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渗透率新能源发电并网变流器跟网/构网型稳定控制技术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明 常永康 +4 位作者 毛永涛 刘恩俊 汪兴 张兴 耿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73-4788,共16页
随着以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电网的特性愈发复杂,传统单一模式跟网型和构网型变流器无法完全满足电网的需求。因此,一方面,高渗透率条件下,局部电网的阻抗波动更加显著,电网表现出强弱交替变化的特点,现有并网变流... 随着以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电网的特性愈发复杂,传统单一模式跟网型和构网型变流器无法完全满足电网的需求。因此,一方面,高渗透率条件下,局部电网的阻抗波动更加显著,电网表现出强弱交替变化的特点,现有并网变流器稳定控制应用存在局限性,如何将两种控制模式结合,使得变流器能够兼顾经济性和稳定性是研究热点;另一方面,现有并网变流器控制难以适应复杂电网特性的非线性变化。高渗透率条件下,受到新能源间歇性、电网故障导致设备/支路切除等因素的影响,电网结构/参数呈现非线性变化。为此,探索非线性控制在跟、构网变流器中的应用,使得变流器在复杂电网状况下能够具有更强的稳定性。综上,该文在构网型和跟网型单一控制的基础上,综述了几类结合跟、构网两种模式优点的控制方式,涉及单机双模式切换控制、单机双模式融合控制以及多机场站混合模式控制。然后,进一步阐述如何改进现有并网变流器控制,使其能够适应复杂电网特性的非线性变化。最后,对未来变流器控制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透率 新能源并 阻抗 非线性控制 控制 跟网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接入弱电网控制耦合振荡分析及解耦抑制策略
2
作者 孙素娟 侯凯 +3 位作者 孙立鑫 过亮 孔祥梅 曲慧星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4-64,共11页
随着中国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基地风电场的短路比持续降低,跟网型风电并网系统控制耦合引起的次同步振荡风险逐步增加,亟须深入分析系统控制耦合振荡原理,提出可适应极低短路比的抑制策略。文中基于直驱型风电场接入弱交流电... 随着中国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基地风电场的短路比持续降低,跟网型风电并网系统控制耦合引起的次同步振荡风险逐步增加,亟须深入分析系统控制耦合振荡原理,提出可适应极低短路比的抑制策略。文中基于直驱型风电场接入弱交流电网系统的传递函数,分析了各控制环节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振荡分量的传播通路,揭示了控制环节带宽重叠引起系统滞后相角叠加效应导致控制耦合振荡的机理;然后,依据上述分析,提出了基于电源近端电压虚拟采样的控制解耦策略,该方法在锁相环和并网电压前馈环节阻断了振荡分量的传播,大幅减轻了滞后相角叠加效应,从根本上解决了控制耦合振荡问题,且避免了常规电流环陷波器阻断法难以兼顾动态性能和抑制效果的问题。验证结果表明:在风机接入点极低短路比下,所提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抑制振荡,并能适应不同的振荡频率,且不依赖于系统电感参数的准确性;控制器在环测试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易于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场 跟网型控制 弱电 次同步振荡 短路比 传递函数 阻断法 电源近端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备跟网-构网二象性的并网VSC自适应混合控制及其暂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晃庆 何宏亮 +2 位作者 杨苹 张利东 刘腾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115,共8页
电压源型换流器(VSC)的跟网型控制和构网型控制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此提出一种具备跟网-构网二象性的并网VSC自适应混合控制。该控制将跟网型控制与构网型控制柔性结合在一起,并在同步控制环和电压控制环中引入自适应系数,可以... 电压源型换流器(VSC)的跟网型控制和构网型控制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此提出一种具备跟网-构网二象性的并网VSC自适应混合控制。该控制将跟网型控制与构网型控制柔性结合在一起,并在同步控制环和电压控制环中引入自适应系数,可以通过改变自适应系数的大小来调整跟网型控制和构网型控制在控制环节中的比重,从而使换流器能够适应不同的运行工况。研究结果表明,交流故障下通过改变同步控制环的自适应系数,增大同步控制环中锁相环所占比重,能够减小换流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参考值,增大惯性与阻尼,从而提升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而改变电压外环的自适应系数,增大电压外环中跟网型控制所占比重,能够提高换流器并网点电压,从而提升系统的暂态稳定性;采用所提控制策略后,换流器在不同短路比下的有功功率阶跃工况和不同程度的电网电压暂降工况下都能保持稳定运行。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VSC并网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自适应混合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 混合控制 暂态稳定性 控制 跟网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跟网型逆变器稳定性的滤波器参数优化方法
4
作者 刘展宁 刁瑞盛 +2 位作者 阿敏夫 孙方圆 曾睿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共12页
