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跟骨定量超声法评价正常女性骨丢失和骨质疏松患病率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秀梅 王亚平 +1 位作者 魏玲格 王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6-207,194,共3页
目的 评价正常女性跟骨超声随增龄骨量丢失及骨质疏松患病率。方法 用定量超声法测定了 2 72例正常女性右跟骨宽带超声衰减 (BUA) ,超声声速 (SOS)及骨硬度指数 (STI)。结果女性跟骨峰值骨量出现在 30~ 39岁。 5 0~ 84岁 3组与峰值... 目的 评价正常女性跟骨超声随增龄骨量丢失及骨质疏松患病率。方法 用定量超声法测定了 2 72例正常女性右跟骨宽带超声衰减 (BUA) ,超声声速 (SOS)及骨硬度指数 (STI)。结果女性跟骨峰值骨量出现在 30~ 39岁。 5 0~ 84岁 3组与峰值组以及两两之间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 1)。老年组骨质丢失率和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 2 6 %~ 37%和 4 2 %~ 6 9%。在各个年龄组中 ,STI丢失率最高 ;STI和BUA骨质疏松检出率相近 ,均大于SOS。结论 跟骨超声的 3项指标均可用于区分绝经前、后的妇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定量超声 正常女性 丢失 质疏松 患病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区中老年人跟骨定量超声测定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段绪伟 何洪波 +3 位作者 樊建红 阳崇德 武兵兵 唐颖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15-217,229,共4页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区中老年人进行跟骨定量超声测定,分析重庆市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现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和借鉴。方法采用SONOST2000型定量超声仪对855例中老年人右跟骨宽波段超声衰减(BUA)、超声速度(SOS)、骨量指数(BQI)、T值(T-S...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区中老年人进行跟骨定量超声测定,分析重庆市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现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和借鉴。方法采用SONOST2000型定量超声仪对855例中老年人右跟骨宽波段超声衰减(BUA)、超声速度(SOS)、骨量指数(BQI)、T值(T-Score)进行检测。结果受检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发生率约为41.1%,其中女性(58.4%)明显高于男性(33.9%, P<0.01);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增高(P=0.001);女性各项跟骨定量超声测定参数均显著低于老年男性(P<0.01);各项参数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减低(BUA:P=0.04,其余P< 0.01)。结论增龄和女性是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跟骨定量超声检测可以作为骨质疏松人群防治的有效筛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定量超声 重庆市区 测定分析 定量超声测定 宽波段超声衰减 质疏松 定量超声检测 年龄增长 定量超声 2000型 中老年人群 超声速度 老年男性 测定参数 危险因素 发生率 女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社区老年人生活方式与跟骨定量超声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敏敏 杜艳萍 +5 位作者 洪维 唐雯菁 李慧林 费杨 郑松柏 程群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第2期166-173,共8页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对上海社区老年人跟骨定量超声骨密度(quantitative ultrasound-bone mineral density,QUS-BMD)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上海社区自愿参加跟骨定量超声检查的14 814例老年人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查,并使用跟...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对上海社区老年人跟骨定量超声骨密度(quantitative ultrasound-bone mineral density,QUS-BMD)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上海社区自愿参加跟骨定量超声检查的14 814例老年人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查,并使用跟骨定量超声仪对受试者右侧跟骨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进行测量。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男性和女性的BMD水平均逐渐下降(P均<0.05);男性BMD水平高于女性(0.441 g/cm^2vs.0.377 g/cm^2,P均<0.05);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BMD水平逐渐升高(P均<0.05);每天锻炼≥30 min者BMD水平明显高于不锻炼者或每天锻炼<30 min者(0.415 g/cm^2vs.0.404 g/cm^2或0.409 g/cm^2,P均<0.05);每天饮用乳制品≥250 m L者BMD水平明显高于不饮用乳制品或每天饮用<250 m L者(0.418 g/cm^2vs.0.405 g/cm^2或0.405 g/cm^2,P均<0.05);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低于21.77 kg/m^2组BMD水平明显低于BMI高于21.77 kg/m2的其他3组(0.396 g/cm^2vs.0.412 g/cm^2和0.411 g/cm^2、0.418 g/cm^2,P均<0.05)。结论上海社区老年人跟骨定量超声骨密度与生活方式及膳食营养状况密切相关,教育程度、户外锻炼、饮用奶制品、BMI等因素为上海社区老年人QUS-BMD的保护性因素,而高龄、女性等因素是上海社区老年人QUS-BMD的不利因素,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膳食习惯对老年人骨健康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人 生活方式 营养状况 跟骨定量超声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跟骨密度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郝峥 唐子勇 马云伶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62-865,共4页
目的测定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跟骨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探讨骨质疏松的患病情况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市延庆县医院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104例,以8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应用跟骨超... 目的测定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跟骨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探讨骨质疏松的患病情况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市延庆县医院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104例,以8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应用跟骨超声骨密度仪进行跟骨密度测定,同时测定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钙、磷、碱性磷酸酶等,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HD患者跟骨BMD较健康人群明显减低(-1.84±1.02 vs-0.73±1.24,P=0.045);MHD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为28.85%,骨量减少为59.62%;性别对BMD减少没有影响,糖尿病患者的BMD明显减少(χ2=3.931,P=0.047)。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随着年龄增加,患者骨密度减低,二者呈负相关(r=-0.198,P=0.036)。结论 MHD患者跟骨密度比正常人群明显降低,骨质疏松发生率高,罹患糖尿病和年龄增加都使跟骨密度减低,应积极加强预防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密度 质疏松 跟骨超声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