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公路不同跟车状态下安全行车间距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郑安文 张炳焕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54-57,共4页
根据在行车辆间的安全行车间距表达式,对高速公路上不同制动系统结构、不同跟车状态及不同车速下的安全行车间距值进行了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行车辆的行车速度、制动强度、跟车状态、驾驶员自身状况、制动系统结构均对安全行车间... 根据在行车辆间的安全行车间距表达式,对高速公路上不同制动系统结构、不同跟车状态及不同车速下的安全行车间距值进行了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行车辆的行车速度、制动强度、跟车状态、驾驶员自身状况、制动系统结构均对安全行车间距大小产生影响。其中跟随车辆行车速度VB0的大小对安全行车间距的影响最大,最不利情况下发生追尾事故的危险性最高,且这种危险性随跟随车辆行车速度VB0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追尾事故 跟车状态 安全行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跟车状态驾驶风格识别及迁移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彭金栓 赵文超 +2 位作者 刘潞 刘通 张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6-113,共8页
为探究高速工况稳定跟车状态下不同类型驾驶人的跟车特性及驾驶风格识别方法,选取20名驾驶人开展实车驾驶试验,采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自车速度、跟车间距、跟车时距等指标,基于雷达数据等确定稳定跟车事件提取规则。通过耦合分析稳定跟... 为探究高速工况稳定跟车状态下不同类型驾驶人的跟车特性及驾驶风格识别方法,选取20名驾驶人开展实车驾驶试验,采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自车速度、跟车间距、跟车时距等指标,基于雷达数据等确定稳定跟车事件提取规则。通过耦合分析稳定跟车状态下的驾驶行为指标分布规律及跟车特性,选取跟车间距、跟车时距及加速踏板开度为聚类指标,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301段稳定跟车事件进行聚类分析,并根据不同风格类型出现的频数及所占比例将驾驶人划分为3种风格类型(保守型、一般型、激进型)。最后通过CART决策树方法对聚类结果进行验证,进一步分析长时间稳定跟车状态下驾驶风格的迁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自车速度增大,跟车间距与加速踏板开度亦呈现增大趋势,且在不同速度区间下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速度区间下的跟车时距均值无明显变化,稳定分布于2.57~2.72 s。CART决策树验证驾驶风格聚类划分结果总体吻合率达99.7%。不同风格驾驶人的车速与油门踏板开度、跟车间距与跟车时距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随时间推移,保守驾驶人更加趋于保守,激进驾驶人更加趋于激进,一般驾驶人则相对较为稳定。研究结果可为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跟车控制策略及参数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稳定跟车状态 驾驶风格 K均值聚类 自然驾驶 驾驶行为分析 迁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人“感知-决策-操控”行为模型 被引量:7
3
作者 冯树民 黄秋菊 +1 位作者 张宇 赵琥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7,共7页
为准确模拟驾驶人跟车行为,提出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驾驶人“感知-决策-操控”行为模型。建立描述驾驶意愿的HMM模型,模拟驾驶人感知过程,获得期望的车间距;预测模块模拟驾驶人根据交通环境和自身生理、心理... 为准确模拟驾驶人跟车行为,提出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驾驶人“感知-决策-操控”行为模型。建立描述驾驶意愿的HMM模型,模拟驾驶人感知过程,获得期望的车间距;预测模块模拟驾驶人根据交通环境和自身生理、心理状态预测车辆未来轨迹,即决策过程;优化模块描述驾驶人为使预测的车辆轨迹跟踪上期望的车辆间距而采取的操控汽车的执行动作,即操控过程。上述3个模块的滚动过程实现了对驾驶人跟车行为的模拟。利用自然驾驶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模型预测车间距平均误差仅为1.47%,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本文为驾驶行为建模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拓宽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驾驶行为模型 HMM理论 自然驾驶状态跟车行为 自动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