新能源发电并网逆变器常采用LCL型滤波器以抑制电网的多次谐波。为提高跟网型并网逆变器在弱电网条件下的稳定性,首先对跟网型并网逆变器进行建模,采用PQ外环控制+电流双内环的控制结构,通过小信号导纳模型分析滤波器参数对系统稳定性... 新能源发电并网逆变器常采用LCL型滤波器以抑制电网的多次谐波。为提高跟网型并网逆变器在弱电网条件下的稳定性,首先对跟网型并网逆变器进行建模,采用PQ外环控制+电流双内环的控制结构,通过小信号导纳模型分析滤波器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利于增强弱电网稳定性的参数选择标准。其次,提出一种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算法来设计滤波器参数,根据传统试凑法与典型参数作为限制条件,结合多维度优化目标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所设计滤波器的谐波抑制能力和弱电网条件下的稳定性,证实了所提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 LCL滤波器 跟网型控制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N的跟网/构网混合型新能源场站并网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快速评估 被引量:5
5
作者 林涛 林政阳 +1 位作者 李晨 李君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9-177,共9页
为支撑跟网/构网混合型新能源场站中机组控制方式快速切换,实现可适应电网强度变化的新能源场站安全稳定运行,提出基于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的跟网/构网混合型新能源场站并网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快速评估... 为支撑跟网/构网混合型新能源场站中机组控制方式快速切换,实现可适应电网强度变化的新能源场站安全稳定运行,提出基于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的跟网/构网混合型新能源场站并网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快速评估方法。首先,构建跟网/构网混合型新能源场站聚合阻抗模型,通过特征值计算得到并网系统小干扰稳定裕度。然后,以并网系统短路比和新能源场站跟网/构网控制方式信息作为输入特征,以并网系统小干扰稳定裕度和阻尼比作为输出特征,训练TCN得到混合型新能源场站并网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快速评估模型。经过训练的模型可根据短路比和跟网/构网混合型新能源场站中各机组的控制方式快速输出对应的小干扰稳定裕度和阻尼比。最后,以一个含10台风电机组的新能源场站为对象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TCN方法相比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方法,在小干扰稳定裕度和阻尼比预测上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降低16.76%、14.75%;所提方法的计算耗时相对于特征值计算方法降低98.54%,从而验证所提小干扰稳定性快速评估方法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场站 跟网型控制 控制 小干扰稳定 时间卷积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同步稳定性的电力电子并网变流器分析与控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16
6
作者 黄萌 舒思睿 +2 位作者 李锡林 付熙坤 查晓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978-5994,共17页
电力电子并网变流器是新能源并网的关键接口装备,系统的稳定运行受电力电子多时间尺度控制影响。控制主导下的电力电子并网变流器运行非线性强、耐受能力弱,给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同步稳定性带来挑战。该文首先对多时间尺度控制下的电力... 电力电子并网变流器是新能源并网的关键接口装备,系统的稳定运行受电力电子多时间尺度控制影响。控制主导下的电力电子并网变流器运行非线性强、耐受能力弱,给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同步稳定性带来挑战。该文首先对多时间尺度控制下的电力电子并网变流器同步稳定性研究进行梳理,分别综述同步控制时间尺度、多时间尺度交互、多机多时间尺度交互下并网系统的建模与稳定分析技术;然后,从同步性能的全局设计到分散实现视角,提出考虑资源和网络约束的新能源并网系统同步机制构建思路;最后,对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同步技术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流器 跟网型控制 控制 同步稳定性 同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网型和构网型变流器动态交互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阮亮 王杨 +3 位作者 肖先勇 王海风 徐群伟 贾楚蕴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110,共8页
构网型和跟网型变流器2种控制模式具有显著差异,互联场景下系统的稳定机理尚未得到有效揭示。为此,分析了2种变流器内部控制回路的交互机理,旨在揭示互联系统的动态特性。首先,分析了变流器内部控制回路和外部阻抗特性的关系,将整体阻... 构网型和跟网型变流器2种控制模式具有显著差异,互联场景下系统的稳定机理尚未得到有效揭示。为此,分析了2种变流器内部控制回路的交互机理,旨在揭示互联系统的动态特性。首先,分析了变流器内部控制回路和外部阻抗特性的关系,将整体阻抗分解为环路的等效子阻抗。然后,通过灵敏度分析,定位了不同场景下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控制回路。基于主导回路分析,研究了关键控制回路间的交互机理。最后,通过时域仿真验证了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网型控制 控制 互联系统 控制回路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控制在提升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系统振荡稳定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8
