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马山黑白仰鼻猴跨区域联合保护机制及其初步成效 被引量:3
1
作者 徐会明 雷建东 +5 位作者 张志云 李施文 张利周 和育超 陈尧 王浩瀚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2期112-116,共5页
龙马山是黑白仰鼻猴种群分布的最南端,其地理位置跨越了云龙县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兰坪县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由于对黑白仰鼻猴迁移活动规律不清楚,以及管理方面的薄弱,造成跨境盗伐、火灾等案情频发。2015年1月双方保护区签订了&qu... 龙马山是黑白仰鼻猴种群分布的最南端,其地理位置跨越了云龙县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兰坪县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由于对黑白仰鼻猴迁移活动规律不清楚,以及管理方面的薄弱,造成跨境盗伐、火灾等案情频发。2015年1月双方保护区签订了"联合保护行动方案"以促进对该区域的黑白仰鼻猴及其生境的保护。文中探讨实施跨区域联合保护后的保护工作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生物资源及社会经济本底调查,寻求社区居民参与共管模式,建立完善联合保护工作体制,相互帮助协调联合保护工作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白仰鼻猴 区域联合保护 生境 本底调查 初步成效 龙马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时代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温薇 田国双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88,共5页
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主体功能区跨区域补偿的加剧,以及生态补偿地域差异的出现,传统的生态补偿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主体功能区的利益诉求。主体功能区为了保障自身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保证持续有效的发展,并加强跨区域补... 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主体功能区跨区域补偿的加剧,以及生态补偿地域差异的出现,传统的生态补偿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主体功能区的利益诉求。主体功能区为了保障自身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保证持续有效的发展,并加强跨区域补偿协调机制的构建。重点选取了补偿协调的经济维度、政治维度、社会维度和文化维度进行剖析,通过比较分析得到补偿协调四个维度之间的差异,最后,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提出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协调路径,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区域 生态补偿 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立法协调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杨博文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116,共6页
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计划在2030年设定碳排放总量最大限值,为此我国将逐步扩大碳交易市场版图,进行跨区域碳交易。然而由于全国性碳交易立法缺失和地方性立法差异性较大,导致跨区域碳交易市场处于无序状态。在借鉴欧盟、美国较为... 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计划在2030年设定碳排放总量最大限值,为此我国将逐步扩大碳交易市场版图,进行跨区域碳交易。然而由于全国性碳交易立法缺失和地方性立法差异性较大,导致跨区域碳交易市场处于无序状态。在借鉴欧盟、美国较为成熟的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立法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立法协调机制,对碳配额"适区"分配,跨区交易,集中监管,联动执法,为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立法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碳排放权交易立法 区域碳交易 立法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部门与跨区域环境资源行政执法机制的整合与协调 被引量:22
4
作者 邓小兵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环境资源跨部门综合行政执法与环境资源跨区域联合行政执法体现了环境资源行政执法机制改革的两个维度,前者是执法权相对集中基础上的改革,而后者是区域之间执法机构的协调。但是不能把两者截然分开,因为其均是环境资源行政执法领域的... 环境资源跨部门综合行政执法与环境资源跨区域联合行政执法体现了环境资源行政执法机制改革的两个维度,前者是执法权相对集中基础上的改革,而后者是区域之间执法机构的协调。但是不能把两者截然分开,因为其均是环境资源行政执法领域的重要改革,共同服务于惩治环境资源违法行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这样一个共同目的,实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而且两项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中均存在交集,有必要理清二者的关系,并且在可能的情形下寻求二者整合与协调的途径,改变既往的单一执法部门之间的跨区域配合,建立跨区域环境资源行政执法更为稳定的长效机制,以改善并提升环境资源行政执法的整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资源 行政执法机制 部门综合行政执法 区域联合行政执法 执法权相对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跨区域联合开发区管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胡俊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14-22,共9页
跨区域联合开发区(以下简称为共建园区)是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管理机制优化有利于共建园区可持续发展。基于长三角地区共建园区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共建园区合作双方的驱动力、合作模式与管理体制;研究影响... 跨区域联合开发区(以下简称为共建园区)是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管理机制优化有利于共建园区可持续发展。基于长三角地区共建园区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共建园区合作双方的驱动力、合作模式与管理体制;研究影响共建园区管理机制的主要因素。提出包括加强顶层设计与合作规范;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市场;创新合作模式与管理体制;建立长效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构建运营主体企业化和政府服务平台化的园区运作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联合开发区 共建园区 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的网络机制——基于企业跨区域网络化成长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洁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年第3期24-26,共3页
