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电商合作博弈策略下跨区输电电价优化方法
1
作者 董萍 黄善超 刘明波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34,共11页
由于负荷中心与可再生资源在地理位置上分布的不均匀,更大范围的资源合理配置需要跨区输电,而随着电力市场的深化发展,参与跨区电力市场出清的发电商将可能出现通过合作博弈策略行使市场力以争取自身利益最大的行为,此举可能导致跨区输... 由于负荷中心与可再生资源在地理位置上分布的不均匀,更大范围的资源合理配置需要跨区输电,而随着电力市场的深化发展,参与跨区电力市场出清的发电商将可能出现通过合作博弈策略行使市场力以争取自身利益最大的行为,此举可能导致跨区输电通道利用率降低,进而影响线路准许收入的稳定回收。为应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力市场环境下考虑参与跨区出清的区外发电商合作博弈策略的跨区输电电价三层优化模型,上层为以准许收入稳定回收为目标的输电电价优化模型,中层为由区外发电商组成的跨区出清利益联盟的以联盟收益最大为目标的报量决策模型,下层为计及区外发电商参与的区内电力市场出清模型。为求解所提三层模型,采用了一种改进列和约束生成算法(C&CG)算法,将模型分解为主、子问题迭代求解,其中对于作为双层模型的主、子问题采用卡罗需-库恩-塔克条件(KKT)和大M法转化为等效单层模型后进行求解,而主、子问题模型中的双线性项则采用强对偶定理及变量离散参数化的方法进行线性转化以便于求解。最后通过PJM-5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三层优化模型能较好地体现区外发电商因合作博弈策略组成的跨区出清利益联盟的策略性决策和市场力行为,令输电电价的制定能在考虑区外发电商合作博弈策略影响下,实现线路准许收入的稳定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输电电价 三层优化 合作博弈策略 电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跨区输电工程经营模式和输电价格体系改革的建议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卫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4-67,共4页
从《电力法》及国家相关价格法规出发 ,在考虑跨区输电工程同时具有输电、联网等多种效益及垄断经营等特殊性的基础上 ,对不同跨区输电工程的经营模式、总成本费用计算和分摊的原则、跨区输电工程定价机制及费用收取方式做了研究和对比... 从《电力法》及国家相关价格法规出发 ,在考虑跨区输电工程同时具有输电、联网等多种效益及垄断经营等特殊性的基础上 ,对不同跨区输电工程的经营模式、总成本费用计算和分摊的原则、跨区输电工程定价机制及费用收取方式做了研究和对比分析。借鉴世界各国电力工业改革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现实情况 ,提出跨区输电工程应采取收取输电费的经营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输电工程 经营模式 输电价格体系 电力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益补偿决策机制研究
3
作者 王育宝 王子妍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70,共14页
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消纳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环节。为保障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消纳过程中,火电作为灵活性调节的支撑性电源,稳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实现高比例替代,亟需建立相适应的利益补偿机制。为此构建中央政府、跨省跨区可再生能... 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消纳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环节。为保障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消纳过程中,火电作为灵活性调节的支撑性电源,稳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实现高比例替代,亟需建立相适应的利益补偿机制。为此构建中央政府、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企业、消纳地火力发电企业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对各主体跨省跨区能源合作时的策略选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发电权交易市场替代政府补贴措施,可以减少政府财政压力;消纳地火力发电企业愿意低碳转型的前提是出让发电权的收益足以补偿其灵活性改造成本与市场份额降低造成的损失,但过高发电权价格会挫伤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企业异地消纳的积极性,造成资源浪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市场作为调节新旧能源利益分配的有效工具,二者价格增加会从不同程度上推动跨省跨区能源合作体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输电 演化博弈理论 煤电灵活性改造 补偿机制 发电权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跨省区输电价格及网损率的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出清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唐翀 陈梓煜 +3 位作者 梁彦杰 周保荣 程兰芬 禤培正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5,共9页
为了解决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协调跨省区送受电优先计划和跨省区中长期交易体系等难题,使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出清结果可真实反映事先核定的跨省区输电价格和网损率,提出了一种含跨省区输电网损偏差修正的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出清模型。首先,以... 为了解决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协调跨省区送受电优先计划和跨省区中长期交易体系等难题,使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出清结果可真实反映事先核定的跨省区输电价格和网损率,提出了一种含跨省区输电网损偏差修正的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出清模型。首先,以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为例,分析了跨省区送受电交易主体和交易体系。其次,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交易成分和物理潮流的网损偏差修正方法,并基于该方法构造了跨省区送受电物理潮流与交易成分相耦合的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出清模型。最后,采用9节点系统和中国南方电网模拟系统开展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的网损偏差修正方法和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出清模型,可确保在满足系统安全运行约束的前提下,将跨省区输电价格和网损率反映在现货市场出清电价中,有效协调了跨省区送受电优先计划和跨省区中长期交易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电力现货市场 输电 市场出清 物理潮流 网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活输电电价的跨地区电能撮合交易模型 被引量:8
