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术后跟踪随访结局的分析
1
作者 宋献忠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4期88-88,共1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腹腔镜术对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2年5月所收治的112例不孕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5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术予以治疗,治疗后跟踪随访1年,... 目的分析并探讨腹腔镜术对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2年5月所收治的112例不孕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5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术予以治疗,治疗后跟踪随访1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采用腹腔镜术的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普遍偏高,综合比较两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术在治疗不孕症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不孕患者的生育能力,得到众多患者的认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腹腔镜术 跟踪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截肢术后跟踪随访
2
作者 魏从秀 刘思丽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08年第7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跟踪随访对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观察组13例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跟踪随访,对照组13例,未对其进行出院后跟踪随访,比较2组出院6个月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相关并发症... 目的探讨跟踪随访对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观察组13例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跟踪随访,对照组13例,未对其进行出院后跟踪随访,比较2组出院6个月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足截肢术后跟踪随访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截肢 跟踪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话跟踪随访对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出院患者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冯美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3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对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出院患者实施电话跟踪随访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80例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出院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基础组(n=40)、跟踪组(n=40),对基础组运用常规出院指导,对跟... 目的探讨对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出院患者实施电话跟踪随访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80例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出院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基础组(n=40)、跟踪组(n=40),对基础组运用常规出院指导,对跟踪组患者另实施电话跟踪随访,分析总结患者认知状况、遵医行为状况、并发症发生状况、生活质量变化状况。结果跟踪组随访结束后对双J管管理相关知识认知评分、遵医行为发生率、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与基础组组间对比更高,并发症发生率与基础组组间对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跟踪随访可提升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出院患者认知及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碎石术 双J管 出院 电话跟踪随访 并发症 遵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协作模式联合跟踪随访卡在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中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闫强 刘燕舞 +1 位作者 薛瑞 白明凡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9期3637-3640,共4页
目的分析护理协作模式联合跟踪随访卡在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确山人民医院收治的206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3例。研究组接受护理... 目的分析护理协作模式联合跟踪随访卡在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确山人民医院收治的206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3例。研究组接受护理协作模式联合跟踪随访卡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通过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随访6~18个月,记录不合理饮食、超重等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BG、2 h PBG、TC、TG、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糖脂代谢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12%,对照组为82.52%,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合理饮食发生率、超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协作模式及跟踪随访卡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远期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糖脂代谢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脂血症 护理协作模式 跟踪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护理干预对门诊尺桡双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柯泽春 黎庆卫 +1 位作者 陈玉梅 杨延斌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4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专科护理对门诊尺桡双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手法整复术和小夹板外固定的尺桡双骨折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骨伤科专科护理,根据骨折的愈... 