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_(2)热泵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1
作者 徐肖肖 何智梅 +2 位作者 郝云樱 张申 骆名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4-922,共9页
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_(2)热泵循环系统由两个耦合子循环组成,具有高度非线性特性,且喷射器对工况变化敏感,独特的热力学行为导致该系统动态响应较为复杂.针对上述问题,建立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_(2)热泵系统的动态模型,模型中换热器采用有... 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_(2)热泵循环系统由两个耦合子循环组成,具有高度非线性特性,且喷射器对工况变化敏感,独特的热力学行为导致该系统动态响应较为复杂.针对上述问题,建立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_(2)热泵系统的动态模型,模型中换热器采用有限体积法构建空间离散化模型,喷射器采用基于实际气体的计算模型.并对该动态模型进行了验证,稳定后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其误差小于5%.通过MATLAB/Simulink求解计算,研究了内部参数(蒸发温度)及外部参数(冷却水流量)阶跃变化扰动下的系统各参数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相较于外部参数变化引起的动态响应,系统对内部参数的变化更为敏感,且响应初期系统压力出现逆向响应现象.当内部参数蒸发温度降低时喷射系数快速降低后达到稳定,升压比在蒸发温度较低时波动较大,随着蒸发温度提高,波动较小.蒸发温度从-0.45℃降至-4.80℃,喷射系数较初始工况降幅可达45.95%.而外部参数(冷却水流量)阶跃变化扰动对系统的制热系数(COPh)影响更为明显,当外部参数(冷却水流量)增加时,系统压力均下降,喷射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系统制热系数增加.冷却水流量从3.3 L/min增至4.6 L/min时,系统制热系数增幅达13.86%.系统各部分耦合作用强烈,在相同操作工况下模型趋于稳定后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趋势一致,为改进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_(2)热泵系统控制策略、增强系统稳定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器 CO_(2) 跨临界热泵循环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溶液除湿空调中跨临界CO2循环热泵的性能优化分析
2
作者 刘丽孺 程甜 +2 位作者 王璋元 王晓霞 丁泽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48-452,共5页
介绍CO2跨临界循环与溶液除湿一体化空调系统的运行原理,确定应用于溶液除湿空捌的CO2跨临界循环的温度及压力范同,建立循环性能分析模型。以1kg/s制冷剂流量为基准,用经过验证的Coolpack软件埘系统进行模拟优化分析研究,分析跨临... 介绍CO2跨临界循环与溶液除湿一体化空调系统的运行原理,确定应用于溶液除湿空捌的CO2跨临界循环的温度及压力范同,建立循环性能分析模型。以1kg/s制冷剂流量为基准,用经过验证的Coolpack软件埘系统进行模拟优化分析研究,分析跨临界CO2循环不同蒸发温度、冷却器出口温度以及压缩机排气压力对系统COP的影响,为跨临界CO2循环热泵在溶液除湿空调巾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跨临界热泵循环 溶液除湿空调 气体冷却器 最优排气压力 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准二级循环提高跨临界CO_2热泵热水器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兴旺 张朝晖 +1 位作者 仇富强 龚毅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6-69,共4页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应用于热泵热水器的准二级跨临界CO2热泵循环。对其分析研究表明该循环可以有效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提高热泵热水器的制热效率。这种热泵热水器尤其适用于寒冷地区。
关键词 水器 准二级临界CO2循环 排气温度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跨临界双级压缩采暖热泵理论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马一太 洪芳军 +1 位作者 王景刚 苏维诚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5-8,共4页
分析了制约 CO2 跨临界单级循环在采暖热泵中应用的主要因素 ;研究了双级压缩回热循环的可行性 ,对其在两种不同供水温度水平下的应用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 ,并分别和锅炉供热以及 R1 34 a热泵进行了比较 .
关键词 采暖 /CO2临界循环 双级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