作者 罗澍忻 韩应生 +4 位作者 余浩 孙海顺 刘瑞宽 陈鸿琳 左郑敏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48,共10页
为了研究能够支撑新能源系统稳定运行的构网型与跟网型机组间比例关系,首先以单风场并网系统为例,分析了跟网型和构网型机组的并网动态特性;然后从保持并网风场在低频和次同步频段内振荡稳定性的角度,提出了风场内配置构网型机组容量的... 为了研究能够支撑新能源系统稳定运行的构网型与跟网型机组间比例关系,首先以单风场并网系统为例,分析了跟网型和构网型机组的并网动态特性;然后从保持并网风场在低频和次同步频段内振荡稳定性的角度,提出了风场内配置构网型机组容量的计算原则;在此基础上基于三机九节点算例系统,探究了100%新能源构成系统稳定运行的可行性,研究了系统内构网型机组的比例和位置等因素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风场内配置少量构网型机组即可有效改善弱电网下风场的次同步振荡问题,场内构网型机组的配置容量主要受低频模态稳定性的约束;在100%新能源系统内,构网型控制对远端跟网型机组支撑不足导致的次同步振荡是决定构网型控制需求的关键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低频振荡 控制 跟网型控制 新能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构网变换器并网系统的同步视角交互稳定机理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宗皓翔 张琛 +2 位作者 鲍颜红 吴峰 蔡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4,共14页
针对跟网型与构网型并网变换器系统的小扰动同步失稳问题,提出一种兼顾机理分析直观性和多机判稳准确性的同步视角频域建模与分析方法.建立考虑跟网型、构网型变换器和传输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基于频域模态法评估系统的失稳特性,在振荡... 针对跟网型与构网型并网变换器系统的小扰动同步失稳问题,提出一种兼顾机理分析直观性和多机判稳准确性的同步视角频域建模与分析方法.建立考虑跟网型、构网型变换器和传输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基于频域模态法评估系统的失稳特性,在振荡源处划分同步前向和反馈通路,形成计及各变换器和传输网络动态的同步视角稳定分析模型.最后,基于典型两机异构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解决由反馈通路聚合引起的判稳失效问题,直观揭示跟网、构网异构同步动态的交互失稳机理和多参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稳定 变换器 跟网型控制 控制 频域模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系统电网侧故障下VSC变流器的跟网-构网型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覃峰 安甦 +2 位作者 刘明顺 李铭 谢文譞 《广东电力》 2023年第12期47-56,共10页
在高渗透率的新能源并网系统中,由于光伏发电系统以及负荷的随机波动性,传统的跟网型控制在电网电压下降时往往难以提供足够的动态无功支撑,从而对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为此,针对光储系统短路故障下电压源型变流器(voltag... 在高渗透率的新能源并网系统中,由于光伏发电系统以及负荷的随机波动性,传统的跟网型控制在电网电压下降时往往难以提供足够的动态无功支撑,从而对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为此,针对光储系统短路故障下电压源型变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跟网、构网及故障期间的电压支撑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建立VSC跟网、构网型控制策略的数学模型,分析基于跟网、构网型控制策略的并网控制方法;其次,研究采用2种不同控制策略对公共连接点(point-of-common coupling,PCC)电压的影响,提出基于跟网构网型控制策略的系统控制方案,分析不同控制策略对PCC电压支撑作用的差异;再次,搭建计及光储接入的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模型,评估光伏逆变器和储能变流器采用3种不同控制方案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最后,对3种不同控制方案下,系统发生故障后PCC电压支撑程度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储能变流器构网型及光伏逆变器跟网型一体化控制方法在故障期间具有更好的电压支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系统 控制 跟网型控制 短路故障 电压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次密度空间聚类算法的多逆变器并网同步稳定物理表征
11
作者 范宏 彭瑞 +1 位作者 张树卿 唐绍普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3-183,共11页
新能源电源通过逆变器实现并网,其并网系统的电压幅值、相位、频率等物理量在电磁、机电等多时间尺度均存在强交互耦合,准确把握并网逆变器的同步稳定主导行为特征是目前的热点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多次密度空间聚类(density-based spa... 新能源电源通过逆变器实现并网,其并网系统的电压幅值、相位、频率等物理量在电磁、机电等多时间尺度均存在强交互耦合,准确把握并网逆变器的同步稳定主导行为特征是目前的热点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多次密度空间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算法来分析多逆变器并网系统同步稳定的物理表征。首先建立了跟网型和构网型逆变器并网模型,分析了其同步控制单元的同步特性;其次利用所提算法实现对并网逆变器与公共连接点的相位差、逆变器功角、系统频率等仿真数据的聚类和分类;最后通过仿真分析表明,逆变器并网系统同步稳定特征表现为功角逐步恢复原来运行状态和新稳态,此外,系统同步稳定与频率稳定具有一致性。不同的是,跟网型同步控制单元成功锁相可以表征其系统的同步稳定,而构网型同步控制单元无法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跟网型控制 控制 同步稳定 密度空间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能型铁路功率调节器的弱牵引网电压越限抑制措施研究