目的探讨骨科专科护理对门诊尺桡双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手法整复术和小夹板外固定的尺桡双骨折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骨伤科专科护理,根据骨折的愈合过程分三期进行功能锻炼和饮食调护,并定期跟踪随访。两组均干预12周。结果两组手法整复术后不同时间患肢肿胀值和疼痛评分比较,干预主效应、时间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均P<0.01;治疗12周后前臂功能和骨折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门诊尺桡双骨折患者于手法整复术后进行骨伤科专科护理干预,对消除患肢肿胀、疼痛,促进骨折愈合和前臂功能恢复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双骨折 功能锻炼 饮食调护 跟踪随访 专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医学营养干预对超重及肥胖患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高翠翠 杨芳 王晓琳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年第5期70-73,共4页
目的:探究医学营养干预对门诊超重及肥胖患者体成分及体重管理认知度的影响,为体重管理的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及相关经验。方法:对2017年6月—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体重管理门诊103名超重及肥胖患者进行3个月的个性化医学营养干预及密切跟踪... 目的:探究医学营养干预对门诊超重及肥胖患者体成分及体重管理认知度的影响,为体重管理的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及相关经验。方法:对2017年6月—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体重管理门诊103名超重及肥胖患者进行3个月的个性化医学营养干预及密切跟踪随访,对干预前超重及肥胖患者超重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干预前后患者进行人体成分分析及体重管理认知度调查。结果:聊城市人民医院体重管理门诊103名超重及肥胖患者超重危险因素主要包含嗜油腻(油炸食品、外出进餐频繁)、甜品摄入较多(零食、饮料)、体力运动少(久坐、规律锻炼)、压力大以及睡眠不充足;个性化营养干预后患者体重、BMI、体脂率、腰围及腰臀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量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减重知识的认知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医学营养干预对超重及肥胖患者减重效果明显,可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医学营养干预 人体体成分 跟踪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0~6个月婴幼儿髋关节发育异常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炜娟 李鸿斌 王洁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8期1196-1198,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婴幼儿髋关节发育异常早期筛查中的应用及筛查的重要时点.方法 采用Graf静态超声波检查法,对402例(804个髋关节)0~6个月的婴幼儿进行髋关节检查,根据所测的超声测量值,进行不同月龄、性别、侧别及异常髋关节检出率...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婴幼儿髋关节发育异常早期筛查中的应用及筛查的重要时点.方法 采用Graf静态超声波检查法,对402例(804个髋关节)0~6个月的婴幼儿进行髋关节检查,根据所测的超声测量值,进行不同月龄、性别、侧别及异常髋关节检出率之间的比较.对初筛为异常髋关节的患儿1个月后进行超声随访观察,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正常髋关节726个(90.2%),异常髋关节78个(9.70%),其中不稳定髋关节64个(7.96%)、DDH髋关节14个(1.74%).1月龄髋关节α、β角测值分别与2、3、4月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4月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髋关节检出率,男婴、女婴分别为8.55%、17.2%,1、2、3、4月龄分别为53.85%、11.11%、11.83%、12.12%,左侧、右侧分别为10.1%、9.20%,不同性别(x^2=8.142,P=0.004)、不同月龄(x^2=483.257,P=0.000)异常髋关节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34,P=0.227).超声随访25例,随访率为32.05%,首次复查19例恢复正常,恢复率为76.00%.结论 超声检查可对婴幼儿髋关节发育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估,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掌握筛查的重要时点,可以有效降低儿童髋关节疾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 婴幼儿 筛查时点 跟踪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瞬态诱发式耳声发射技术对490例小儿进行听力筛查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萍 若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2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瞬态诱发式耳声发射技术(TEOAE)对住院新生儿及婴幼儿进行听力筛查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丹麦GN Otometrics公司生产的AccuScreen手持式耳声发射筛查仪器-瞬态诱发式耳声发射技术(TEOAE)对490例新生儿及婴幼儿进... 目的:探讨应用瞬态诱发式耳声发射技术(TEOAE)对住院新生儿及婴幼儿进行听力筛查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丹麦GN Otometrics公司生产的AccuScreen手持式耳声发射筛查仪器-瞬态诱发式耳声发射技术(TEOAE)对490例新生儿及婴幼儿进行听力筛查,并分析筛查结果。结果:在本组小儿中,经初筛双耳通过的小儿有428例(占87.3%),经初筛未通过的小儿有62例(占12.7%),其中包括双耳未通过的小儿32例(51.6%),单耳未通过的小儿30例(48.4%)。经调整测试方法或进行干预治疗后进行复筛仍未通过的小儿有6例(9.7%)。结论:瞬态诱发式耳声发射技术(TEOAE)是一种可早期发现听力损害(尤其是耳蜗外毛细胞损伤)的有效筛查方法,在早期筛查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听力障碍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真正做到对小儿听力损伤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干预,我们应加强对此病的普查力度,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瞬态诱发式耳声发射技术进行听力筛查工作,并积极对未通过初次筛查的患儿进行跟踪随访和复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筛查 瞬态诱发式耳声发射技术 新生儿及婴幼儿 跟踪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