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旧性距腓前韧带损伤诊断:MRI与应力像X线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关 王雪松 张晋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对比磁共振成像(MRI)与应力像X线片诊断陈旧性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损伤的可靠性。方法: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共45例患者行踝关节镜手术,其中39例患者入选本研究。以踝关节镜探查诊断ATFL损伤为金标... 目的:对比磁共振成像(MRI)与应力像X线片诊断陈旧性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损伤的可靠性。方法: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共45例患者行踝关节镜手术,其中39例患者入选本研究。以踝关节镜探查诊断ATFL损伤为金标准,对MRI及应力像X线片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关节镜探查显示ATFL损伤30例,无损伤9例;MRI结果显示ATFL损伤28例,无损伤11例,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0.0%、88.9%、89.7%;应力像X线片结果显示ATFL损伤21例,无损伤18例,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3.3%、77.8%、66.7%。结论:相比较应力像X线片,MRI是诊断陈旧性距腓前韧带损伤更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腓前韧带损伤 磁共振成像(MRI) 应力像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腓前韧带损伤患者不同时期康复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董继革 刘金龙 +2 位作者 罗丽华 孔得宇 钟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70-1373,共4页
目的探讨距腓前韧带损伤后保守治疗的患者在不同时期开始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距腓前韧带损伤的患者58例,根据损伤后开始康复治疗的时间,将患者分成6周组(n=29)和12周组(n=29),分别... 目的探讨距腓前韧带损伤后保守治疗的患者在不同时期开始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距腓前韧带损伤的患者58例,根据损伤后开始康复治疗的时间,将患者分成6周组(n=29)和12周组(n=29),分别于康复前,康复2周、4周和8周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康复2周、4周和8周后,两组VAS评分和AOFAS评分均显著改善(|t|> 4.137, P <0.001);6周组VAS评分明显低于12周组(|t|> 3.110, P <0.01),AOFAS评分明显高于12周组(|t|> 3.016, P <0.01)。结论距腓前韧带损伤保守治疗患者在6周内进行康复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腓前韧带损伤 康复 介入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Internal Brace增强术与改良Brostrom修复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8
3
作者 黄秋 朱文辉 +2 位作者 蔡叶华 曹烈虎 纪晓希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5-360,共6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ATFL) Internal Brace增强术与改良Brostrom修复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42例因ATFL损伤致慢性踝关节不稳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ATFL) Internal Brace增强术与改良Brostrom修复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42例因ATFL损伤致慢性踝关节不稳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增强组(n=19)和修复组(n=23)。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韧带损伤分级、不良事件、重返日常活动和运动比例及其时间、前抽屉试验(ADT)结果、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修复组19.09±5.39月;增强组17.84±5.11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韧带损伤分级、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皮肤坏死、神经血管损伤、脱钉等并发症,无二次手术。两组患者术后6周、术后6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增强组VAS评分在术后6周时明显优于修复组(P<0.05);但术后6月与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时修复组AOFAS评分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增强组AOF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组间比较增强组显著优于修复组(P<0.05);术后6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AOF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组重返日常生活比例在术后6周时高于修复组(P<0.05),但在6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组重返运动比例在术后6月及末次随访时均优于修复组(P>0.05)。术后6周及6月时ADT试验均为阴性,末次随访时修复组2例ADT试验阳性,增强组均为阴性,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Internal Brace增强术与改良Brostrom修复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均具有显著疗效,且Internal Brace增强术在早期康复和重返运动方面优于改良Brostrom修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不稳 距腓前韧带损伤 内支架 锚钉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