企业跨区域成长并不是企业完全迁移到另一地区,而是表现为跨区域的网络化成长模式,即在进入地成立子公司或将企业活动的一部分从企业原生地迁移到进入地,可以加快区域之间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因此,企业的跨区域... 企业跨区域成长并不是企业完全迁移到另一地区,而是表现为跨区域的网络化成长模式,即在进入地成立子公司或将企业活动的一部分从企业原生地迁移到进入地,可以加快区域之间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因此,企业的跨区域网络化成长是促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驱动因素;以企业的跨区域网络化成长为动力,以产业网络构建为手段,建立区域产品链和产业链,将促进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的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区域协调 网络机制 企业区域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跨区域反假币协调机制的构想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良文 黄水亮 陈长军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5-66,共2页
近10年我国假币犯罪活动较为猖獗,打击假币犯罪工作相当严峻。对此,本文从反假币成本的角度出发,对打击假币犯罪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建立跨区域反假币协调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反假币 区域 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逻辑、实践创新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毅 许晨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2,共12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途径。成渝地区历经从经济区建设到城市群发展、再到双城经济圈构建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进程,基于对跨域治理需求的现实考量,通过调整府际关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途径。成渝地区历经从经济区建设到城市群发展、再到双城经济圈构建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进程,基于对跨域治理需求的现实考量,通过调整府际关系、强化地方政府间合作、构建横向行政协调机制,以突破行政区划限制、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实现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层面的均衡发展。新时代十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合作领域、协调机制、利益共享、政策执行方面创新制度体系,实践混合共力型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但是未来在区域规划、利益格局、组织协同、资源配置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仍面临诸多阻碍因素,需要从理念重塑、外部支持与内部保障三个维度进行路径优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向高质量阶段迈进意义重大,进一步从规划层面、执行层面、效能层面探索制度措施和协作策略,为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提供实践经验和路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区域协调发展 域治理 府际关系 协同治理 合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国协调与跨区域安全治理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磊 郑先武 《国际安全研究》 2014年第1期118-135,159-160,共18页
大国协调作为一种重要的多边安全机制,从成员的来源和所涉及的核心层次看,大国协调可分为区域、跨区域和全球三种形态。冷战后,由于体系层次和单元层次发生了重大改变,大国协调在区域安全治理中兴起。跨区域大国协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遵... 大国协调作为一种重要的多边安全机制,从成员的来源和所涉及的核心层次看,大国协调可分为区域、跨区域和全球三种形态。冷战后,由于体系层次和单元层次发生了重大改变,大国协调在区域安全治理中兴起。跨区域大国协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遵循了协调机制的一般规范与规则:一致性、合法性、责任性、包容性和自我克制。同时,它也具有突出的时代特点和独特功能:一是大国协调的会议成果被联合国安理会所认可、接受,与集体安全机制出现了紧密融合的新趋势;二是区域组织加入到大国协调的会议进程中来,发挥建设性作用,如柬埔寨问题解决中的东盟和伊朗核问题大国会谈中的欧盟。跨区域大国协调以大国为主导,具有鲜明的多边特性,对冷战后的国际安全治理体系、区域安全以及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尤应重视跨区域大国协调的作用,因为它既为区域层次上的东亚安全合作,也为突破历史困境,实现"崛起国"和"守成国"在国际体系内和平共存、共同为国际社会供给公共产品,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国协调 安全治理 联合国安理会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耕地保护制度创新:一个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敏华 《财贸研究》 CSSCI 2009年第3期30-37,共8页
耕地保护是事关中国粮食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为此,政府一直致力于通过世界上最严格的制度及政策措施保护耕地。但问题是,由于各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不同,其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也极不均衡,显然,政府绝不可能在... 耕地保护是事关中国粮食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为此,政府一直致力于通过世界上最严格的制度及政策措施保护耕地。但问题是,由于各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不同,其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也极不均衡,显然,政府绝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用统一的政策标准来衡量各地的耕地保护状况。因此,政府可以立足于区域优势以及利益互动等方式来实现耕地保护目标,这不仅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也有助于实现耕地总量控制、发挥区域经济产业优势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的统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可以通过构建区域利益互动机制来实现中国耕地保护制度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区域协调发展 利益互动机制 耕地保护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背景下跨域协调机制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11
