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语用层面的距离象似性考察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凤
《外语研究》
2003年第4期21-24,共4页
以往关于距离象似性的研究集中在语言结构层面 ,而对语用层面研究较少。通过对俄语口头交际语料的分析表明 ,在语用层面上 ,距离象似性体现为话语长度 ,在话语长度和说话人之间的社会距离之间存在正相关。但是 ,距离象似性还受到数量象...
以往关于距离象似性的研究集中在语言结构层面 ,而对语用层面研究较少。通过对俄语口头交际语料的分析表明 ,在语用层面上 ,距离象似性体现为话语长度 ,在话语长度和说话人之间的社会距离之间存在正相关。但是 ,距离象似性还受到数量象似性原则的制约 ,因此在通过话语重复来加强语气的情况下 ,话语程度体现的不是社会距离 ,而是用来表达强烈的情感 ,实现强调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
似
性
距离象似性
数量
象
似
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的认知解释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姝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3-110,共8页
现代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主要有两种语义结构,一种是同义、近义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另一种是偏义复词羡余现象。这些羡余现象的表现形式不同,各自也有着不同的认知基础,同义、近义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形成的主要动因是认知上的...
现代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主要有两种语义结构,一种是同义、近义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另一种是偏义复词羡余现象。这些羡余现象的表现形式不同,各自也有着不同的认知基础,同义、近义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形成的主要动因是认知上的距离象似性,而偏义复词羡余现象形成的主要动因则涉及基本等级范畴与认知域中的凸显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羡余现
象
并列式复合词
距离象似性
基本等级范畴
凸显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少”作定语的受限性——认知动因及句法弥补
3
作者
陈满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2,共10页
“多”“少”作定语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受限性:“多”修饰名词基本不自由,受到诸多条件限制,除了个别特殊情况,“少”不能作定语。“多”是准非定形容词,“少”是典型的非定形容词。距离象似原则能较好地解释这一现象。“多”“少”尽...
“多”“少”作定语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受限性:“多”修饰名词基本不自由,受到诸多条件限制,除了个别特殊情况,“少”不能作定语。“多”是准非定形容词,“少”是典型的非定形容词。距离象似原则能较好地解释这一现象。“多”“少”尽管作定语很受限制,但其句法功能仍然强大。“多”“少”作谓语、状语、补语的三种主要句法功能在某种意义上是其定语受限性的“句法弥补”。“句法弥补”既是语言本身的一种现象,也可以是语言学习和运用的一种策略,对于二语习得中的偏误分析和句法纠错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少”
定语
受限
距离象似性
句法弥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关“will系情态助动词”一说的形式认知解释
被引量:
5
4
作者
温金海
蒲婧新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1,共5页
对于如何确定will的语法角色在学界历来都颇有争议,本文先后从形式和认知两个层面阐述并主张表达情态占据就其语义内容而言的直接辖域位置,指示时间可视为其情态语义在认知空间投射过程中所带来的衍生物。然后我们借助距离象似性原则,...
对于如何确定will的语法角色在学界历来都颇有争议,本文先后从形式和认知两个层面阐述并主张表达情态占据就其语义内容而言的直接辖域位置,指示时间可视为其情态语义在认知空间投射过程中所带来的衍生物。然后我们借助距离象似性原则,同时结合形式句法的相关分析,指出了will与主要谓语V的“搭档”关系从语符距离上来看远远逊色于时态语素与主要谓语V的融合关系。这一点就可证实will与V在认知空间上的概念距离不符合根据距离象似性原则判别时态语素的标准,从而再次说明前一论断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
性
[时间指示符
理想认知模式
距离象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用层面的距离象似性考察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凤
机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语研究》
2003年第4期21-24,共4页
文摘
以往关于距离象似性的研究集中在语言结构层面 ,而对语用层面研究较少。通过对俄语口头交际语料的分析表明 ,在语用层面上 ,距离象似性体现为话语长度 ,在话语长度和说话人之间的社会距离之间存在正相关。但是 ,距离象似性还受到数量象似性原则的制约 ,因此在通过话语重复来加强语气的情况下 ,话语程度体现的不是社会距离 ,而是用来表达强烈的情感 ,实现强调目的。
关键词
象
似
性
距离象似性
数量
象
似
性
分类号
H35 [语言文字—俄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的认知解释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姝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3-110,共8页
文摘
现代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主要有两种语义结构,一种是同义、近义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另一种是偏义复词羡余现象。这些羡余现象的表现形式不同,各自也有着不同的认知基础,同义、近义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形成的主要动因是认知上的距离象似性,而偏义复词羡余现象形成的主要动因则涉及基本等级范畴与认知域中的凸显原则。
关键词
羡余现
象
并列式复合词
距离象似性
基本等级范畴
凸显原则
Keywords
redundancy
coordinate compounds
distance iconicity
basic level category
salience
分类号
H032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少”作定语的受限性——认知动因及句法弥补
3
作者
陈满华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2,共10页
文摘
“多”“少”作定语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受限性:“多”修饰名词基本不自由,受到诸多条件限制,除了个别特殊情况,“少”不能作定语。“多”是准非定形容词,“少”是典型的非定形容词。距离象似原则能较好地解释这一现象。“多”“少”尽管作定语很受限制,但其句法功能仍然强大。“多”“少”作谓语、状语、补语的三种主要句法功能在某种意义上是其定语受限性的“句法弥补”。“句法弥补”既是语言本身的一种现象,也可以是语言学习和运用的一种策略,对于二语习得中的偏误分析和句法纠错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多/少”
定语
受限
距离象似性
句法弥补
Keywords
“duo”(多)and“shao”(少)
attributive
limits
distance iconicity
syntactic remedy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关“will系情态助动词”一说的形式认知解释
被引量:
5
4
作者
温金海
蒲婧新
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外语系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1,共5页
文摘
对于如何确定will的语法角色在学界历来都颇有争议,本文先后从形式和认知两个层面阐述并主张表达情态占据就其语义内容而言的直接辖域位置,指示时间可视为其情态语义在认知空间投射过程中所带来的衍生物。然后我们借助距离象似性原则,同时结合形式句法的相关分析,指出了will与主要谓语V的“搭档”关系从语符距离上来看远远逊色于时态语素与主要谓语V的融合关系。这一点就可证实will与V在认知空间上的概念距离不符合根据距离象似性原则判别时态语素的标准,从而再次说明前一论断的正确性。
关键词
情态
性
[时间指示符
理想认知模式
距离象似性
分类号
H042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语用层面的距离象似性考察
张凤
《外语研究》
200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现代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的认知解释
罗姝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多”“少”作定语的受限性——认知动因及句法弥补
陈满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有关“will系情态助动词”一说的形式认知解释
温金海
蒲婧新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