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坐式单轨交通区间乘客疏散救援仿真分析
1
作者 陈柏坤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99,共5页
[目的]跨坐式单轨交通制式独特,在高架线路上进行疏散救援时不同于常规的城市轨道交通疏散救援形式,因此有必要对该制式下区间乘客疏散救援方式与疏散效率等进行深入研究。[方法]建立跨坐式单轨交通区间乘客疏散救援仿真模型,研究典型... [目的]跨坐式单轨交通制式独特,在高架线路上进行疏散救援时不同于常规的城市轨道交通疏散救援形式,因此有必要对该制式下区间乘客疏散救援方式与疏散效率等进行深入研究。[方法]建立跨坐式单轨交通区间乘客疏散救援仿真模型,研究典型的三种不同区间乘客疏散救援方式的影响因素,探究疏散效率较高的救援措施;针对横向及垂向疏散救援场景,提出达到最佳疏散效率的救援设施设置位置与数量的确定方法;提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跨坐式单轨交通区间乘客疏散救援建议。[结果及结论]疏散影响因素方面,疏散救援设备放置位置与数量影响横向救援时间;消防云梯倾斜角度影响垂向疏散救援时间;工作人员的引导作用对跨坐式单轨交通区间乘客疏散救援有积极作用。在疏散效率方面,横向、纵向及垂向疏散救援方式中应当优先考虑横向救援方式;横向及垂向疏散救援设备放置位置应尽量使每块横向救援渡板上的疏散人数相同;采用垂向疏散救援时,疏散效率随着消防云梯倾斜角度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坐式单轨交通 区间 乘客疏散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坐式单轨交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道梁动力性能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马继兵 夏招广 蒲黔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8年第8期30-35,共6页
对重庆跨坐式单轨交通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道梁、墩体结构进行了动力试验,测试其动力特性及在不同行车速度下的动力响应。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道梁结构实测自振特性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相符;轨道梁结构具有较好的竖... 对重庆跨坐式单轨交通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道梁、墩体结构进行了动力试验,测试其动力特性及在不同行车速度下的动力响应。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道梁结构实测自振特性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相符;轨道梁结构具有较好的竖向刚度和结构强度;单轨车辆以不同速度通过桥梁时,试验梁横向基频、横向加速度等横向振动性能与《铁路桥梁检定规范》的要求有一定差异;运行单轨车辆对轨道梁结构有一定的冲击作用,但不显著;墩体结构横向动力性能良好,满足限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坐式单轨交通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道梁 动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跨坐式单轨交通设备模式安全评估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杜子学 金波 薛胜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23,共5页
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跨坐式单轨交通设备模式的安全性进行研究,结合跨坐式单轨交通设备模式的特点,建立了包括车辆、道岔、轨道梁等3个系统共计13个指标的多因素多级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递阶层次安全评估模型,确定各层评... 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跨坐式单轨交通设备模式的安全性进行研究,结合跨坐式单轨交通设备模式的特点,建立了包括车辆、道岔、轨道梁等3个系统共计13个指标的多因素多级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递阶层次安全评估模型,确定各层评价因素相对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安全状况进行评估。重庆市跨坐式单轨交通3号线实例分析结果显示跨坐式单轨交通设备模式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为"良好"。由计算所得指标权重可知,道岔是影响单轨交通设备安全性的首要因素,其次是车辆,最后是轨道梁。评价结果及影响因素排序可为控制跨坐式单轨交通事故及制定有效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坐式单轨交通 设备模式 安全评估 模糊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跨坐式单轨交通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设计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韩军 朱尔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7-90,共4页
对韩国大邱跨坐式单轨交通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设计进行了介绍,包括梁截面、跨度、梁体混凝土等级、预应力设计和普通钢筋设计。通过与重庆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的各项设计进行详细对比后,对韩国大邱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的设计进行了评价,... 对韩国大邱跨坐式单轨交通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设计进行了介绍,包括梁截面、跨度、梁体混凝土等级、预应力设计和普通钢筋设计。通过与重庆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的各项设计进行详细对比后,对韩国大邱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的设计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跨坐式单轨交通 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 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跨坐式单轨信号系统设计要点 被引量:4
5
作者 彭湃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8期39-40,51,共3页
简要介绍了跨坐式单轨信号系统方案。针对轻型跨坐式单轨信号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设计要点,如全自动运行、道岔控制、红灯误出发、互联互通等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合理建议,供相应建设项目作参考。
关键词 轻型跨坐式单轨交通 全自动运行 信号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景区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的影响——以沈阳轨道交通旅游专线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何吉成 徐雨晴 周铁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58,共4页
规划中的沈阳轨道交通旅游专线穿越沈阳棋盘山旅游景区,线路采用跨坐式单轨交通制式。通过对线路走向、轨道与车辆制式的选择,以及车站设置、高架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旅游景区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的影响。该线路充分考虑... 规划中的沈阳轨道交通旅游专线穿越沈阳棋盘山旅游景区,线路采用跨坐式单轨交通制式。通过对线路走向、轨道与车辆制式的选择,以及车站设置、高架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旅游景区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的影响。该线路充分考虑了与既有或规划道路的结合,采用了对景区环境影响小的轨道及车辆制式,在车站设置和高架结构设计上做到了与景区环境的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跨坐式单轨交通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时变率的单轨线路缓和曲线长度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仁伟 徐湛 +1 位作者 刘浪 高建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60,72,共3页
受地形的约束,重庆跨坐式单轨线路的"小半径、大超高、短曲线"特点对行车平稳性和舒适性产生着重要影响。通过对线路缓和曲线的超高时变率进行分析,探讨了速度控制对行车平稳性及乘客舒适性的影响,同时对单轨线路缓和曲线长... 受地形的约束,重庆跨坐式单轨线路的"小半径、大超高、短曲线"特点对行车平稳性和舒适性产生着重要影响。通过对线路缓和曲线的超高时变率进行分析,探讨了速度控制对行车平稳性及乘客舒适性的影响,同时对单轨线路缓和曲线长度设置进行了计算,建议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控制在2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坐式单轨交通 缓和曲线 超高时变率 平稳性 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频率变化的铸钢支座故障识别方法
8
作者 杨永超 汪同庆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3-56,共4页
重庆市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梁铸钢支座的状况关系到整个单轨交通运行的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变化的新方法来识别铸钢支座存在的故障。通过改变铸钢支座锚固螺杆的紧固力矩,测量前5阶固有频率,计算各阶固有频率变化率,并根据平均固有... 重庆市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梁铸钢支座的状况关系到整个单轨交通运行的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变化的新方法来识别铸钢支座存在的故障。通过改变铸钢支座锚固螺杆的紧固力矩,测量前5阶固有频率,计算各阶固有频率变化率,并根据平均固有频率变化率的大小对现场运营线的铸钢支座做出安全、预警等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坐式单轨交通 轨道梁 铸钢支座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