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哈合拍电影《音乐家》:“一带一路”政策驱动下的跨国电影生产范式与创新意义
1
作者
李墨轩
岳大为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66-71,共6页
在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日益深化的背景下,跨国电影合拍已成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推动影视产业发展的关键途径。然而,传统的合拍模式多以商业利益为主要驱动力,缺乏对政策支持与文化使命的深入探讨。本文以中哈合拍电影《音乐家》(西尔扎...
在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日益深化的背景下,跨国电影合拍已成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推动影视产业发展的关键途径。然而,传统的合拍模式多以商业利益为主要驱动力,缺乏对政策支持与文化使命的深入探讨。本文以中哈合拍电影《音乐家》(西尔扎提·亚合甫,2019)为例,运用案例分析、政策解读和跨文化传播等方法,深入探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政策驱动对跨国电影生产范式的影响及其创新意义。研究旨在揭示政策支持如何重塑跨国电影生产模式,突破传统商业导向的合拍片模式,形成以文化交流与合作为核心的创新生产范式;通过对影片在叙事策略、文化融合、制作模式等方面的深入分析,阐明这些创新实践如何促进中哈两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形象的塑造。研究结论指出,政策支持不仅提供资金和资源保障,更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推动了创新的跨国电影生产范式的形成。本文探讨了政策驱动与跨国电影生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戏剧影视学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同时为电影制片人、政策制定者及文化交流工作者提供实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驱动
跨国电影
生产
《音乐家》
“一带一路”
创新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1世纪以来亚洲跨国电影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赟姝
张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33-37,共5页
在“跨国电影”的研究中,其属性和定义不尽相同,有些通过挖掘并未得到认可的共性文化以激发对某种共性文化的深层跨国归属感;有些以相似族群、语言和文化亲和力、亲缘关系为概念进行合拍;有些通过跨国合作解决不利于本国电影发展的制作...
在“跨国电影”的研究中,其属性和定义不尽相同,有些通过挖掘并未得到认可的共性文化以激发对某种共性文化的深层跨国归属感;有些以相似族群、语言和文化亲和力、亲缘关系为概念进行合拍;有些通过跨国合作解决不利于本国电影发展的制作环境以提升本国电影制作能力;有些通过吸取跨国资本以生产全球商业电影;有些以电影知名导演为中心进行跨国制作。21世纪跨国电影研究作为电影理论研究的重要倾向之一,其概念、定义、成因和侧重点,以及从电影民族性到跨国性的学术观点和批评丰富多样,在这一系列流动的复杂元素下,亚洲跨国电影试图在电影节的商业运营、艺术呈现版图中呈现其自身理论落脚点与独特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电影
电影
制作
艺术呈现
跨国
资本
商业
电影
商业运营
跨国
性
独特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国构型、国族想象与跨国民族电影史
被引量:
18
3
作者
李道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1-109,共9页
作为一种特别依赖于体制与政策以及资本与技术的文化工业,电影与电影的历史叙述,都须要在跨国构型与国族想象的整合亦即跨国民族电影之中寻找阐释的方向。通过对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相关领域的理论辨析以及主要的世界电影史或国别电影史的...
作为一种特别依赖于体制与政策以及资本与技术的文化工业,电影与电影的历史叙述,都须要在跨国构型与国族想象的整合亦即跨国民族电影之中寻找阐释的方向。通过对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相关领域的理论辨析以及主要的世界电影史或国别电影史的文本比较,电影史的跨国构型本来就是电影史自身的规定性,但却遗憾地成为仅属欧美电影史尤其美国电影史的合法性延展。而包括欧美电影史尤其各民族国家电影史在内的国族想象,也已成为当下电影史构建的重要趋势。一种在民族国家框架里对跨国电影和民族电影予以经济和文化双重整合的跨国民族电影史,正在成为电影史话语的主导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民族国家
跨国电影
民族
电影
跨国
构型
国族想象
电影
史
跨国
民族
电影
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国改编电影《许三观》与原著的差异及成因分析
4
作者
杨元元
《艺术科技》
2021年第8期103-104,共2页
韩国电影《许三观》是在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由于两国的时代背景、历史文化和大众审美情趣等存在差异,以及艺术形式不同,电影在情节、人物和主题等方面作了大量调整。本文从电影情节的增删...
韩国电影《许三观》是在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由于两国的时代背景、历史文化和大众审美情趣等存在差异,以及艺术形式不同,电影在情节、人物和主题等方面作了大量调整。本文从电影情节的增删、人物的重塑、主题的转变等角度分析差异,并探讨差异形成的原因,归纳跨国小说电影改编中一些值得注意的规律,旨在为跨国电影的改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三观》
《许三观卖血记》
跨国电影
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期以来跨国迁徙题材电影新乡愁书写
被引量:
1
5
作者
林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4,共6页
新时期以来数量巨大的跨国迁徙人口现象,推动了跨国迁徙题材电影的发展繁荣,这些电影描绘了中国人全球迁徙流动的图景。往返他国的流动空间是电影的外在表现形式,其中不断发生变迁的乡愁情感才是电影想要探讨的真正核心。跨国迁徙题材...