5
作者 刘福斌 杨立兵 吴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8-92,共5页
中国电力市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电力市场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价格形成机制上,还反映在要维护社会公平、促进节能减排、兼顾各利益调整等方面。近期,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规定电网企业在跨区、跨省交易中的输电费用收取... 中国电力市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电力市场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价格形成机制上,还反映在要维护社会公平、促进节能减排、兼顾各利益调整等方面。近期,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规定电网企业在跨区、跨省交易中的输电费用收取标准。跨省输电价格存在固化或在规定收取标准内浮动2种选择方式。为能满足不同的收取策略,保证交易正常有序开展,文中通过对市场出清过程中的出清准备、出清、出清结果处理等环节进行分析,确定形成能适应输电电价固化或浮动的跨地区撮合交易模型。该模型可按输电电价最小优先进行,也可按输电电价最大优先计算。最大输电电价优先方案能较好平衡不同省市的机组竞争优势。通过算例分析发现,该模型能够满足国家政策要求,同时能保证送电省灵活采取输电电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输电 电能交易 输电电价 撮合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省区输电安全费用分摊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成仁 韩勇 +1 位作者 高效 段燕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4-179,共6页
我国跨省区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越来越频繁,然而跨省区联网线路的重要功能之一,即安全功能却一直缺乏合理的费用分摊方法。首先基于输电冗余和潮流跟踪的原理,提出一种确定跨区、跨省联网工程输电成本中联网安全费用成本的方法;然后,提出... 我国跨省区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越来越频繁,然而跨省区联网线路的重要功能之一,即安全功能却一直缺乏合理的费用分摊方法。首先基于输电冗余和潮流跟踪的原理,提出一种确定跨区、跨省联网工程输电成本中联网安全费用成本的方法;然后,提出一种事故紧急支援电力比例方法,来确定联网安全费用在受益各省级电网的分摊,即将各省级电网获得的最大事故紧急支援电力的比例作为安全费用分摊比例;最后,通过2个实际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 联例 安全费用 分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费率的跨省区输电定价机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政 冷媛 +3 位作者 辜炜德 金东亚 荆朝霞 谢文锦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1-89,共9页
合理的跨省区输电定价机制是实现跨省区电力交易公平竞争、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的前提。针对中国跨省区输电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从成本分摊和输电价格结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点费率”的跨省区输电定价方法。该方法通过电气源流分... 合理的跨省区输电定价机制是实现跨省区电力交易公平竞争、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的前提。针对中国跨省区输电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从成本分摊和输电价格结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点费率”的跨省区输电定价方法。该方法通过电气源流分析计算各省级电网对跨省区联络线的使用程度,按照使用程度分摊跨省区输电成本,实现成本分摊的合理性。同时,从价格结构角度,通过设计合理的跨省区输电价格,使跨省区输电费不阻碍省间交易,有利于促进资源在区域范围内最优化。通过IEEE14节点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定价 电力交易 域联络线 成本分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区互联电网紧急控制技术未来发展分析 被引量:46
8
作者 方勇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5,77,共6页
电网互联、跨区输电和间歇性能源接入对紧急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动态过程中稳定形态的转换、无功电压动态复杂化、区域控制的跨区影响显著等稳定问题特征,以及新型控制手段灵活快速的特点,分析了远方区域信号用于实时决策、控... 电网互联、跨区输电和间歇性能源接入对紧急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动态过程中稳定形态的转换、无功电压动态复杂化、区域控制的跨区影响显著等稳定问题特征,以及新型控制手段灵活快速的特点,分析了远方区域信号用于实时决策、控制时序的广域配合、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等控制策略的发展趋势,指出控制装置在应对网络通信方式下控制信号传输延时不确定性的能力、处理广域时序配合能力、融合事件与响应驱动的综合控制能力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输电 互联电网 稳定形态转换 广域时序配合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偏差电量分解的跨省区电能交易结算新方法 被引量:16
9
作者 胡嘉骅 文福拴 +1 位作者 蒙文川 杨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35-142,154,共9页
