传输延时补偿方法。根据不同域下的用户信息构建跨域认证机制,并进一步检测通信密钥状态,及时补偿缺失的数据信息,实现有效的通信信息检测。通过均衡跨域通信网络簇中的信息负载提升内部网络之间的传输交流性能,避免数据之间的模糊关系;调节通信信号衰弱因子参数,获取合理有效的补偿参数,并建立跨域信息与通信网络节点之间的关系,由此完成多级传输延时补偿操作。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在进行延时补偿时所需的补偿差值较小,产生的间距误差在5%以内,能够有效实现跨域通信网络中多级传输延时补偿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域通信网络 多级传输 延时补偿 认证 网络信息传输 延时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域基站UUV集群试验方法研究
6
作者 陈彦勇 杨芳 +2 位作者 王少东 胡婷 周永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88,共4页
本文针对水下无人系统集群协同探测与目标跟踪,提出基于水面水下跨域基站通信组网UUV集群湖上试验方案和思路。通过研制水下集群控制系统,以及UUV平台尝试加装鱼雷自导并解决加装后平台信息控制、跟踪弹道设计、低速下自导参数确定、跟... 本文针对水下无人系统集群协同探测与目标跟踪,提出基于水面水下跨域基站通信组网UUV集群湖上试验方案和思路。通过研制水下集群控制系统,以及UUV平台尝试加装鱼雷自导并解决加装后平台信息控制、跟踪弹道设计、低速下自导参数确定、跟踪与攻击策略等技术,实现了湖上UUV集群探测与攻击协同试验。湖上通信拉距试验、组网试验、探测与攻击协同试验表明,该方案能够满足至少三节点的集群探测与攻击试验目的,试验实施简单有效,采用的架构和方法亦可用于更多节点的UUV集群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UV 跨域通信 协同探测 集群攻击 试验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PAN太赫兹无线个域网边缘节点信息高效报告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宁 霍兵 +1 位作者 宋瑞良 任智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09-1716,共8页
针对太赫兹无线个域网络中跨个域网(personal area network,PAN)通信存在的常规信道时间分配时段(normal channel time allocation period,N-CTAP)部分常规节点数据传输受干扰影响节点通信的成功率等问题,提出一种太赫兹网络的高效自适... 针对太赫兹无线个域网络中跨个域网(personal area network,PAN)通信存在的常规信道时间分配时段(normal channel time allocation period,N-CTAP)部分常规节点数据传输受干扰影响节点通信的成功率等问题,提出一种太赫兹网络的高效自适应报告方法(efficient adaptive reporting approach of terahertz network,EARA-T)。该方法将常规节点细分为正常节点和边缘节点,在节点入网前及入网后将节点类型信息及时高效地报告给所在PAN的微微网控制器(piconet coordinator,PNC),以便于PNC在时隙分配上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甚至消除网间干扰对数据传输的影响。通过使用OPNET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相较于FDP协议和FCP协议,所提方法信息报告控制开销和时延的降低分别不少于14.1%和3.7%,信息报告成功率提高了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无线个 通信 边缘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互联网体系结构创新的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罗洪斌 张珊 +1 位作者 王志远 孟晴开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1420,共10页
互联网是促进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然而,支撑并规范互联网正常运行的关键核心技术——互联网的TCP/I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体系结构——几十年来几乎保持不变.本文首先从技术自身... 互联网是促进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然而,支撑并规范互联网正常运行的关键核心技术——互联网的TCP/I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体系结构——几十年来几乎保持不变.本文首先从技术自身弊端、社会发展需求、技术转移周期、科技革命规律四个方面论述了开展互联网体系结构创新的必要性.其次,运用系统科学原理阐明了TCP/IP体系结构弊端的根源.再次,运用系统观念揭示了信息网络的功能本质和网络间的互联本质,发现了信息传递的四个自然属性(对象属性、身份属性、位置属性、手段属性).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基于两个本质和四个自然属性开展创新互联网体系结构创新的实例——共生网络.最后,结合共生网络架构展望了部署新型互联网体系结构的总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体系结构 异构网络 网间互联 跨域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以太网与E1网中的同步动态随机存储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符世龙 陈松岩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0-365,共6页
为了实现不同速率数据链路通信的相互转换,提出了一种利用现场可编程门序列(FPGA)设计并实现可对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DRAM)进行数据缓存并高速读写的控制器.该控制器采取状态机和令牌环机制,通过对SDRAM操作,实现了双向4路的跨时钟域... 为了实现不同速率数据链路通信的相互转换,提出了一种利用现场可编程门序列(FPGA)设计并实现可对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DRAM)进行数据缓存并高速读写的控制器.该控制器采取状态机和令牌环机制,通过对SDRAM操作,实现了双向4路的跨时钟域的匹配.该控制器适用于任意长度的以太网帧和其他类型的数据相互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 时钟通信 现场可编程门序列 以太网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