新时期以来数量巨大的跨国迁徙人口现象,推动了跨国迁徙题材电影的发展繁荣,这些电影描绘了中国人全球迁徙流动的图景。往返他国的流动空间是电影的外在表现形式,其中不断发生变迁的乡愁情感才是电影想要探讨的真正核心。跨国迁徙题材电影根据乡愁情感书写特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通过“迁徙与故乡”空间互动关系的塑造形成了故乡乌托邦、故乡异托邦、故乡无托邦三种特征,探讨电影如何以流动不断赋予乡愁现代性的新内涵,从而书写新乡愁,也体现了电影与现实的互动、与时代的互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以来
跨国
迁徙题材
电影
乌托邦
异托邦
无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中国电影史研究主体性争论的再思考
被引量:
3
6
作者
檀秋文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第5期25-32,共8页
文章在对近年来中外学者有关中国电影史研究的争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追溯了中国学者所提出的主体性思想的源头及发展,分析了跨国电影史和民族国家电影史两大研究框架所蕴含的解构与建构的思路,并对如何建构中国电影史研究的主体性进行...
文章在对近年来中外学者有关中国电影史研究的争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追溯了中国学者所提出的主体性思想的源头及发展,分析了跨国电影史和民族国家电影史两大研究框架所蕴含的解构与建构的思路,并对如何建构中国电影史研究的主体性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电影
史研究
主体性
争论
跨国电影
史
民族国家
电影
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情天终补》与英美烟公司影片部的本土化考察
7
作者
陈丹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7-183,共7页
《情天终补》(Filial Piety,1926)是由英国导演威廉·强生执导,英美烟公司影片部在华制作的最后一部长故事片。影史现存记载有误,需要结合中外报纸刊物、公司档案、影人自述等一手资料,重现《情天终补》在产销、演映的“改良”路径...
《情天终补》(Filial Piety,1926)是由英国导演威廉·强生执导,英美烟公司影片部在华制作的最后一部长故事片。影史现存记载有误,需要结合中外报纸刊物、公司档案、影人自述等一手资料,重现《情天终补》在产销、演映的“改良”路径,还原影片部在华制片的完整轨迹。虽然《情天终补》在形象建构、叙事模式、宣传策略等层面进行了较为有效的本土化实践,在观众层面也取得了较好反响。但它成长于五卅运动之后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时期,在“内忧外患”的制片背景下,走向败落成为必然。这也成为这一阶段外资在华制片的重要时代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电影
英美烟公司影片部
《情天终补》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哈合拍电影《音乐家》:“一带一路”政策驱动下的跨国电影生产范式与创新意义
1
作者
李墨轩
岳大为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66-71,共6页
基金
2023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中俄体育电影与社会文化的互文性比较研究”(编号:23YSB242)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日益深化的背景下,跨国电影合拍已成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推动影视产业发展的关键途径。然而,传统的合拍模式多以商业利益为主要驱动力,缺乏对政策支持与文化使命的深入探讨。本文以中哈合拍电影《音乐家》(西尔扎提·亚合甫,2019)为例,运用案例分析、政策解读和跨文化传播等方法,深入探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政策驱动对跨国电影生产范式的影响及其创新意义。研究旨在揭示政策支持如何重塑跨国电影生产模式,突破传统商业导向的合拍片模式,形成以文化交流与合作为核心的创新生产范式;通过对影片在叙事策略、文化融合、制作模式等方面的深入分析,阐明这些创新实践如何促进中哈两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形象的塑造。研究结论指出,政策支持不仅提供资金和资源保障,更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推动了创新的跨国电影生产范式的形成。本文探讨了政策驱动与跨国电影生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戏剧影视学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同时为电影制片人、政策制定者及文化交流工作者提供实用参考。
关键词
政策驱动
跨国电影
生产
《音乐家》
“一带一路”
创新意义
分类号
J90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1世纪以来亚洲跨国电影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赟姝
张萌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33-37,共5页
文摘
在“跨国电影”的研究中,其属性和定义不尽相同,有些通过挖掘并未得到认可的共性文化以激发对某种共性文化的深层跨国归属感;有些以相似族群、语言和文化亲和力、亲缘关系为概念进行合拍;有些通过跨国合作解决不利于本国电影发展的制作环境以提升本国电影制作能力;有些通过吸取跨国资本以生产全球商业电影;有些以电影知名导演为中心进行跨国制作。21世纪跨国电影研究作为电影理论研究的重要倾向之一,其概念、定义、成因和侧重点,以及从电影民族性到跨国性的学术观点和批评丰富多样,在这一系列流动的复杂元素下,亚洲跨国电影试图在电影节的商业运营、艺术呈现版图中呈现其自身理论落脚点与独特表现。
关键词
跨国电影
电影
制作
艺术呈现
跨国
资本
商业
电影
商业运营
跨国
性
独特表现
分类号