12
作者 李腾 马永刚 +1 位作者 侯凤娟 梁泽镕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7,共13页
针对弱电网条件下,牵引网压越限导致的机车不能正常运行问题,采用一种储能型(Energy storage,ES)模块化多电平(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铁路功率调节器(Railway power conditioner,RPC),即ES-MMC-RPC,来抑制网压越限。较传... 针对弱电网条件下,牵引网压越限导致的机车不能正常运行问题,采用一种储能型(Energy storage,ES)模块化多电平(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铁路功率调节器(Railway power conditioner,RPC),即ES-MMC-RPC,来抑制网压越限。较传统的系统扩容、电容器组的无功补偿电压治理方案,在分区所加装了ES-MMC-RPC,较传统的跟网型电流补偿控制,装置采用了动态性能更好的构网型或三维度支撑控制进行两侧供电臂的功率平衡;装置中的储能也采用了构网型控制,以进一步支撑电压。最后,提出在弱牵引网条件下ES-MMC-RPC装置的三层能量管理策略,通过有功平衡、装置自身及储能的功率支撑对网压进行三重支撑。经仿真验证,改进的构网型控制的ES-MMC-RPC能确保弱电网地区的牵引网压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 电压越限 储能MMC-RPC 跟网和构控制 三维度控制 能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网三电平储能变流器优化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13
13
作者 周京华 李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37-3147,共11页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导致微电网惯量低、抗干扰能力弱、电压波动性强。储能变流器作为平抑新能源功率波动、支撑电网电压和频率稳定的重要设备,在微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微电网储能变流器控制优化技术的发展,文章首先在三电平储能...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导致微电网惯量低、抗干扰能力弱、电压波动性强。储能变流器作为平抑新能源功率波动、支撑电网电压和频率稳定的重要设备,在微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微电网储能变流器控制优化技术的发展,文章首先在三电平储能变流器拓扑方面,聚焦储能变流器自身非线性因素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归纳总结输出波形非线性的产生机理及优化策略;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弱电网下跟网型储能变流器的失稳机理,梳理增强稳定性的优化策略;同时,整理了构网型储能变流器的控制目标及架构,分析总结储能变流器的稳定性问题及控制优化策略;最后,对相关技术的优化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微电网三电平储能变流器优化控制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 储能变流器 跟网型控制 控制 优化控制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与频率耦合下100%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潮流分析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鹏 郭新元 +3 位作者 赵伟 李佳朋 李付强 李宇骏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3-79,87,共8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逐步成熟,仅由换流器接口型电源支撑的100%新能源电力系统将成为能源绿色开发利用的重要电网形态。换流器接口型电源与同步发电机存在显著差异,使得传统潮流分析方法不适用于100%新能源电力系统。首先,基于跟网型... 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逐步成熟,仅由换流器接口型电源支撑的100%新能源电力系统将成为能源绿色开发利用的重要电网形态。换流器接口型电源与同步发电机存在显著差异,使得传统潮流分析方法不适用于100%新能源电力系统。首先,基于跟网型和构网型换流器控制方程,推导了统一的换流器稳态模型用于100%新能源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其次,通过联立换流器稳态方程与节点功率方程,建立了功率与频率耦合下100%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潮流分析模型,其中稳态频率作为变量参与潮流迭代。最后,基于IEEE9和IEEE33节点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潮流分析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新能源电力系统 跟网型控制 控制 潮流计算 稳态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变流器构网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91
15
作者 许诘翊 刘威 +2 位作者 刘树 常富杰 谢小荣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586-3594,共9页
