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经济化视角下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诗宇 张雪娇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7-28,共2页
生态补偿是基于生态环境的外部性而采取的内部化手段;生态经济化是生态资源转化成为生态资本的过程,是生态资源的市场化表现。在中国,(行政)区域内的生态补偿通常容易在行政力量干预下通过市场机制解决;(行政)区域间的生态补偿由于经济... 生态补偿是基于生态环境的外部性而采取的内部化手段;生态经济化是生态资源转化成为生态资本的过程,是生态资源的市场化表现。在中国,(行政)区域内的生态补偿通常容易在行政力量干预下通过市场机制解决;(行政)区域间的生态补偿由于经济利益、社会诉求等因素造成博弈复杂化。本文试图通过生态经济化的视角,以低碳经济模式(碳交易市场)为手段,以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调节为主线,研究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经济化 跨区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水污染防治中地方政府议价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余璐 李郁芳 陆昂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36,共4页
跨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地方政府在治理的过程中,虽然开始注重加强相互间合作,但合作常常流于形式,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文章在分析跨界水污染问题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公共治理理念和方法,提出构建地... 跨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地方政府在治理的过程中,虽然开始注重加强相互间合作,但合作常常流于形式,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文章在分析跨界水污染问题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公共治理理念和方法,提出构建地区间议价机制作为跨区域合作的实施机制,并进一步提出建立相应的议价环境支持系统和议价过程支持系统等治理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水污染 区域合作实施机制 议价环境支持系统 议价过程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环境法典中的监督管理体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海嵩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7-176,240,共11页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的公开意味着环境法体系化迈入新的历史阶段,需要围绕立法机关文本进行针对性研讨。草案总则编确立了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和基本要求,具有权威性、代表性,对各分则相关规定构成统摄。具体包括四个方...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的公开意味着环境法体系化迈入新的历史阶段,需要围绕立法机关文本进行针对性研讨。草案总则编确立了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和基本要求,具有权威性、代表性,对各分则相关规定构成统摄。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第17条规定的基础性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通过创新性立法技术确立了适用于法典所有同类条文的“在其职责范围内”限制性定语,构建了统一监管框架下的功能分层(包括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形成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二是第18条规定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制度,进一步明晰所有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并强化问责。三是第20条规定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实现了从专项协调到全域协调的升级,契合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整体特质。四是第21条规定的跨区域联合保护协调机制,在沿袭《环境保护法》规定基础上有所创新,实现跨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法典 生态环境监督管理 责任清单 部门协调联动机制 区域联合保护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鞘岭森林草原防火跨区域协作机制研究
4
作者 李靖辉 刘亨荣 《森林防火》 2025年第4期92-95,共4页
乌鞘岭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会处,其森林草原资源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意义重大。基于复杂的跨区域地理环境给防火工作带来诸多挑战,通过对乌鞘岭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项目进行剖析,当前防火协作存... 乌鞘岭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会处,其森林草原资源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意义重大。基于复杂的跨区域地理环境给防火工作带来诸多挑战,通过对乌鞘岭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项目进行剖析,当前防火协作存在信息沟通不畅、缺乏统一标准和长效机制等问题。构建跨区域协作机制虽存在行政体制差异、利益分配不均、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等困难,但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有望建立科学有效的协作机制,提升防火工作水平,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鞘岭 森林草原防火 区域协作机制 火灾风险普查 协作问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国际借鉴及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骆良彬 陈文涛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5-59,共5页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核查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明确编制思路,制定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文章以如何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并将研究视野扩展到编制基础与应用,从制度、技术、应用三个层...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核查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明确编制思路,制定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文章以如何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并将研究视野扩展到编制基础与应用,从制度、技术、应用三个层面,参考主要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分析我国试点工作中遇到的产权尚待明确、数据库不健全、核算体系不完善、运用范围亟待扩展等问题,提出明晰产权制度、建设跨区域管理机制、建立数据库、完善核算体系、推广应用等建议,以期为我国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库 区域管理机制 核算体系 产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