J99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国构型、国族想象与跨国民族电影史
被引量:
18
3
作者
李道新
机构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1-109,共9页
文摘
作为一种特别依赖于体制与政策以及资本与技术的文化工业,电影与电影的历史叙述,都须要在跨国构型与国族想象的整合亦即跨国民族电影之中寻找阐释的方向。通过对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相关领域的理论辨析以及主要的世界电影史或国别电影史的文本比较,电影史的跨国构型本来就是电影史自身的规定性,但却遗憾地成为仅属欧美电影史尤其美国电影史的合法性延展。而包括欧美电影史尤其各民族国家电影史在内的国族想象,也已成为当下电影史构建的重要趋势。一种在民族国家框架里对跨国电影和民族电影予以经济和文化双重整合的跨国民族电影史,正在成为电影史话语的主导性力量。
关键词
全球化
民族国家
跨国电影
民族
电影
跨国
构型
国族想象
电影
史
跨国
民族
电影
史
分类号
J909.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国改编电影《许三观》与原著的差异及成因分析
4
作者
杨元元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艺术科技》
2021年第8期103-104,共2页
文摘
韩国电影《许三观》是在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由于两国的时代背景、历史文化和大众审美情趣等存在差异,以及艺术形式不同,电影在情节、人物和主题等方面作了大量调整。本文从电影情节的增删、人物的重塑、主题的转变等角度分析差异,并探讨差异形成的原因,归纳跨国小说电影改编中一些值得注意的规律,旨在为跨国电影的改编提供借鉴。
关键词
《许三观》
《许三观卖血记》
跨国电影
改编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期以来跨国迁徙题材电影新乡愁书写
被引量:
1
5
作者
林筠
机构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4,共6页
文摘
新时期以来数量巨大的跨国迁徙人口现象,推动了跨国迁徙题材电影的发展繁荣,这些电影描绘了中国人全球迁徙流动的图景。往返他国的流动空间是电影的外在表现形式,其中不断发生变迁的乡愁情感才是电影想要探讨的真正核心。跨国迁徙题材电影根据乡愁情感书写特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通过“迁徙与故乡”空间互动关系的塑造形成了故乡乌托邦、故乡异托邦、故乡无托邦三种特征,探讨电影如何以流动不断赋予乡愁现代性的新内涵,从而书写新乡愁,也体现了电影与现实的互动、与时代的互文。
关键词
新时期以来
跨国
迁徙题材
电影
乌托邦
异托邦
无托邦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中国电影史研究主体性争论的再思考
被引量:
3
6
作者
檀秋文
机构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第5期25-32,共8页
文摘
文章在对近年来中外学者有关中国电影史研究的争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追溯了中国学者所提出的主体性思想的源头及发展,分析了跨国电影史和民族国家电影史两大研究框架所蕴含的解构与建构的思路,并对如何建构中国电影史研究的主体性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中国
电影
史研究
主体性
争论
跨国电影
史
民族国家
电影
史
Keywords
the study of Chinese film history
subjectivity
debate
transnational film history
national film history
分类号
J997.9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情天终补》与英美烟公司影片部的本土化考察
7
作者
陈丹娅
机构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7-183,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现代电影文学资料发掘、整理与资源库建设”(项目编号:18ZDA262)阶段性成果。
文摘
《情天终补》(Filial Piety,1926)是由英国导演威廉·强生执导,英美烟公司影片部在华制作的最后一部长故事片。影史现存记载有误,需要结合中外报纸刊物、公司档案、影人自述等一手资料,重现《情天终补》在产销、演映的“改良”路径,还原影片部在华制片的完整轨迹。虽然《情天终补》在形象建构、叙事模式、宣传策略等层面进行了较为有效的本土化实践,在观众层面也取得了较好反响。但它成长于五卅运动之后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时期,在“内忧外患”的制片背景下,走向败落成为必然。这也成为这一阶段外资在华制片的重要时代缩影。
关键词
跨国电影
英美烟公司影片部
《情天终补》
本土化
分类号
J909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哈合拍电影《音乐家》:“一带一路”政策驱动下的跨国电影生产范式与创新意义
李墨轩
岳大为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1世纪以来亚洲跨国电影研究
王赟姝
张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跨国构型、国族想象与跨国民族电影史
李道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跨国改编电影《许三观》与原著的差异及成因分析
杨元元
《艺术科技》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新时期以来跨国迁徙题材电影新乡愁书写
林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关于中国电影史研究主体性争论的再思考
檀秋文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情天终补》与英美烟公司影片部的本土化考察
陈丹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