作者 李光全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8Z期12-15,共4页
内在协调机制对共享利益的分配和平衡是跨行政单元的区域一体化的关键。文章从区域协调机制建立的重大意义出发,以国家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的三大集中用海区之一——丁字湾新城为例,对跨域协调机制建设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内在协调机制对共享利益的分配和平衡是跨行政单元的区域一体化的关键。文章从区域协调机制建立的重大意义出发,以国家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的三大集中用海区之一——丁字湾新城为例,对跨域协调机制建设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合作的意愿意识、内在协调机制、互相盲目竞争、企业协动作用和社会资本发育是其主要难点。最后,从合作目标设计、协调机制多元广域化、协调制度规范、中介组织作用等方面给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 机制建设 区域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协调规划:区域治理的新探索--基于江苏的实证 被引量:32
12
作者 陈小卉 钟睿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29,57,共7页
当前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随着人口、资本的快速流动,城市群地区跨界协调已经成为区域治理的现实话题。由行政分割带来的交通设施、生态环境、邻避设施等的跨界矛盾日益凸显,阻碍着区域整体发展,因而寻求行之有效的区域... 当前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随着人口、资本的快速流动,城市群地区跨界协调已经成为区域治理的现实话题。由行政分割带来的交通设施、生态环境、邻避设施等的跨界矛盾日益凸显,阻碍着区域整体发展,因而寻求行之有效的区域协调路径势在必行。本文基于江苏省若干跨界协调规划案例,在总结区域治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跨界协调规划作为政府主导型的区域治理新路径,规划具有行动性、过程性、政策性以及有限目标等特征,重点通过规划项目化运作来搭建横向对话平台,促进跨界项目的协调对接,实现区域的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治理 协调规划 规划机制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驱动机理及协同模式探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宋之杰 王浩 石蕊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7-173,共7页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是实现创新资源跨区域多维层次的有效协同。本文以客观创新资源为研究视角,在协同学、创新资源理论基础上,定义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概念并总结其特征;基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以及创新基础三个层次,对跨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是实现创新资源跨区域多维层次的有效协同。本文以客观创新资源为研究视角,在协同学、创新资源理论基础上,定义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概念并总结其特征;基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以及创新基础三个层次,对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驱动机理进行全面和深入分析;针对不同发展水平及不同种类资源区域的情形,提出和设计了不同的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框架与模式;最后,基于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的主体利益、市场环境及政策制度等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资源协同 驱动机理 协同模式 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及区域补偿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柯新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17-123,共7页
通过文献研究,对我国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及区域补偿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存在以下趋势:耕地保护目标由区域内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逐渐转向区域间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由以数量保护为主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逐渐转向耕地总量... 通过文献研究,对我国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及区域补偿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存在以下趋势:耕地保护目标由区域内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逐渐转向区域间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由以数量保护为主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逐渐转向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对耕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耕地保护补偿研究由耕地征用补偿转向基于耕地保护外部性内在化的耕地补偿进而逐步开展耕地保护区际补偿机制研究。由此从3个方面提出了我国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及区域补偿未来的研究重点:从空间效率均衡的角度确定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研究;从生产力总量平衡的角度开展耕地区域协调保护研究;从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开展耕地区域保护目标责任研究以及从帕累托优化的角度研究耕地区域保护补偿价值标准,并据此开展耕地布局优化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耕地生产力 区域协调 补偿机制 土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跨边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初探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利繁 李泽君 +2 位作者 罗爱东 张忠员 杨丽琼 《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中老两国边境山水相连,民族同根,文化同源,两国边境区域森林资源保护完好,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2006年建立了"尚勇—南木哈跨境联合保护区域",中老保护区管理部门双方积极探索和完善跨境保护机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共同制... 