跨省区电能交易结算结果中如果出现负线损率,则意味着相关交易的结算落地电量大于结算上网电量,这与输电过程一定存在线损的常识相悖,说明结算方法有问题。南方电网现行的跨省区电能交易结算方法就存在这一问题,必须适当解决。在此背景... 跨省区电能交易结算结果中如果出现负线损率,则意味着相关交易的结算落地电量大于结算上网电量,这与输电过程一定存在线损的常识相悖,说明结算方法有问题。南方电网现行的跨省区电能交易结算方法就存在这一问题,必须适当解决。在此背景下,首先论述了南方电网现行的跨省区电能交易模式和结算方法,分析了在有些月份出现结算负线损率的主要原因,指出了现行结算方法应用于多购电主体电能交易模式的局限性。针对这些问题,以现行电能交易模式为背景,首先提出了一种计及偏差电量分解的跨省区电能交易结算方法。之后,构建了能够容纳多个购电主体的电能交易模型,对所提出的交易结算方法进行了扩展,使之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最后,采用实际电能交易数据,对现行的和提出的结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设计了复杂的多购电主体交易情景且进行了计算分析。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交易 结算方法 调度计划 负线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机会约束规划的跨区直流电网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磊 张家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19,共8页
直流跨区输电成为当前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背景下新能源电力消纳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但风力发电的不确定性也给跨区直流电网的决策调度带来困难。利用模糊参数对风电的不确定性进行描述,以可信性测度为理论依据,形成模糊机会约... 直流跨区输电成为当前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背景下新能源电力消纳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但风力发电的不确定性也给跨区直流电网的决策调度带来困难。利用模糊参数对风电的不确定性进行描述,以可信性测度为理论依据,形成模糊机会约束,建立了计及风电预测不确定性的跨区域日前调度模型。求解时将模糊机会约束清晰化,降低了模型的求解难度,并使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求解。算例分析表明,相比传统的确定性模型,该方法更能反映风电预测不确定性对直流跨区输电决策的影响,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新能源消纳 风电不确定性 模糊机会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信息情形下确定两部制输电价格的风险谈判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邹波 文福拴 +3 位作者 周盈 金小明 董楠 吴鸿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59-67,共9页
为促进跨省区输电交易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针对联网送电的跨省区输电工程,宜采用两部制输电定价。对在两部制输电定价过程中如何确定容量费用所占比例的问题,现有方法一般根据经验确定,不能很好应对由于实际输电量不确定而导致的收益过... 为促进跨省区输电交易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针对联网送电的跨省区输电工程,宜采用两部制输电定价。对在两部制输电定价过程中如何确定容量费用所占比例的问题,现有方法一般根据经验确定,不能很好应对由于实际输电量不确定而导致的收益过大或不足的风险。在此背景下,发展了不完全信息情形下由输电公司和受电方协商确定两部制输电价格中容量费用比例的风险谈判模型。首先,根据经营期方法确定输电工程的年准许收入,进而分析在实际输电量不确定的情况下,给定不同容量费用比例时双方的期望收益以及用条件风险价值(CVaR)所量度的风险损失。之后,构建了不完全信息情形下的风险谈判模型,双方以保留收益率为约束,以自身面临的风险损失最小为目标,通过估计对方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谈判策略来确定自身的最优谈判策略。最后,以南方区域西电东送实际输电工程为例说明了所构造模型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交易 两部制输电价格 容量费用比例 不完全信息 谈判 条件风险价值(C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环境下的“西电东送”发展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哲 唐成鹏 +3 位作者 周青 吴吕吕 孙坤 朱一兵 《广东电力》 2023年第9期26-33,共8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不断深入,“西电东送”作为实现新能源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其经营发展迎来了严峻挑战和重要机遇。为此,首先综合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相关政策和专家观点,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特征进行系统分析,...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不断深入,“西电东送”作为实现新能源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其经营发展迎来了严峻挑战和重要机遇。为此,首先综合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相关政策和专家观点,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新型电力系统应以新能源为供应主体,以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为前提,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为目标,以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并具体提出发电侧、电网侧和负荷侧的内涵特征。进而从主网架形态和规模、电网规划和投资以及跨省区输电价格机制等多个方面,分析新型电力系统的新特点给“西电东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研究得出,应逐步建立和发展适应电力系统发展的主网架形态和电网投资优化策略,结合底层技术保障“西电东送”安全稳定运行,并将原有的、仅由终端用户支付的单一制电量输电价调整为双侧付费的两部制输电价,以期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我国“双碳”目标的加速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电东送 新型电力系统内涵特征 主网架形态及规模 电网规划和投资 输电价格机制 安全稳定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