随着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的渗透率增加,电力系统有着惯性减小、系统强度变弱的趋势,稳定性问题愈发严重。构网(grid-forming,GFM)控制技术可以提高变流器的电压、频率支撑能力,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对构网控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 随着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的渗透率增加,电力系统有着惯性减小、系统强度变弱的趋势,稳定性问题愈发严重。构网(grid-forming,GFM)控制技术可以提高变流器的电压、频率支撑能力,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对构网控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首先,比较了构网控制技术与跟网型(grid-following,GFL)控制技术的差异,介绍了4类构网控制策略。然后,分析了构网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介绍了具体的应用场景。最后,指出了该技术仍面临的挑战及可能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流器 跟网(GFL)控制 (GFM)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 下垂控制 虚拟同步发电机 虚拟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直流功率同步的跟网型变流器控制方法
16
作者 秦世耀 马瑞珣 +1 位作者 李少林 张学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5年第16期6283-6294,I0013,共13页
基于锁相环的跟网型变流器在弱电网条件下存在振荡失稳风险,而现有研究表明,构网型变流器在弱电网情况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该文借鉴构网型控制中直流惯性同步的策略,提出一种复合直流功率同步的跟网型控制方法。在原有跟网型控制结构... 基于锁相环的跟网型变流器在弱电网条件下存在振荡失稳风险,而现有研究表明,构网型变流器在弱电网情况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该文借鉴构网型控制中直流惯性同步的策略,提出一种复合直流功率同步的跟网型控制方法。在原有跟网型控制结构的基础上复合直流惯性同步构网型控制的思想,将直流侧功率稳态偏差量引入到直流电压环,实现在跟网型控制中复合直流功率同步,并在改进控制结构基础上提出参数选取条件。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复合直流功率的跟网型控制方法能有效提升跟网型变流器在弱电网情况下的稳定性,并且能够抑制因锁相环带宽引发的次同步振荡。最终基于实验平台验证复合功率同步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流器 跟网型控制 直流惯性同步 弱电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外送系统主动支撑技术综述
17
作者 阳岳希 贺之渊 +3 位作者 彭程 张汉斌 高冲 胡泽春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20-2733,共14页
随着近海风电资源开发饱和,远海风电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VSC-HVDC)凭借其灵活可控、可孤岛运行及适应远距离输电等优势,成为规模化远... 随着近海风电资源开发饱和,远海风电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VSC-HVDC)凭借其灵活可控、可孤岛运行及适应远距离输电等优势,成为规模化远海风电输送的首选技术。然而,大容量的海上风电柔直工程大规模接入,将给电网带来弱系统、低惯量和电压支撑不足等稳定性挑战。因此,提升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外送系统的主动支撑能力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为此,首先介绍了海上风电柔直外送系统拓扑结构和传统控制策略。接着,从有功和无功支撑2个层面,讨论了跟网型控制结构下通过附加控制策略实现主动支撑的方法及其局限性。然后,探讨了对构网型主动支撑技术的需求与相关标准,并梳理分析了构网型控制结构下不同的技术路线及其特点。最后,展望了技术发展趋势,并指出了当前研究及工程应用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及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 主动支撑 跟网型控制 控制 虚拟惯量 频率支撑 电压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经柔性直流孤岛送出系统小信号同步稳定机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应双 杨子千 +3 位作者 刘明顺 张野 王寅 唐王倩云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0,26,共9页
为满足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我国正大力推进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的开发,大规模新能源经柔性直流孤岛送出系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系统中新能源设备通常采用常见的跟网型控制,为支撑系统稳定运行,柔性直流设备需采用构网型控制。然而目前... 为满足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我国正大力推进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的开发,大规模新能源经柔性直流孤岛送出系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系统中新能源设备通常采用常见的跟网型控制,为支撑系统稳定运行,柔性直流设备需采用构网型控制。然而目前对于这样一个高比例甚至100%电力电子系统的同步稳定机理尚不完善。针对锁相环和虚拟同步环在系统同步过程中的作用,建立了跟网型新能源和构网型柔性直流设备的同步模型。然后分析了系统小信号稳定性,推导出系统保证稳定的运行区域,分别针对新能源和柔性直流设备提出了存在失稳风险的运行状态。最后在PSCAD仿真中验证所提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 柔性直流输电 跟网型控制 控制 小信号同步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