中老两国边境山水相连,民族同根,文化同源,两国边境区域森林资源保护完好,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2006年建立了"尚勇—南木哈跨境联合保护区域",中老保护区管理部门双方积极探索和完善跨境保护机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共同制定了信息共享、联合保护、打击犯罪等长效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边境区域 生物多样性 联合保护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 老挝南木哈自然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环境法典中的监督管理体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海嵩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7-176,240,共11页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的公开意味着环境法体系化迈入新的历史阶段,需要围绕立法机关文本进行针对性研讨。草案总则编确立了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和基本要求,具有权威性、代表性,对各分则相关规定构成统摄。具体包括四个方...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的公开意味着环境法体系化迈入新的历史阶段,需要围绕立法机关文本进行针对性研讨。草案总则编确立了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和基本要求,具有权威性、代表性,对各分则相关规定构成统摄。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第17条规定的基础性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通过创新性立法技术确立了适用于法典所有同类条文的“在其职责范围内”限制性定语,构建了统一监管框架下的功能分层(包括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形成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二是第18条规定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制度,进一步明晰所有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并强化问责。三是第20条规定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实现了从专项协调到全域协调的升级,契合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整体特质。四是第21条规定的跨区域联合保护协调机制,在沿袭《环境保护法》规定基础上有所创新,实现跨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法典 生态环境监督管理 责任清单 部门协调联动机制 跨区域联合保护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司俊杰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2010年第12期43-43,共1页
由于超载放牧和草原保护投入不足等原因,我国草原退化严重,可利用面积减少,生态功能弱化,同时,牧民就业渠道窄,收入增长缓慢。为加强草原生态保护,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牧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维护国家生态... 由于超载放牧和草原保护投入不足等原因,我国草原退化严重,可利用面积减少,生态功能弱化,同时,牧民就业渠道窄,收入增长缓慢。为加强草原生态保护,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牧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 奖励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 国家生态安全 草原保护 超载放牧 草原退化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 被引量:1
18
《新疆畜牧业》 2010年第10期51-51,共1页
2010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会议指出,由于超载放牧和草原保护投入不足等原因,我国草原退化严重,可利用面积减少。生态功能弱化。同时,牧民就业渠道... 2010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会议指出,由于超载放牧和草原保护投入不足等原因,我国草原退化严重,可利用面积减少。生态功能弱化。同时,牧民就业渠道窄,收入增长缓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加强草原生态保护,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牧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务院常务会议 草原生态保护 国务院总理 奖励机制 温家宝 牧民 主持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区有关部门赴内蒙、宁夏进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考察 被引量:1
19
《新疆畜牧业》 2010年第12期58-58,共1页
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决定"的精神,做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积极推动新疆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2010年11月11-17日,自治区畜牧和财政两... 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决定"的精神,做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积极推动新疆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2010年11月11-17日,自治区畜牧和财政两家组成考察组,对内蒙古和宁夏自治区推进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情况进行了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 宁夏自治区 奖励机制 内蒙古 区域协调发展 国家生态安全 边疆稳定 民族团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服务体系的形式与构成——以湖北省区域图书馆合作服务体系为例 被引量:20
20
作者 朱宁 《现代情报》 2009年第7期118-121,125,共5页
我国地方区域性图书馆服务联合体构成可分为3种形式:(1)传统型——学术交流和相互协调合作式的学会组织联合体;(2)纵向型——行业系统共建共享式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联合体;(3)横向型——跨行业系统综合式的区域联盟服务联合体。前两种形... 我国地方区域性图书馆服务联合体构成可分为3种形式:(1)传统型——学术交流和相互协调合作式的学会组织联合体;(2)纵向型——行业系统共建共享式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联合体;(3)横向型——跨行业系统综合式的区域联盟服务联合体。前两种形式的构成可视为我国区域性图书管联盟的基本状况的缩影,后一种形式代表我国地方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和全国性图书馆大联盟的发展趋势,为实现横向跨行业系统图书馆服务大联盟,必须争取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盟员馆的积极配合,亟待克服和解决目前条块分割、系统间缺乏横向协调机制的弊端,正确处理好搭建共享服务平台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图书馆管理与资源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联盟 湖北省 区域联合 协调机制 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